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跟司马懿学管理(附DVD光盘1张) [平装] | |||
跟司马懿学管理(附DVD光盘1张) [平装] |
《跟司马懿学管理》: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赵玉平编著的《跟司马懿学管理》延续了之前出版的《向诸葛亮借智慧》的风格,尝试着运用管理学的规律和观点来分析人物和事件。书中大量使用了团队管理、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乃至经济学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解读三国,难的不是对历史事件的掌握,也不是对规律的掌握,而是二者如何结合。常常是对着人物想规律,辗转反侧折腾几天,才能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切入点。比如,在讲到曹爽专权、私欲膨胀的时候,使用的是经济学“边际递减”的规律。
原谅別人的不原谅,理解別人的不理解,接受別人的不接受。有这样胸怀的人才能当领导。权胜才必有辱,威胜德必有祸。人不缺打老虎的力量,缺的是打老虎的胆量。老虎在眼前的时候,你不怕它,你能把它打跑。老虎在天边的时候,你伯它,它能把你吓倒。武力解决一时,文化解决一直,管理的高明之处不是让人掉头,而是让人点头。宁治一服,不治一死。一把刀最容易豁口的是刀刀,一条枪最容易磨损的是枪尖,一个团队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冒尖的骨干。所以作为团队领导,必须要学会保护刀刃、保护枪尖、保护优秀的人。人生要过得好,必须处理好和“四老”的关系。哪“四老”呢?就是老爸、老师、老板、老婆。小的时候处理好和老爸的关系,上学了处理好跟老师的关系,工作了处理好跟老板的关系,成家了处理好跟老婆的关系。把这“四老”的关系都处理好了,那这日子就幸福了。一个圆不能有两个圆心,一个桃不能有两个桃核,一个队伍也不可能有两个领导。常将有时思无时,眼前快乐不贬值;人生若只如初见,幸福美满全出现。
——赵玉平
赵玉平,河北丰宁人,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领导理论、人力资源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国教育电视台《师说》和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主讲人。入选2009年媒体评出的十大国学讲师。同时为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世界500强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并受邀先后为北京、天津、上海、河南、浙江、山东等地的多家公司进行传统文化、团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受到广泛欢迎,反响强烈。
著有:《比强者更强》、《梁山政治》(该书入选财经类十大畅销书排行榜)、《青梅煮酒论领导》。分别于2011年1月、8月在《百家讲坛》开讲《向诸葛亮借智慧》、《跟司马懿学管理》,开辟了运用管理学和心理学解读传统经典的新领域。
第一讲 重大选择讲谋略
策略一 不求最好,但求满意
策略二 无悔的选择是好的选择
策略三 绝不掉入别人准备好的选项里
第二讲 当好骨干有诀窍
方法一 勤、谨、忍
方法二 谦、温、密
第三讲 突发事件巧应对
方法一 提前判断,矛盾公开
方法二 确认权威,合理行动
方法三 借人借势,速战速决
第四讲 鼓舞士气有良方
策略一 保持一致,引入权威
策略二 借助暗示,输出信心
策略三 调整情绪,合理解释
第五讲 竞争矛盾巧化解
策略一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策略二 看清角色,做出姿态
策略三 以退为进,只守不攻
第六讲 授权之后怎么做
方法一 事前沟通,充分交流
方法二 斗智为主,斗力为辅
方法三 远观忠,近观敬
第七讲 巧抓机遇有办法
策略一 建立联盟,获得支持
策略二 风格匹配、角色互补
策略三 类型匹配,制造认同
第八讲 改变逆境靠行动
策略一 抓住机遇,不留余地
策略二 内紧外松,留有余地
策略三 造足局势,获得认可
第九讲 教育子女有讲究
方法一 沉浸教育,养成习惯
方法二 母爱教育,培养好性格
方法三 体验教育,提升核心能力
第十讲 稳定局面讲谋略
策略一 力战
策略二 心战
策略三 智战
赵老师和他的课(代后记)
“跟司马懿学管理”这个主题的准备比想象的要艰难得多。常常是出差回来,马上要录节目了,自己这边提纲才刚准备好。甚至在录制第四、五集的时候,头天晚上还在外地出差。在如此紧张的时间里要录制《百家讲坛》这样高质量的节目,其挑战超乎想象!
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是还原细节。
很多事情都没有历史记载,虽然它们确实存在过,但是已经消失在久远的时间深处了,就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至于那些有记载的事情,在史书上也往往只言片语,简化得现代人几乎感觉不到事件本身的存在。
为了强调事件的真实性和过程感,必须要对一些重要事件进行细节还原。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比如司马懿装病拒绝曹操的招聘之后,曹操专门安排人来刺探司马懿,这一事件在《晋书》上只有一句话十四个字——“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
很多人都把这个事件描述成刺客行刺司马懿,其实这里的“刺”应该是“刺探”的“刺”,而不是“刺杀”的“刺”。按照这十四个字,我尝试着把当年的过程细节做了一下基本的还原。全书一共十讲的内容,差不多每一讲都尝试着还原了一个或者两个细节,这部分工作是整个准备过程中花费心思最多的。
第二个挑战是理解历史的挑战。
《跟司马懿学管理》延续了之前出版的《向诸葛亮借智慧》的风格,尝试着运用管理学的规律和观点来分析人物和事件。书中大量使用了团队管理、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乃至经济学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解读三国,难的不是对历史事件的掌握,也不是对规律的掌握,而是二者如何结合。常常是对着人物想规律,辗转反侧折腾几天,才能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切入点。比如,在讲到曹爽专权、私欲膨胀的时候,使用的是经济学“边际递减”的规律。
这种解读方式看起来轻松活泼,其实每迈出一步都相当艰难,就这么一段六百字的分析,几易其稿,几乎耗费了一周的时间。写作的时候,经常想到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里描写的小人鱼——每一步都像在锥子和利刃上行走,可是情愿忍受这种痛苦,走起路来轻盈得像一个水泡……
第三个挑战是语言的挑战。
这本书的写作和之前的《向诸葛亮借智慧》的写作有点不同,诸葛亮那本书是先有稿子,再录节目,再出书。而这本《跟司马懿学管理》是先录节目,再整理稿子,整个书稿都是在现场录音的基础上修订润色完成的。
把口语变成标准的书面叙述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其精细程度如同绣花。这最后一个战役几乎把我打垮。
比如第九章 讲到一个故事,名字叫“醉打老虎”。这是在百家讲坛现场讲的一个故事,篇幅是七百字。为了完成从口语到书面语的转化,单单这七百字的小故事,从标点符号到遣词造句,对记录稿大大小小的修改就有四十三处!
口语如同写意画,会意即可;而书面语是工笔画,必须要处处精确。所以润色整理录音稿的时候,需要把大量口语表达改成书面语表达。整个书稿接近二十万字,连续工作两昼夜,费时四十八小时,逐字逐句、逐个标点筛了一遍,简直是魔鬼四十八小时,即便这样,事后回头看,还是有一些文字的瑕疵没有挑拣出来。真正体会到能说出来和能写出来确实是不同的!
这本书和《向诸葛亮借智慧》以及更早的《梁山政治》、《青梅煮酒论领导》一样,都是近二十年来我个人学习成果的总结。学习这两个字,“学”指的是获得理论,“习”指的是获得实践体验。我们现在很多学生最大的问题在于“学”得太多、“习”得太少。一本书这么多道理是从哪儿来的呢?其实,不是学出来的,是习出来的。每一讲里面都有大量的民间智慧、老百姓的口头谚语,有很多押韵的句子、排比句,这不是凭空创造的,都是在实践中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要想培养能力,不光要“学”,一定还要“习”,就是在实践中去体验,去磨炼。这个经验叫“做小事长大本事”。从做小事开始,小改进、小进步、小习惯,最后长大本事。好东西都是积累出来的。成功的秘诀其实就是热情加坚持。
任何学科都是深刻的片面。
人的偏见都来自自己擅长的领域。
史学家的偏见来自历史,文学家的偏见来自文学,管理专家的偏见来自管理。
写作的过程中,特别担心自己在卖弄管理学知识的时候,走火入魔,说极端的话,讲过头的道理。但是毕竟才疏学浅,能力有限,疏漏在所难免,希望高明的读者们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取有舍地看待这本书中的观点。还是那句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对历史的解读,都要接受“创造者”的检验!
司马懿跟诸葛亮不一样,他头脑冷静,精于判断,凭借过人的胆识和谋略在斗争中一次次取胜。他是一个常人,一个有私心杂念、个人欲望、权力野心的人。阅读司马懿的一生,给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启迪和借鉴可能更多,因为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也包含着那么多的私心杂念、欲望野心,特别是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我们每个人面临的大课题。
如果做个比喻,诸葛亮就像一盏明灯,这盏灯穿越了历史的阴霾,它的光明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世界。司马懿则是一面镜子,对着这面镜子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真理真理,先真实再讲理”,看到真实的自己是一个人进步的开始,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开始。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以史为鉴,以人为镜,在前进的道路上,既有明灯照亮自己的心灵世界,更有明镜帮自己看清缺点和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心怀光明,每天都走在坦荡、充实的人生大道上。
赵玉平
2011年7月21日
于北京邮电大学明光楼
赵老师和他的课(代后记)
2010年,我有幸成为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更有幸走进了赵老师的课堂。课程的名称叫“领导学”,初见其人,可以用“三高”、“三快”来形容——高学历、高智商、高个子;快人、快语、快步伐。这些特点除去先天因素,后来我在他的著作中找到了原因:写书逼出来的!因为写书,他成了夜猫子;因为写书,成了吝啬时间的人;因为写书……
赵老师的人气实在很旺,身为北邮的学生,如果没有听过他的课似乎有点遗憾。在上赵老师的课之前,我要先上门哲学课,每每在谈人生,谈信仰,谈修为的云山雾罩中走进赵老师的课堂,他实用、丰富的管理内容,诙谐幽默的授课方式一下子把我从云中拉回大地,理论与实践的反差,形而上、形而下的碰撞,头脑风暴也不过如此!
课程结束后,我们原班人马又转移到“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与方法”的课上,原本拥挤的教室因为我们的到来显得有些嘈杂,但只要老师一开讲,所有青春躁动的心都安静了下来,凝聚在他一个人身上。大家随着老师讲课的步调,时而蹙眉,时而开怀,时而点头,时而忍不住鼓掌。老师的课非常实用,教我们养成习惯,教我们精力提升的方法,教我们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教我们如何“制造”感情,以前常常看到公交站牌上的广告语“学习是种信仰”,那时候还不太理解,后来在课堂上有所体会:有个好老师,学习确实是种信仰!
赵老师不仅仅向我们教授管理学、古典文学、心理学、教育学,也是在教大家生活的艺术,用智慧品味人生。总结老师的讲课风格要套用《青梅煮酒论领导》中的话:旁征博引,却不觉晦涩难懂;闲话管理,却不乏真知灼见;诙谐幽默,却不失浩然正气;不讲大道理,只讲实用的道理。诚意、正心、修身是《礼记·大学》八目中的三目,这简单的六个字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关于提升自我修养最精华的部分。简单的六个字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正心之后方能修身”,这是赵玉平老师告诫学生的,也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
之前在《百家讲坛》讲“向诸葛亮借智慧”时,赵老师已经被身边的同事称为“铁人”。现在在《百家讲坛》讲“跟司马懿学管理”时,老师光荣地升格为一名“超人”。在准备“跟司马懿学管理”的那段时间里,老师还有很重的教学任务,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在职MBA,还有外部的培训班。时间真的是一挤再挤,经常连续熬夜好几天,十天时间跑七个城市讲七天课,在路上、飞机上,能利用的时间都用来准备文稿。存在主义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存,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我想,老师就是那种活得精彩,有价值的人。
非常幸运,能在本书出版之前读到原稿,这次老师所讲的人物是司马懿。相比诸葛亮高不可攀的智慧,司马懿似乎更平易近人些。一般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司马懿篡夺曹魏政权,是一个十足的反面角色,其实非也。赵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司马懿的性格特点,其独到的为人处世原则,在政治、军事、教育子女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大家领悟和借鉴。
在管理学上,我是个门外汉,但此书却能把概念讲得浅显易懂,把案例描写得惟妙惟肖,把对策和建议给得恰到好处,启迪了我从管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通读全书,酣畅淋漓。
盛夏,期待已久的百家讲坛“跟司马懿学管理”开播了,同名书籍《跟司马懿学管理》也终于面世了,在此,向老师表示祝贺!
李芸
2011年7月
版权页:
插图:
方法三借人借势,速战速决
司马懿在准备讨伐孟达的时候,使用了第三个方法,这个方法叫做“借人借势,速战速决”。大家看《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会看到,司马懿消灭孟达其实不是靠自己,而是借助了几个人。
第一个人是曹魏的右将军徐晃徐公明。《三国演义》记载,司马懿领着大军奔新城灭孟达,半路上碰到了徐晃,徐晃下马躬身施礼,问司马懿这是要到哪里去,司马懿低声说孟达要造反,我前去捉他。徐晃主动请缨说,某家愿为先锋。司马懿说好,那你打头阵。
徐晃带着自己的部下就奔新城了。到了城下,孟达一见魏军来了,立刻拉起吊桥,徐晃马快,收马不住冲到了吊桥前。徐晃指着孟达说,反贼孟达,快快受降。孟达大怒,拈弓搭箭,嗖的一箭,正中徐晃的脑袋,徐晃大叫一声中箭落马,当天晚上重伤而死。徐晃那么大一个大将军就死在了反复小人孟达的手里,每次看完这一段我都特别不服气,大英雄死得这么不值,后来翻《三国志》才发现,徐晃是病死在他们家床上的,根本就没有参加新城擒孟达的战役。那么我们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历史上徐晃没死在孟达手里,罗贯中却非要把他写成死在孟达手里?
第一,凸显反贼的罪恶,激起群众的义愤。
第二,给司马懿擅自调兵增加合法性。大家记住,如果事情紧急,你不经领导同意,突然做一个工作,来不及汇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再拉上一个德高望重、领导认可的人,拉着他一起干,这叫“拉赞助”。有了这个赞助,权威性、合法性就会上升。所以《三国演义》中写徐晃加入战斗,是为了强调司马懿擅自行动的合法性。
司马懿借助的第二个人是咱们前面提到的申仪。司马懿发现,孟达是个小人,那么怎么管住小人呢?管理学有个说法,叫做“用价值观管高人,用制度管普通人,用人盯着小人。”对于高人,要用理想、信念、价值观、使命感,给他传达伟大的理想、崇高的人生境界,这样就可以把他管好,他会自发自觉自愿地去干。对于一个普通人,就得有奖励、有惩罚,定个制度,才能把他管好。对于一个小人,讲价值观他不听,讲制度他不信,有机会就会钻空子,这时候怎么办?得派一个人盯着他。所以我们管理人,有价值观的手段,有制度的手段,也得有人盯人的手段。什么理想信念、忠君爱国,这些东西根本就管不住孟达,考核、检查、奖励、惩罚,这些东西也管不住孟达,必须找个人盯着他。找谁呢?找申仪。因为申仪也是个小人,也是个叛徒,以前是曹魏的太守,打了败仗后投降西蜀,后来在西蜀混得不得意,又回过头来投降曹魏,就是这么个小人。司马懿采取的方法叫“用小人管小人,用老鼠盯着老鼠”,这个和武则天对待身边的小人采取的方法是一致的,同类人盯着同类人,利用他们互相牵制。我们中国民俗文化中有一个说法“钟馗打鬼”,钟馗也是个鬼,这叫用鬼来打鬼,用狗盯着狗,用耗子来管耗子。所以司马懿就利用申仪盯着孟达,通过申仪随时了解孟达的情况。
司马懿第三个借助的人,一个是孟达的外甥邓贤,一个是孟达的亲信李辅。这两个人在关键时刻开城投降,造成了孟达全线崩溃。所以我们经常讲,最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团结问题永远是大问题。司马懿发现了孟达内部管理的弱点,孟达是个反复小人,反复之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越是亲密的人,关系越不稳定,最容易遭到来自身边人的反对。所以司马懿就策反了孟达的身边人,这是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作战方法。
紧接着司马懿在整个战役当中找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速度。大家要记住,不等领导指示就擅自行动,动作一定得快。如果慢了,即便成功了,领导也不高兴,要追究你的责任。所以司马懿就决定,一定要速战速决,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亲笔给孟达写了一封信安抚孟达。信中写道:“将军昔弃刘备,讫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场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说国家对孟老弟高看一眼,我们人人都很认可你,你长得又帅,能力又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不要到别人家去,我们都喜欢你。接着说,蜀汉政权那帮人恨你恨得咬牙切齿,他们不可能再接受你,你不要听信谣传,我们不相信你会投降。孟达拿到这封信以后心里有底了,一松懈就给司马懿机会了,这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第二,司马懿加快行军速度,“倍道兼行”,白天晚上都走路。从宛城到上庸新城,一共是一千二百里路,曹魏大军走得特别快,只走了八天就走到了。
第三,到了新城之后二话不说,立刻组织攻击。《晋书》记载,上庸城三面环水,易守难攻,孟达又组织人在水边立了好多粗大的木栅栏。司马懿指挥部队渡水破栅,“八道攻之”,整个队伍分成八条线,一起往城上攻,就像《亮剑》里的李云龙打县城一样,没有主攻方向,哪儿有敌人哪儿是主攻方向。结果打了多长时间?“旬有六日”,十六天。从这一点上我们看出,孟达的战斗力还不错,在司马懿的八道攻击之下能坚持十六天,但打到最后,邓贤、李辅开城投降,孟达也被斩首了。
我们算一算,司马懿整个战役用了多少天?走路用了八天,打仗用了十六天,加在一起二十四天,不到一个月就干净漂亮地解决了孟达。司马懿消灭孟达,不光是为国家除去了一个大患,而且给司马懿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和权威,整个曹魏政权,原先支持他的人更加支持他,原先反对他、担心他要谋反作乱的人,现在也不得不承认司马懿的才华和能力了。老百姓有一句话叫“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行走江湖的人有一句话叫“钱压奴婢手,艺压当行人”。有本事你拿出来,你拿不出来我们就不信你。司马懿通过这场漂亮的二十四天歼灭战,获得了满朝文武的一致认可,大家都觉得司马懿这个人真的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是当朝的栋梁。
消灭孟达以后,司马懿紧接着面临第二战,就是再次跟诸葛亮开战。此时的西线战场曹魏军队已经是一败再败,而且诸葛亮在这次出祁山的过程中采取了新的战法、新的攻击路线。在诸葛亮巨大的军事压力之下,曹魏军队内部士气低落,人心涣散,司马懿首先得解决士气问题,紧跟着还要解决作战战略、策略问题。那么,司马懿是怎么激励队伍的士气,他又采取哪些策略来抵抗诸葛亮的进攻呢?请看下一讲。
喜欢跟司马懿学管理(附DVD光盘1张) [平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