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曾仕强论三国智慧(套装上下册) [精装] | |||
曾仕强论三国智慧(套装上下册) [精装] |
《曾仕强论三国智慧(套装上下册)》编辑推荐:2012年全新讲坛类节目,栏目收视直逼“百家讲坛”文化提升道德?名师传播智慧?祈福国泰民安。
《曾仕强论三国智慧(套装上下册)》是教科书式的解读,是“透过易经看三国”的人物、谋略与智慧。一样的三国故事,不一样的智慧点评!
曾仕强教授通过对《三国演义》的分析,将三国中性格各异的众多人物,特别对其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进行分析、点评,展现三国人物的成败得失,以及每个人物是如何处理发生的各种历史事件的,他又为什么会这样处理,从而重点阐释:通过对三国中为人处世的智慧的理解和感悟,在遇到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变幻莫测的险恶环境时,借鉴三国的智慧,现代人应该如何应对?
曾仕强,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
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
台湾兴国管理学院首任校长
台湾交通大学教授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著有
《中国管理哲学》
《中国式管理》
《大易管理》
《曾仕强剖析胡雪岩商道》
《易经的奥秘》
《易经的智慧》
《论语的生活智慧》
《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
《现代易学院》详解易经系列
等数十种著作
曾仕强论三国智慧(上册)
第一集不打不相识
第二集得意勿忘形
第三集恶人怕得势
第四集妄言害自己
第五集群雄讨董卓
第六集连环美人计
第七集全凭动脑筋
第八集三让徐州
第九集换来的江山
第十集隔山观虎斗
第十一集千万勿轻敌
第十二集想好再说话
第十三集不义必自毙
第十四集煮酒论英雄
第十五集借力解纷争
第十六集降汉不降曹
第十七集身在曹营心在汉
第十八集千里走单骑
第十九集兄弟重聚义
第二十集孙策之死
第二十一集说话的艺术
第二十二集官渡之战
第二十三集一举定北方
第二十四集言多必有失
第二十五集良才慎择主
第二十六集走马荐诸葛
第二十七集无三不成礼
第二十八集初次显身手
第二十九集仁义的是非
第三十集舌战群儒
第三十一集巧计联东吴
第三十二集明合暗斗
第三十三集蒋干盗书
第三十四集草船借箭
第三十五集两厢都情愿
第三十六集巧献连环计
第三十七集自负难回头
第三十八集巧计借东风
第三十九集败走华容道
第四十集巧占城池
第四十一集英雄惜英雄
第四十二集巧破美人计
第四十三集弄假成真
曾仕强论三国智慧(下册)
第四十四集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四十五集无意借荆州
第四十六集诚意能沟通
第四十七集离间计风云
第四十八集天赐的礼物
第四十九集政治的婚姻
第五十集命丧落凤坡
第五十一集为义而成友
第五十二集以智夺西川
第五十三集假戏亦真做
第五十四集待人先待心
第五十五集用心方能胜
第五十六集妙计胜强敌
第五十七集聪明反害己
第五十八集水淹七军
第五十九集关公走麦城
第六十集曹操之死
第六十一集相煎何太急
第六十二集亲征伐吴
第六十三集火烧连营
第六十四集化敌为友
第六十五集南征平乱
第六十六集欲擒故纵
第六十七集以诚服人
第六十八集诸葛亮北伐
第六十九集妙计收良才
第七十集司马懿复出
第七十一集挥泪斩马谡
第七十二集司马懿取印
第七十三集棋逢对手
第七十四集坎坷北伐路
第七十五集木牛流马计
第七十六集成事在天
第七十七集死而后已
第七十八集司马懿夺权
第七十九集富不过三代
第八十集兵困铁笼山
第八十一集司马昭之心
第八十二集危机四伏
第八十三集生死阴平关
第八十四集自作自受
第八十五集三国人物
第八十六集三国之道
版权页: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秦灭之后,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为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呢?这句话如果只是被当做口头禅一样传来传去,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同时,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统天下的概念,也很难体会为什么要这样讲。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成为泱泱大国,其实跟《三国演义》开头的这句话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统一的观念,我是从一个英国人口中听到的。他说你们中国幸好有位秦始皇,让你们很早就有统一的概念,所以你们的国家才会这么大。欧美人的观念是分大于合的,认为分比合重要,所以他们的国家都比较小。有时碰到来中国的西方人,问他是哪个国家的,他说是希腊,并且边说边比划:一个很小很小的国家。而我们中国人刚好相反,我们一直抱持合大于分的观念,就连家庭都要比西方大很多,所以我们的国家也必然是一个大国。
汉和帝继位后,利用宦官势力一举击垮了窦太后与大将军窦建,拉开了东汉末年宦官干政的序幕。其后数十年间,宦官弄权,争斗愈烈,皇位更替频繁,朝政日益衰败。地方豪强横征暴敛,加上连年天灾,致使平民百姓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当时巨鹿郡有一人名叫张角,引导众多贫苦百姓高举义旗,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起了其势甚猛的黄巾起义。
我们古人把皇帝称作天子,可见“天”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的代名词。黄巾军高喊“苍天已死”,意思是说当时的朝廷已经衰败,不能替百姓谋求安定的生活了。“黄天当立”则是说既然“苍天已死”,当朝不行,那就应该重新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黄巾军所倡导的“黄天”。每六十年为一个甲子,这是我们中国人计算时间的单位。传说每逢甲子年都不利于当权者,所以黄巾军选在甲子年起义,希望借助这个时机能一举推翻当朝,建立一个使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从而实现“天下大吉”。
中国人做事情讲究名正言顺,黄巾军要起义,也必须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和号召天下人的说法,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而有那么多人追随张角揭竿而起,说明这几句口号的确引起了百姓的共鸣。
幽州太守刘焉招募乡勇平叛黄巾军,在城门外贴出了募兵的告示,引来许多路人驻足观看。人群中,有三人气宇不凡,一个叫刘备,一个叫关羽,一个叫张飞。关羽见榜文不动声色,刘备慨然长叹,张飞见状,责怪说大丈夫不为国出力,何故长叹,刘备不答,长叹一声便走开了。
同样是看募兵告示,刘、关、张三人的反应却各不相同。其中觉得自己最了不起的就是张飞,他既不了解刘备,也不知道关羽,甚至连自己都看不懂,却洋洋得意地认为别人都不如他。看到刘备叹气,他就责备道:你叹气又有何用?大丈夫当投军报国才是。虽然张飞并没有恶意,但是讲出这样鲁莽的话,说难听一点,就是因为他没见过什么世面,还比较单纯幼稚,所以大家后来都叫他莽张飞。
关羽就不一样了,当时他一个人流浪在外,家也回不去,前途一片渺茫,即使是想去投军,人家会不会要也不知道,所以看完告示面无表情。可见每个人的处境不同,对同一件事情也会有不一样的表现,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
而刘备就更不一样了,他胸怀大志,可是都二十八岁了,还一点着落都没有。看到朝廷在募兵,他会想自己去还是不去呢?去会怎么样,不去又如何?世道如此混乱,可为什么不见有人出来重整乾坤呢?刘备有这样的愿望,可自己却无能为力,所以只好在那里感慨叹息。三个人站在募兵告示前,心思各不相同,表现自然不一样。刘备从大局着眼,关羽只想到自己,而张飞却老要干预别人。大家从他们现在的表现就可以知道,他们三个人个性不同,未来的发展也会不一样。这样由表入里,看问题才会更深入一些。
集市上,刘备在卖草席,关羽在卖绿豆,而张飞的肉铺那边,有人买肉,伙计却不肯卖。关羽看不惯,上前质问:兄弟,做买卖的还怕买主,卖就是了。伙计指着身旁的一口井说:肉就在井里,挪开了井口上的石磨,肉全归你……天底下哪有屠夫不卖肉的?可张飞却偏不卖,足见他并不是一般的屠夫。靠卖肉维持生计的人,当然会规规矩矩地卖肉,但张飞家里有钱,根本就不靠这肉铺养家糊口。他把肉藏在井内,是在等待英雄豪杰的到来。若是碰到意气相投的有缘人,大家就比试比试武功,谈论谈论未来,然后再开怀畅饮一番,这才是他看重的事情,也是变相的“挂羊头卖狗肉”。因此,当我们看到“理应如此,但居然不是这样”的事情时,应该想到其中必有缘故才对。
关羽不屑一顾,衣袖一卷,一声大喝将石磨举起,吩咐伙计将肉分与众人,又将之前买肉的钱洒在地上,也分给了百姓。关羽虽然以卖绿豆为生,但他并没有把赢来的肉据为己有,这才是他的难得之处。要是他在众人的叫好声中举起石磨,然后拿起猪肉就说自己要回家了,那所有人都会很失望,他还不如不去替人出头的好。
一个人既然准备要表现给大家看,那就要一切为公。既然为公,就不能自己把猪肉拿回去。关羽做得很漂亮,他连一块肉都不要,全都分给了穷人。有钱人买肉的钱,他也一把撒出去,分文不留。换作一般人可能会说,肉我先切一块,大家分其余的,别人买肉的钱也放进自己的口袋。这样就显得太小气了,原先的动机也就被丑化了。关羽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细小的举动看得一清二楚。他光明磊落,所以大家才会称他为关公。
家仆将事情报告给张飞,张飞怒气冲冲地来到关羽的摊位前,抓起一把绿豆捏了个粉碎。关羽问张飞是不是存心来打架,张飞说打的就是他,说完二人大打出手。张飞捏碎关羽的绿豆,难道是想报仇?从表面上看,张飞的所作所为的确是一副报仇的架势。可是他如果真为报仇,又何必要设这个局——不将猪肉放在桌子上卖,而是投到石井里,去引出英雄豪杰呢?现在关羽果真被引了出来,张飞应该高兴才对,怎么可能要去报仇呢?
可是张飞如果直接上去就跟关羽说自己很佩服他,想跟他比试比试武功,看他是不是真英雄,那关羽根本就不会理他。关羽会想,是不是真英雄关你什么事呢,我干吗要跟你比?况且他当时正逃亡在外,并不想惹是生非。这样一来,张飞的目的就达不到了。所以张飞干脆装成找麻烦的样子,抓起一把绿豆,当着关羽和众人的面就捏了个粉碎,从而激怒关羽,达到让关羽跟自己比武的目的。因为一个人只有被激怒了,才会激发出潜能,使出真功夫,否则怎么试得出来是不是真英雄呢?可见莽张飞有时候也挺有计谋的。我们中国人随时都会心生一计,信手拈来便是一些招数,张飞也不例外。
喜欢曾仕强论三国智慧(套装上下册) [精装]请与您的朋友分享,由于版权原因,读书人网不提供图书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