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李德.哈特著) | |||
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李德.哈特著) |
《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如果你是李德·哈特迷,就会知识他有多么喜爱《山的那一边》!这是一部铁杆军事历史迷的必读书!
——亚马逊网站评论
李德·哈特让这些被俘的德国将军变得健谈,从而成就了这部简洁、易读、绝对迷人的佳作!书中一些德国将领的开诚布公令人耳一新!
——亚马逊网站评论
作者:(英国)李德·哈特(Basil H.Liddell Hart) 译者:张和声
李德·哈特(Basil H Liddell Hart,1895-1970),世界著名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与克劳塞维兹并称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上的现代战略大师。生于法国巴黎。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任步兵团军官,曾在战斗中负伤。后加入英国皇家军事教育协会。一战结束后,先后服务于《英国每日电讯报》(1925-1935)和《英国泰晤士报》(1935-1939),从事军事记者工作。在军事学上提出了“间接路线”的观念以及涵盖军事以外领域的“大战略”概念,也是现代战争“装甲兵”作战的倡导者。1966年被英国皇室授予爵士勋章。主要著作有:《战略论——间接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山的那一边》、《沙漠之狐隆美尔》等。
初版序言
本版序言
第一部分希特勒的将领
第一章 自寻死路的分裂
第二章 泽克特打造军队
第三章 布隆贝格和弗里奇时期
第四章 勃劳希契和啥尔德时期
第五章 古德里安将军——初期胜利的缔造者
第六章 “阳光下的战士”——隆美尔
第七章 阴影下的军人
第八章 “老卫兵”——伦德施泰特
第二部分 走向战争
第九章 希特勒的崛起
第十章 装甲部队的崛起
第三部分 德国将领眼中的战争
第十一章 希特勒如何打败法国和拯救英国
第十二章 兵临敦刻尔克时下令“暂停进军”
第十三章 法国战事的终结和德军首次受挫
第十四章 哑火于地中海
第十五章 希特勒入侵苏联
第十六章 何以兵败莫斯科
第十七章 兵败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
第十八章 兵败斯大林格勒之后
第十九章 红军
第二十章 盟军进攻意大利
第二十一章 诺曼底失陷
第二十二章 西线指挥部眼中的刺杀希特勒密谋
第二十三章 希特勒孤注一掷——第二次阿登战役
第二十四章 希特勒——一位年轻将领的看法
结论
德军高级将领列表
译名对照表
战争是政治的破产(译后记)
克罗克(Croker)的《通信与日记》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和威灵顿
(Welling
ton)公爵在旅途中为了曾经以猜测每座山的那一边的地形来消磨时光。威
灵
顿屡猜屡中,克罗克大感惊讶,公爵答道:“你知道为什么吗?为了猜测
山那边
的情况,我付出了一生的精力。”
威灵顿公爵“山的那一边”这句话后来被引申到军事上,指推理敌方
和对
手的心理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军人在推理时应当具备的想象力,也成了
情报
功能的代名词。
在1944年到1945年战争结束之际,我有幸得以到“山的那一边”去探
险,
为P.I.D.做的某些工作使我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可以和德军将领接触。多
次
的交谈使我能够及时收集战事的证据,否则这些证据将随着记忆的衰退而
湮
没,或因事后的顾虑而变色。
研究德军将领,倾听他们的陈述,有助于加深对二战的理解。这些将
领并
不都如人们通常所描述那样是典型的普鲁士铁杆军人。伦德施泰特(Rundst
edt)庶几近之,然而他谦恭有礼,举止得体,且不无幽默感,这颠覆了世
俗的印
象。伦德施泰特身陷囹圄从不怨天尤人,对种种严酷的待遇泰然处之,不
失军
人的尊严,使大多数与他接触过的英国军人肃然起敬。而虐待战俘未必能
让
胜利者脸上增光。那些年轻的德国将领凭借纳粹的宠信才身居高位,他们
盛
气凌人,狂暴粗野,与伦德施泰特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绝大多数德国军
人与
上述两类不同,他们并不那么颐指气使咄咄逼人。这些人本当出现在银行
经
理或工程师的会议桌前。
他们本质上不过是一介技师,专注于自己的职业,对外界所知甚少。
所以
不难看出希特勒是如何蒙蔽他们、操控他们,将他们作为便利的工具以售
其奸。
了解一些战前的军事背景有助于我们厘清他们的证言。这不仅可以省
时
间,也能使人们避免那些在战争行将结束时曾广泛流行的误解。那种观点
认
为,如同1918年之前,德军总参谋部对侵略战争的进程起着决定作用。纽
伦
堡审判也多少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德国有军事背景的地下运动长期来一
直
谋划要推翻希特勒,但由于上述死板的偏见致使英美政府耒能向他们发起
及
时有效的动员。对于在两次大战中间德军的运作格局,凡是能客观地加以
追
踪,都不难看出有关总参谋部作用举足轻重的观念是何等陈旧。但传言是
如
此固执,幻觉又是如此冥顽难消。其不幸的后果便是延迟了希特勒的倒台
,本
来战争可能提前几个月甚至早几年就结束。欧洲直到现在才开始明白由此
产
生的恶果。
在我最初研究二战战事时,不少人富有历史感的人士提供了帮助,在
此谨
向他们致谢。尤其要感谢金斯顿(F.S Kingston)上尉,他精通德语善解人
意,
为我与德军将领的交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我还得感谢在“山
的那
一边”的人士,感谢他们为此项研究所作的贡献,感谢他们中大多数人在
讨论
历史事件时所持有的客观态度。下述人士在本书尚未定稿时曾提供颇有价
值
的意见,在此一并致谢。他们是:少将珀西·霍巴特爵士(Sir Percy
Hobart)、
切斯特·威尔莫特(Chester Wilmot)、阿特金森(G.R Atkinson)和德斯蒙
德·
弗劳尔(Desmond Flower)。
蒂尔福特寓所(TILFORD House)
蒂尔福特(Tilford)
1948年1月
战争是政治的破产
成王败寇,自古皆然。本书主要是一些第三帝国“败寇”对二战的回
忆和
反思。书名《山的那一边》意指了解敌方的所思所虑,从德军将领的视角
,让
他们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追述二战。沙场复盘,痛定思痛,其价值不言而
喻。
作者李德·哈特身历二次世界大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
第二次
世界大战战史》和《战略论》等著述名世。作为一个享誉世界的战略思想
家,
他在书中对一些战役的评点高屋建瓴,独具只眼,为本书增色不少。
身为军事大师,李德·哈特对这些败军之将不无同情敬畏之心。作者
深
知“要撰写一部大战史,收集对立面的材料至关重要,如果只是从‘山这
边’来
考察这场战争,不仅眼光会受到局限,历史真相也难免会受到歪曲。”他
不无自
谦地表白,这仅仅是一部史料的汇编,不敢自称是在“撰写历史”。不过
通观
全书,可见作者并不是简单地堆砌德军将领的口述,而是经过仔细的分析
厘
正,巧加取舍编排,由此可窥见其独具的史家匠心。
秉笔作史,贵在求真。西谚日: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但那是政客和
御用
学者的惯伎。李德·哈特虽然是英国人,作为一个战争史家,他具有历史
学家
的职业操守。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谦恭有礼的伦德施泰特、骁勇善战的
古德
里安、足智多谋的隆美尔,而不是一帮凶神恶煞。相反,他毫不客气地指
出,论
军人风度,某些盟军将领却显得等而下之。作者写道:“二战以来,我曾
走访法
国、比利时和荷兰,经常有些坚强的反法西斯战士向我坦言,那些德国占
领军
军官的举止不但与党卫队有别,也比前来解放自己的盟国将领表现更好。
如
此口碑当归功于某些德军将领的举止,尤其是伦德施泰特。”李德·哈特
也对
一些被胜利者歪曲的事实作了订正,如盟军指挥部宣称,欧洲著名的本尼
迪克
特修道院是德军炸毁的。而实际上却是美国大批轰炸机和地面炮火干的。
他
认为不应将战时的“野蛮行为”全部归咎于失败者。
李德·哈特是机械化闪击战理论的先驱之一,对坦克战情有独钟。具
有
讽刺意味的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他的学说在英国本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
视,
倒是在敌对国找到了知己,古德里安等人将坦克战付诸实践,使德军坦克
在二
战中大显神威。从古德里安的口述中可以看到,装甲部队机动作战新观念
的
崛起也曾备受保守派的阻挠,他也提到了若无希特勒的慧眼识才、破格提
携,
也不可能有这些后起之秀的一战成名。
希特勒与德国军界元老一向心存芥蒂,那些老将军们原本就看不起这
个
“波希米亚下士”,希特勒重用年轻将领也多少有点出于无奈。当然,以
新进少
年来压元老重臣原本是独裁者惯用的权术。老将军看不惯年轻人的跋扈,
年轻
人瞧不起老家伙的颟顸,希特勒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
李德·哈特对希特勒的评价对读者也不无启发。他指出战时发生的一
切
在当时看来和在战后往往迥然不同,希特勒形象变化之大尤其如此。二战
伊
始,德军战无不胜,希特勒的威望与日俱增,而当德军受挫于苏联后,其
形象就
大为减色,到德军土崩瓦解之时,人们便将一切灾难归咎于希特勒。可见
“领
袖的公众形象在战时常常失真,而且随着胜负的潮起潮落而沉浮。”
疆场成败,军界枯荣,德军将帅的命运同样随着战场上的胜负而沉浮
。军
人好战,希特勒的扩张政策让他们有了用武之地,但希特勒对军事行动的
横加
干涉又常常让他们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捷报频传之时,.首先归功
于希
特勒。一旦战场受挫,那些将领便成了失败的替罪羊。宠辱无常,几上几
下的
经历所在多有。也有人试图反戈一击,但又因种种原因终究未能痛下杀手
,从
德将的口述中不难体会到他们心中的纠结和惶恐。“面对升迁的机会,将
军们
往往会隐忍内心的质疑,这就使希特勒有足够的时间来离间军方的共识。
任
何军队都会有这种现象,但在专制独裁下,其表现尤为典型。新近得到提
升的
军官往往自信其所面临的境遇要比前任更好,自己不会重蹈前任的覆辙。
这
种格局无疑会成为任何统治者手中强有力的杠杆。”诚如李德·哈特所言
:
“是追逐个人的野心还是割舍一己私利,这对矛盾构成了他们致命的弱点
。”
更致命的是军方内部对战略战术的分歧,军方与最高统帅在战略战术
上
的矛盾。当德军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之时,希特勒和德军高层也始终在暗
中
博弈。希特勒的确不是等闲之辈,二战之初他力排众议,大胆冒险又屡屡
得
逞,军事专家失策反衬出他的高明,致使德军将领在后来重大战役中不敢
大胆
建言,希特勒也就更为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在对苏战役中,希特勒执迷不
悟,
一意孤行,致使德军遭到重创,从此一蹶不振。李德·哈特指出:“希特
勒的战
略直觉和德军总参谋部的战略运筹结合在一起,本当产生压倒一切的力量
,但
是双方冲突所产生致命的矛盾却成了他们对手的大救星。”古人云:“知
胜有
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
不虞者
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孙子·谋攻》)希特
勒的所作
所为几乎无不与先哲的教诲背道而驰。
德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反对希特勒四面出击,将战线拉得过长。他尖锐
地
指出:“我们的危险在于——赢得所有的战斗,输掉最后的决战。”一语
成谶,
能征善战的德军最后还是走上了这条不归路。一位美军指挥官说过:“我
们没
有输过任何一次战斗。但美国还是输了越战。”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时曾
言: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
霸有天
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太史公认为项羽至死不
悟,岂
不谬哉!“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孙膑兵法·见威王》)“是以
数胜得
天下者稀,以亡者众。”(《吴子兵法·图国》)自古到今,这是穷兵黩武
者的必
然下场,凡事总想赢,也总能赢的人,最终往往会彻底输掉。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败军之将的反思值得人们深思。
“战
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军事大师克劳塞维茨的名言我们耳熟能
详,
在当年德国也不无市场,但真理过头便成谬误,正如德将克莱斯特所言:
“这一
格言,它揭示政治因素比军事因素更为重要。德国错就错在以为军事上的
成
功可以解决政治问题。在纳粹的统治下,我们把克劳塞维茨的名言颠倒了
过
来,竟把和平视为战争的继续。”德国国防军先驱泽克特将军的话更为发
人深
省,他曾以先知般的口吻告诫世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已经成为
众人皆
知的格言,这是很危险的,同样可以言之有理的是:‘战争是政治的破产
’。”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更是失败的政治。政治的目的本应是为人类谋求
最
大的幸福,但动物聚在一起免不了撕咬,地球在日益变小,人类的自我折
腾却
总是越闹越大。从国际关系到人际关系,“我对你错”的论争往往会恶化
为
“我对你死”的“战争”。“矛盾”不论敌我内外,无非是兵器的冲撞,
从“我对
你错”到“我对你死”,讲得革命一点叫“阶级斗争”,说得学术一点叫
“生存竞
争”,归根到底离不开一个“争”字。与天奋斗,与人奋斗,人类“生存
竞争”的
最终结果会不会是“无处生存”?二战已经成为历史,但历史的阴影至今
挥之
不去,战争的幽灵时隐时现,“山的那一边”和“山的这一边”都是血肉
之躯,都
有父母儿女,普天之下,何处不是人类故乡,春秋无义战,当代有吗?
战争是政治的破产。
2011年6月于沪杭高铁下
版权页:
“除了这些海防师,还有海岸炮兵部队。海岸炮兵部队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均属海军司令部指挥,而海军司令部和陆军司令部常常意见相悖。”
那年年末,隆美尔将军来到西线视察,新的矛盾随之而来。此前隆美尔曾一度负责指挥驻意大利北部的德军,11月,希特勒委派他去视察并改进从丹麦到西班牙边界的沿海防御部署。圣诞之前,隆美尔结束丹麦之行,进入法国——这就进入了伦德施泰特统辖的地盘。隆美尔根据希特勒给他的特别指令行事,但希特勒又没有明确交代隆美尔和伦德施泰特之间的关系。两员大将之间的冲突自然难免,而两人观点的不一则必然使矛盾更为加剧。
布卢门特里特评论道:“不久,部队就不知该听伦德施泰特还是隆美尔的指挥,隆美尔要求他们处处设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伦德施泰特提出隆美尔负责从荷德边界到卢瓦尔河这片最重要的战区。布拉斯科夫斯基将军负责从卢瓦尔河到阿尔卑斯山一带的南部防线。两人均隶属最高指挥伦德施泰特。隆美尔的B集团军驻扎在荷兰;第十五军防守从荷兰到塞纳河;第七军防守从塞纳河到卢瓦尔河一线。布拉斯科夫斯基的G集团军中的第一军负责比斯开湾和比利牛斯山,第十九军的防区为地中海沿岸。”
根据隆美尔的参谋所言,是隆美尔提出这个建议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将他的想法付诸实施。”不管怎么说,在隆美尔来后一个月左右,这个方案得到了批准。虽然这使两位将领之间的关系多少有所缓和,但是由防御策略分歧所引起的矛盾并没有真正得到化解。
而且,新的部署又在部队内部引起新的矛盾。盖尔·冯·施韦朋堡刚刚被任命为“西线装甲集团”司令,那里所有的装甲部队本当归他指挥。他自然希望集中装甲部队的兵力,但是新的部署不仅削弱了他的权威,而且还引起了不同观念的冲突。隆美尔主张将装甲部队分散布防,这与盖尔的观念存在着本质分歧。盖尔是装甲战最早的领军人物之一,得到装甲部队总督察古德里安的支持。隆美尔过去也坚信集中兵力的作战原则,但认为现在情况有变,尤其是盟军掌握着制空权,这就迫使德军在实战中对原先的作战原则作出相应的调整。
编辑推荐:
更多图书资讯可访问读书人图书频道:http://www.reAder8.cn/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