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抗战前期上海外汇市场研究(1937年7-1941年12)(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10-30 
这是一部关于近代中国金融史的专题研究著作。近代中国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变迁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如票号、钱庄、银行等金融经营机构,证券、保险等金融市场,近年来不乏有分量的专门研究成果。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抗战前期上海外汇市场研究(1937年7-1941年12)(上海人民出版社) 去商家看看
抗战前期上海外汇市场研究(1937年7-1941年12)(上海人民出版社) 去商家看看

编辑推荐

《抗战前期上海外汇市场研究(1937.7-1941.12)》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宋佩玉,女,1974年生,河南南阳人。2004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并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2006年3月,进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上海钱币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上海金融史,兼及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自2004年以来,曾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教委一般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各1项,同时参研了上海市哲社重点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各1项。目前已独立发表著作l部,合作发表著作1部,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

目录


导言
一、相关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范围的界定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研究资料及方法

第一章 近代上海外汇市场及其组织形式(1843-1941)
第一节 抗战前上海外汇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843-1937)
一、外国金融势力对上海外汇市场的操控
二、国民政府对上海外汇市场的初步管理
三、中、中、交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政策的颁行
第二节 抗战前期上海外汇市场的波动趋势(1937-1941)
一、卢沟桥事变发生至实行外汇审核时期
二、实行外汇审核制至中英平准基金开始运作时期
三、中英平准基金的运用至维持限价政策的放弃
四、“五二”风潮至英美冻结中日资金时期
五、中英美平准会管理上海外汇市场时期
第三节 抗战前期上海外汇市场的组织结构
一、外商银行
二、华资银行
三、进出口商行
四、外汇经纪人
五、外汇投机者
小结

第二章 抗战前期上海外汇市场汇率跌落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中日货币战与上海外汇市场
一、“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与上海外汇市场
二、“华兴商业银行”与上海外汇市场
三、“中央储备银行”与上海外汇市场
四、日伪其他行动对上海汇市的影响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与上海外汇市场
一、抗战前期上海国际贸易的发展轨迹
二、抗战前期上海对外贸易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入超与上海外汇市场
四、日方对上海国际贸易的破坏
第三节 投机汇市与通货膨胀对上海外汇市场的影响
一、投机汇市与上海外汇市场
二、通货膨胀与上海外汇市场
小结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于上海外汇市场的管制政策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应急措施
一、《非常时期安定金融办法》的颁行
二、汇划制度的实施
三、其他辅助措施的施行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上海外汇市场的初步管理
一、《外汇请核办法》及相关条例的颁行
二、《外汇请核办法》在上海的施行情况
三、国民政府对于进出口外汇的初步统制
第三节 新《安定金融办法》的实施与进出口外汇管理的加强
一、“马电”——新《安定金融办法》的实施
二、同业汇划制度的扩展
三、国民政府进出口贸易外汇管理的进一步加强
四、津鲁汉地名法币流通的限制
小结

第四章 中英联合平准上海外汇市场的举措
第一节 抗战初期外商银行与上海外汇市场
一、“君子协定”
二、中英联合平准上海外汇市场
第二节 中英平准基金的签订及其运作
一、中英平准基金的交涉过程
二、平准会的初期运作
三、平准会两度放弃维持
四、良性运作——欧战后中英平准基金的运作
第三节 平准会的消极维持及中英乙种平准会基金的签订
一、“五二”风潮中的平准活动
二、回涨与波动时期的平准活动
三、外汇市场停滞时期的平准活动
四、后续基金的追加——中英乙种平准基金的签订
小结

第五章 中英美平准基金与上海外汇市场
第一节 中英美平准基金的达成与英美封存中日资金
一、中英美平准基金的达成
二、英美封存中、日资金
第二节 中英美平准基金会管理上海外汇市场的举措
一、订定汇率
二、初期供给正当的外汇试行办法
三、九月、十月供给外汇办法
四、平准基金会在上海维持汇市的结束
第三节 消除黑市的努力与间接管理进出口贸易
一、消除黑市的努力
二、间接管理进出口贸易
小结
结束语:上海外汇市场在抗战经济中的地位
表次
图次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近代上海外汇市场大事记(1843年-1941年)
后记

序言

宋佩玉博士撰写的书稿《近代上海外汇市场研究(1937.7-1941.12)》,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出版资助,即将正式出版了。从该书稿的选题、有关资料文献的查阅、撰稿、修改,作者付出了许多艰辛努力,终于完成了一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重要现实意义的学术著作。
这是一部关于近代中国金融史的专题研究著作。近代中国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变迁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如票号、钱庄、银行等金融经营机构,证券、保险等金融市场,近年来不乏有分量的专门研究成果。而以近代上海外汇市场为专门研究对象,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如本书所指出的:“外汇市场是整个金融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其产生和发展与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上海集中了全国最大、最多的银行和钱庄,有实力雄厚的金融资产阶级作为坚强后盾,它们成为外汇市场最主要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同时,上海又是近代中国的工商业中心,正是由于这里长期集中全国贸易的509/6以上,因此对于国际汇兑的需要才远远超过其他城市。”“虽在不同时期,不少城市都建立过外汇市场,但除上海之外的其他各地。

后记

这是一个少有的温暖的冬天。今天,当我敲完本书的最后一个字符的时候,心中充满的不是画上句号的轻松感,显然,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在学术层面上,研究得越深入,问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带着这些问题,我在复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对这篇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润改的同时,已经将目标定在了近代上海外汇市场的整体研究上。
本部书稿的完成,最要感谢的是导师吴景平教授,整篇论文,大到谋篇布局、观点表述,小到具体错漏,老师均提出了非常详细而富有价值的意见。我深知,由于自身资质的愚钝,无论怎样努力,都很难达到老师对我的要求,但老师严谨的治学风格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却会鞭策我在今后的求知道路上不懈攀登和探索。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也有幸得到了复旦大学叶世昌教授、戴鞍钢教授、朱荫贵教授、王立诚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的杜恂诚教授,上海市档案馆的冯绍霆教授、马长林教授等的指导与帮助。在论文答辩中,诸位老师在给予中肯的评价之外,还提出了有益的修改建议。诸位学界前辈的指导、教诲与交流,使我化解了不少学术焦虑。本书的最后定稿,正是在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与督促下而得以完成的。

文摘

插图: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于上海外汇市场的管理政策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上海外汇市场的初步管理
1938年初,上海金融市场上随着提出款项渐渐增多,而且在8月16日以后存款的提取没有限制,加之汇划票据通过贴水的方式可以兑换为法币,上海货币市场松动迹象越来越明显,经过外汇市场逃避的资金又见增加。国民政府在是否将货币对外价值改变到一个真实的水平,颇为踯躅。在战初的8个月中,国民政府用巨额的外汇储备阻止法币的贬值,但贬值事实上已经发生。在国民政府看来,通过直接降低汇率的办法,必定破坏法币的信用并且会刺激物价的上升。如果采取推延的方式,形势将会更糟,政府需要一个恰当的机会,来进行管理外汇市场的尝试。
“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的成立给国民政府施行外汇统制政策带来了契机。1938年2月7日,北平“临时政府”公布《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条例》。3月10日,该银行宣布成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有铸币及发行的权力,并可经理公债及代理国库。此外,还可经营其他一些商业银行的业务,比如有价证券及商业票据的贴现,买卖外国通货及生金银,办理国内外汇兑等。日伪通过开办这一银行,其主要手段是增发伪钞,取代法币在华北的地位,并于伪钞在华北市场取得支配地位以后,严格管理外汇,统制贸易,吸收沦陷区域的财力物力,以充长期侵略之用,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同时破坏法币制度,套取外汇,造成中国金融体系的崩溃,从而推翻国民政府,摧毁中国的抗战能力。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