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建筑 >

从废园到燕园

2011-10-25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从废园到燕园 去商家看看
从废园到燕园 去商家看看

 从废园到燕园


基本信息·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27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08031388/9787108031389
·条形码:978710803138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从废园到燕园》作者深入调研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收藏的大量有关燕京大学的档案资料后,以详尽的第一手史料和百余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尝试重构出这段从“废园”到“燕园”的历程。作者不仅着意勾勒繁冗物质建设的脉络,也常关注建筑研究易于忽略的"人"的历史,从中可以瞥见上世纪20至40年代对中国公众尚很新鲜的"校园"生活的场景。20世纪20年代起,在校长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的主导下,美国建筑设计师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和燕京大学教授翟伯(John McGregor Gibb)联手在前清的皇家废园上建起了一座“世界最美丽的校园”(胡适语),这就是如今北大校园的前身——燕京大学的“燕园”。
就建筑史和文化史研究的意义而言,燕大校园规划是近代中国建筑史上一个绝好的案例。完整的、不限于案头和理论的复杂跨文化实践,包含了一段真实可感的空间进程,更折射出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在一个具体而微的层面上,《从废园到燕园》呈现了传统建筑原型如何演进为功能和形态都迥然不同的公共空间,并富有创见地考察了作为文化理想的“中国园林”在这一转变中提纲挈领的作用。
作者简介 唐克扬,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现从事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研究、实践工作,并策划《活的中国园林》(德国国家收藏馆,2008),《巅峰:当代亚洲艺术的群像》(博鳌亚洲论坛,2009),欧罗巴利亚中国园林展(布鲁塞尔,2009)等展览,有《树》(中、法文版)、《透明石》、《长安的烟火》等艺术、文学作品发表。
编辑推荐 《从废园到燕园》的一大特色是引用了百余张未曾在国内公开发表的历史照片和地图,这种形象的资料,或许会使人们从未名湖的物理遭际里,感性地认识到历史变迁的意义,视觉表现本身所引起的理论兴趣,也部分地说明了这本书的一些观点。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废园
第一节 西山道上
从盔甲厂到海淀
满洲入的地产
第二节 废园劫后
湖山形胜和野火鸣镝
废池乔木
第三节 从麦迪逊大街到海淀
一个美国建筑师的“中国建筑复兴”

第二章 湖光
第一节 美景和美元
筹款
前途未明的未名湖
第二节 前生与今世
前度鸿影
冲突的眼光
第三节 “中国园林”,还是西洋景观?
场所精神?
校景,校园

第三章 塔影
第一节 伊甸园中一浮屠
“性质上基督化,气氛上中国化”
第二节 旧瓶装新酒
形式追随
屋顶之下的东西
第三节 玉泉山或通州
风格之争

第四章 燕园
第一节 修禊事也
乐园
如画
第二节 校址,校舍,校园
从私园到公园
墙和门
第三节 “孤岛”
失乐园,复乐园
尾声:一部未完结的历史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废园
第一节 西山道上
从盔甲厂到海淀
从明朝初年北京在现有城址上建成以来,北京“城”有了几张截然不同的面孔,和这种形态差别联系在一起的不仅仅是物理建设,最重要的,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活方式。在它的发展扩展出二环线以前,北京看上去还不是一块似乎会漫无边际扩展下去的大饼,多少年来,在外来者觊觎的眼光里,它都是黑糊糊的城门洞子里密致模糊的一团——大致说来,一直到民国初年,北京城市的发展还非常局限于那一圈城墙,为城墙铁桶般围定的那座城池里面,人口拥塞,而它的外面却是稀稀落落,发展缓慢的农业聚落,只有在西北面得天独厚,坐落着诸多的皇家园林和离宫、庙宇。
1900年庚子之乱以后,由于政治军事上的惨败,一方面,清政府捂紧的国门从此不大情愿地向洋人洞开,在相对平稳的政治局面下,在北京的西方人拥有了最大权限的旅行自由,这座古老的城市,变得前所未有的“开放”;另一方面,一部分西方人对炮舰政策的反省,带来了更温和的价值观念的“侵略”,这其中积极的方面,突出地表现于他们对于北京近代市政建设的贡献:20世纪初以来,西方人在华事业的痕迹不再仅仅是教堂、领事馆和兵营,也包括医院、工厂和学校。
后记 这本书的性质属于“个案研究”[casestudy]。一些性子急的人可能会直接看这书的结论,然而,以《中国建筑xx》为名的大书已经很多,以论代史的“脑筋急转弯”式的建筑批评书籍也不算很少,前者往往耽溺于所谓“事实”而不太着意于历史叙述的当代意义,而后者也易建成一厢情愿的空中楼阁,这本书的意图是对这两种写作的形式进行一点调和,它有三个隐含的目标:一是交代清楚基本的,不太为人知的史实;二是讲好一个“故事”,三是提出(而不一定要解决)一些有意义的理论问题。
为了照顾一般中国读者的兴趣,为了使阅读起来不至于过于拖沓,枝蔓太多,对一些不是十分重要的,人所周知的材料,处理上稍稍简略了一些,对于一般读者无意义的详细资料检索,也尽量从略。
最后,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引用了百余张未曾在国内公开发表的历史照片和地图,这种形象的资料,或许会使人们从未名湖的物理遭际里,感性地认识到历史变迁的意义,视觉表现本身所引起的理论兴趣,也部分地说明了这本书的一些观点。
本书的题材和作者经历的联系,决定了它无法是一部毫无感情牵系的著作。自1999年开始的漫长写作过程中,除了三联书店郑勇兄的长期支持与鼓励,我还受到了许多熟识或不曾谋面的人们的鼓励、悉心指点和帮助,他们的经验和著作使我受益良多,这些前辈和师友包括,但不止于曾经赐予我负笈燕园机遇的乐黛云、陈跃红和孟华老师,亦师亦友的朱青生老师,曾经见证燕大发展历史的卢懿庄、傅铎若女士,在美术史、中美关系史等方面卓成大家的巫鸿老师、Philip West教授,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的著名学者郭伟杰教授、董黎教授,慷慨借阅参考书籍的李卉女士,以及同是北大毕业的家兄唐克培。更不用说,这本书里饱含着我的父母、岳父母和我妻子长久的理解、宽容和支持。我本人的疏落和浅陋之处,自将文贵自负,但这本书若有些许可取之处,我愿意借此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我本人并没有在那个时代的燕园生活过,错漏之处在所难免,谨此还请广大燕大、北大的老校友们,以及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专家们批评指正。
最后,请允许我作一个俗气的“奉献”,此书不仅仅献给曾在这园中生活过的燕大和北大校友,更重要的是,它还献给那些和我们共享这校园所象征理想的普通人们。当年没有一部自己相机的我,没能拍下太多那个时代的影像,但军机处的小饭馆,或成府街流逝的青春记忆,这生机勃勃的“北大边上”的历史,相信有许多人和我们在回忆中共享。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