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良夜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旅人的良夜 |
|
|
|
旅人的良夜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页码:23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7308070530/9787308070539
·条形码:978730807053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旅人的良夜》内容简介:云雀掠过高地,远远地在后面;那些郊区的夜莺,我听不见;画眉和乌鸫在小镇花园里婉转也徒然:人、动物、机器的噪音轰然。但从不熟悉的街道传来的孩子的召唤回荡在熟悉的傍晚的回声里,甜蜜如夜莺或云雀的歌,成就了一种奇怪的欢迎仪式,使我仿佛一个国王置身于人、畜、机器、鸟儿、孩子中间还有那在回声中生、伴着回声死的幽灵。没有朋友,小城却友好;没有家,却不失落;尽管这些门我一个不认识,碰到的也都是陌生人的眼睛。也许,明天之后,我再也看不到这些如家的街道,这些亮着灯光的教堂窗户,它们之间的男女老少再也看不到;但这是一切朋友的夜,一个旅行人的良夜。
作者简介 周伟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曾至加拿大和美国访学各一年。研究领域为:教父哲学、中世纪哲学、当代宗教哲学。著有《记忆与光照》(2001)、《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2005)、《彼此内外》(2008)。小学时开始写作新诗。曾在《读书》、《世界文学》、《文景》等杂志发表诗歌评论,译有《沃伦诗选》、《梅利尔诗选》、《英美十人诗选》,部分诗作被收入《北大诗选》(1998)、《九十年代实力诗人诗选》(1999)、《中间代诗全集》(2004)、《蜃景》(周伟驰、雷武铃、冷霜三人诗选)(2008)。
编辑推荐 《旅人的良夜》:从西方经典诗人,到我们身边的诗人,以有别于“新批评派”的细读,展现诗的境界与丰饶。
目录 诗歌译评
美国的诗选之争
小诗大境界
爱德华·托马斯:日常生活中的神秘
沃伦:二十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美国诗人
梅利尔的诗歌拼图
“剩下的唯有一对翅膀
几个各有风格的英语诗人
诗与哲学
新闻译员分行的内心生活
诗歌中的语言游戏
小诗短评
不安与沉稳之间的喜悦
从俯视地面到仰望天空
大师的小节
对称空间中的思慕
含蓄而冲突的美
将神秘藏在平静里面
生活于自足愉悦之中
诗歌的散文口味
诗歌的神秘因素
一首小诗的复杂空间
体会诗是一种“语言”艺术
童年的哀愁与美丽
童年的甜
伟大的伦理力量
言尽意无穷
附:篇目来源
……
序言 收在这本小书里的文章,有长有短,但都跟诗歌的赏析有关。现在说到细读(Close reading),好像只跟“新批评派”(New criticism)有关,其实早在拉比和神学家注释《雅歌》、《哀歌》,经学家注释《诗经》的时代,就有了细得不能再细的细读实践,并且有其基本类型了。我国古代的诗歌注疏,亦达到了精深的地步。现代人将部分读诗经验加以框架化,形成理论,这有其长处(可以按既定框架确定新作品的价值和秩序),也有其短处(将不符合其框架的好作品摒弃在外,视而不见)。一部现代诗歌史也就是一部偏见史。从某一个理论框架来看较为逊色的作品,从另一个框架来看就可能很优秀;反之亦然。理论框架的拓展,有赖于对丰富的诗歌经验的更合理解释。考察文学理论框架和评价系统的交替,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本书第一部分几篇较长的文章.是对现代诗歌的一种观察和阅读。由于新诗在生发的过程中受现代诗的影响较大,因此本书比较侧重于对现当代英语诗歌的译介和分析.以作为新诗发展的借镜。“美国的诗选之争”是中国新诗当下各种现象的一个预演和预示。其余几篇谈到了弗罗斯特、爱德华·托马斯、沃伦、梅利尔等诗人。里面有一些比较细致的细读,相信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具体操作的感觉”。总体来说,比较侧重于现代诗运动中保守的那一路。他们不像庞德、艾略特、自白派、垮掉派那样与传统断裂,而是注重诗歌传统的连续性。他们应该是代表着诗歌创作和审美中的常态。作一个类比,这就相当于小说家中的卡夫卡和辛格的对比。另外有两篇评论当代新诗人的文章。他们的诗不能说完美,但也算有特色,在某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类似于这样的诗人还可以选出不少,由于机缘的问题,尚未能顾及到。这部分的文章,曾在《渎书》、《文景》等杂志发表过,请见书末的说明。
文摘 但在一些诗人、诗评家看来,“精英”和“普通”读者可能都“错过”了“真正的”弗罗斯特。对弗罗斯特的评价涉及诸多文本阐释问题,像布罗茨基对《家葬》进行的精密分析,希内对《白桦树》的赏玩,都是颇有意思的重新构造。就阐释而言,既与文本本身的质地有关,也与阐释者的见地有关。文本过于支离破碎,本身就是一堆废墟,在其上建造雄伟的诠释学大厦固然容易,但正如“画鬼容易画虎难”,难免给人“可爱而不可信”之感,仿佛印证了“诗歌是个任由打扮的小姑娘”。文本过于完整,意思过于单一,又会没有阐释家发挥的余地,让他们觉得无用武之地,从而缺乏对之进行“解剖”的兴趣。当年哈代就因为“不具有可挖掘性”,其诗一看即明,被打入冷宫数十年,其“内在美”还要在“打倒艾略特”之后才能悦人眼目。阐释家的见地,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淫者见淫”,对同一首诗,求伦理者会看见温柔敦厚及作者的羞耻感以及社会风气的变迁,得到些许心灵的平安:讲智性者会这里见到一反讽,那里见到一机智,得点头脑的快乐;弗洛伊德主义者则会东看到一点性暗示.西看到一点压抑的人性:复杂点的马克思主义加弗洛伊德主义加女权主义加福柯主义还会发现诗中隐蔽的阶级趣味、性与政治的同构,或宏观或微观的权力压迫、压抑、压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