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诗歌词曲 >

唐宋诗词画研究

2011-01-23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唐宋诗词画研究 去商家看看
唐宋诗词画研究 去商家看看

 唐宋诗词画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34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010080283/9787010080284
·条形码:978701008028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唐宋诗词画研究》内容为:作者精心遴选了20多年来研究唐宋诗词画的论文汇编为《唐宋诗词画研究》,难得的是这些论文至今读来,依然新意盎然。更为难得的是,不少论文尤其是前半部分,观点、材料和结论,几乎句句能落到实处,而且措辞典雅、行文流畅,文气充沛,既是有新意的好论文,又是用心写作的好文章,不负清词丽句为研究对象。
作者将自己的生命投诸唐诗宋词,而唐诗宋词也被作者心灵化了。布依族的民族身份,也许使作者不自觉地对民族地理、风俗有一份特殊的关怀,这一份关怀常常转换成作者的学术兴趣、独特视角。所选论文,最为出色的均得之于独特的民族、民俗视角。如论唐人送别诗、突厥母亲与天才李白、李白《菩萨蛮》词、宋《清明上河图》等,结论出人意料,令人耳目一新。
与民俗、民族视角相得益彰的是文本细读的方法。无论是对杜诗“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这一千古公案的了断,还是对辛词“明月别枝惊鹊”句“别”字的落实,以及对《锦瑟》诗、易安词的细致的意象发掘以及作品内证的收罗等等,均显示了批评的精细化和扎实的研究风格。
作者简介 罗漫,本名罗秉武,1956年生于贵州贵定,1977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偶见唐人元结《漫酬贾沔州》诗,喜其“漫醉人不嗔,漫眠人不唤。漫游无远近,漫乐无早晏。漫中漫亦忘,名利谁能算”,用为笔名至今。现任中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文学院院长。1992、1995年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1994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评为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1998年至今任湖北省政协常委。兼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屈原学会副会长、省作协委员等。担任过湖北省社科奖、文学奖、高校职称等评委。1989、1995年两次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长篇学术论文,并在《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史》等发表论文70余篇,《新华文摘》、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20世纪中国学术文存·屈原研究》、等转载、译载、复印、摘录和收录50余篇。学术观点常见引用和评论。合撰《先秦大文学史》、《宋词新选》等。获省部级社科一等奖1项、三等奖5项。
编辑推荐 《唐宋诗词画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学术探究的四种模式(代序)/1
如歌如泣的唐人送别诗/1
古曲《阳关》,如何三叠/26
突厥的母亲与李白的天才/36
天下第一绝句《静夜思》/79
——追问“床前明月光”何以后来居上
《壮游》:杜甫的青春追忆/99
夸张的模糊法则与诗圣的审美失误/111
“泛诗话研究”与“纯诗话研究”/123
古典文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知识/129
罪、美、情:《长恨歌》的批罪与审美/143
唐诗解象:绿云·孥云·踏天磨刀割紫云/159
迷梦的挽歌:《锦瑟》之谜与悼亡意象的审美/164
锦瑟·日暖·春天之诗/190
词体出现与发展的诗史意义/201
李白《菩萨蛮》与李白诗文的同构关系/222
《醉翁亭记》仿效《孙子兵法》/255
再谈《醉翁亭记》十二“者……也”/259
李清照“憔悴”词作年新测/266
——以《永遇乐·元宵》为考察中心
巴楚民歌“五句子”对唐代诗词的可能影响/289
一幅唐画的“牛尾巴风波”与艺术风格的时代性/295
如何走进《清明上河图》/306
附录/323
建筑就是艺术申论/325
建筑艺术与建筑家的二重性/334
飘飞的语思(代跋)/340
……
序言 多种场合,我曾口头表达过如下观点:学术探究,可以粗略分为四类——洞府寻幽式、庄园耕作式、山海游观式、鲲鹏俯瞰式。
洞府寻幽,虽小而深,别有天地。可借三个文学实例加以说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云:“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cha),仙之人兮列如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云:“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余与四人拥火以人,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陶之文若实若虚,李之诗全为幻象,王之文皆为实境。然其共同特点是:小题大做、小题深做、小题新做。开掘面积虽小,但其人愈深,其难愈大,而其景愈幻,其获愈多。闻一多《说鱼》,堪称骊珠之作。
文摘 中晚唐诗人的写景送别基本上是王维的技巧的继承和发展,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和李洞的《送僧清演归山》。前首是一幅有声有色的夕照远行图,“荷笠带斜阳”,是写人也是写景,是把人当景来写了。后首则相反,是雨后早行的有趣片断:“峰前野水横官道,踏着秋天三四星。”“踏着野水”,本是夜行山路的不愉快的事,但加一“秋天三四星”,就是一种少有的雅遇了。
中晚唐送别诗中的新奇景色与情趣,至少还有如下一些片断应当提及:刘长卿《送张继司直适越》的“春风吴渚绿,古木剡溪深”、《饯别王十一南游》的“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韩翊《送冷朝阳还上元》的“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桥通小寺家林近,山带平潮野市连”;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的“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郎士元《送李将军赴邓州》的“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送杨中丞和善》的“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皇甫冉《送韩司直》的“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权德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的“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李嘉佑《送王牧吉州谒使君叔》的“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韩愈《送桂州严大夫》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的“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的“大江吞天去,一练横坤抹。千帆美满风,晓日殷鲜血”;温庭筠《送人东游》的“古戍黄叶落,浩然离故关。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