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许渊冲的译学理论与实践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许渊冲的译学理论与实践 |
|
|
|
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许渊冲的译学理论与实践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码:32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
·ISBN:7532741281
·条形码:978753274128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译学新论丛书
内容简介 《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许渊冲的译学理论与实践》旨在实现四个方面的目标:从实证出发,客观描述西方英语读者如何评价许渊冲的中诗英译作品;将许渊冲的翻译观置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史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对其价值、地位与作用进行评断;进一步认识韵体诗(中诗英译)的利弊,以期对国内中诗外译主导策略提供必要的理论及实践参照;在关照西方读者审美情趣与“期待视野”的基础上,探究多维度译诗模式的可行性。
《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许渊冲的译学理论与实践》将参照实证调查的结果,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文本研究及历史考察研究为主线,论证许渊冲“优势竞赛论”及译诗策略的合理性及缺陷,以期在全面梳理许氏译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力求对其作出较客观、全面的论证与价值评判。
编辑推荐 《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许渊冲的译学理论与实践》:译学新论丛书
目录 第一章 走近许渊冲
第一节 文学翻译六十年
1.1.1 早期实践
1.1.2 中期古诗外译
1.1.3 成熟期经典重译
第二节 译论发展脉络
1.2.1 艺术创作论
1.2.2 优势竞赛论
第三节 翻译思想渊源
1.3.1 我国传统文艺学派译论
1.3.2 西方翻译竞赛说
第四节 性格分析
1.4.1 张扬自我
1.4.2 弱势心理
1.4.3 追求超越
第二章 三次论战
第一节 韵体译诗的利弊
2.1.1 因韵害义
2.1.2 中诗英译策略
第二节 归化异化的导向
2.2.1 回顾与反思
2.2.2 《红与黑》英译本西方读者反馈
2.2.3 翻译策略的动态调整
第三节 “优势竞赛”的悖论
2.3.1 形似与神似
2.3.2 竞赛的内涵
第三章 从译者到读者
第一节 诗歌翻译的主要流派
3.1.1 格律诗体派
3.1.2 自由诗体派
3.1.3 仿译派
第二节 理想的译者类型
3.2.1 母语为出发语
3.2.2 母语为译入语
3.2.3 合作翻译
3.2.4 诗人译诗
第三节 “三之论”与读者反应
3.3.1 许译的读者
3.3.2 读者类别
3.3.3 读者错位
第四章 英语读者问卷调查
第一节 问卷设计安排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4.2.1 综合调查
4.2.2 专项调查
第三节 总体评价
第四节 中诗外译的理想模式
第五章 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
第一节 实践的成就与误区
第二节 理论的突破与局限
结语
附录一问卷调查表
发放样本
回收样本一
回收样本二
回收样本三
中诗原文
附录二许渊冲著译书目及文章
附录三对hoar-frost认知度的调查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谈翻译,我们首先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在人类的文化交流中一直在广泛地进行着,但在历史中却很少得到世人的关注;丰富的翻译活动,一直被实践者认为是充满障碍的工作,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却很少有学者对其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情况的长期存在,或者说翻译领域被历史学界、被理论界长期忽视的状况造成的直接影响便是,翻译一直被当作一种“雕虫小技”。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语言学家对翻译问题不予重视,历史学家对翻译活动熟视无睹,知识界对翻译的认识几乎是零。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翻译活动在两个方面被遮蔽:一是翻译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得不到足够的承认;二是对翻译的种种问题得不到科学、系统的研究。尤为耐人寻味的是,对翻译的这种轻视态度不仅仅来自翻译界的外部,而且还来自翻译界的内部。翻译界内部的这种自我定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学科对翻译的看法,渐渐地也在有关的学界形成一种偏见:翻译为雕虫小技,不登大雅之堂。因此,翻译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对翻译的理论研究得不到学界的关注和支持。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逐渐开始改变。
文摘 插图:
在小说方面,代表性译著有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1992年译林出版社,此前已有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李健吾等的译本)、《红与黑》(1993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此前已有1944年重庆作家书屋出版社赵瑞蕻译本、1954年上海平明出版社罗玉君译本、198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郝运译本、198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闻家驷译本等)、《埃及艳后》(1994年漓江出版社,许本人1956年版《一切为了爱情》的插图复译本)、《约翰·克里斯托夫》(2000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此前有1926年《小说月报》发表的敬隐渔节译本、1937—1941年商务印书馆及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傅雷译本)。
就诗歌的重译和复译,主要有《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200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香港商务版《唐诗三百首新译》的复译及重译)、《汉英对照新编千家诗》(200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此前已有郭著章和傅惠生1992年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英对照千家诗》)。
在《为什么重译(约翰·克利斯朵夫>》(1995)一文中,许渊冲写道:“创作可以取长补短,翻译也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况”,随后将傅雷的译文与自己新译中的一段进行了比较:(傅译)他认得这音乐,认得这愤怒的呼号,这疯狂的叫吼,他听到自己的心在胸中忐忑乱跳!血[血液]在那里沸腾,脸上给一阵阵的狂风吹着,它鞭挞一切,扫荡一切,又突然停住,好似有个雷霆万钧的意志把风势镇压了。那巨大的灵魂深深的透入了他的内心,使他[他的]肢体和灵魂尽量的膨胀,变得硕大无朋。他顶天立地的在世界上走着。他是一座山,大雷大雨在胸中吹打。狂怒的[大]雷雨!痛苦的大雷雨!……哦!多么痛苦!……可是怕什么!他觉得自己那么
后记 本书是在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订完成的。在南开大学的三年时间,得到很多老师的真诚指导和帮助,这里只能挂一漏万地深表谢意。我非常感激四位令我自豪的博士生导师组成员:崔永禄教授、刘士聪教授、王宏印教授、苗菊教授。刘士聪先生的热情鼓励与充满睿智的指导给了我很大的学术探索动力。与王宏印老师的讨论永远是一种学术享受,他对翻译理论的娴熟和对许多论题切中要害的见解使我受益良多。苗菊教授对论文结构、调查过程及译诗模式提出了独到的修改建议。
作为我的指导教师,崔永禄教授从文献资料的介绍与提供,到大小学术疑难的解析与阐发,总能给予及时而耐心的帮助。他慈父般的关爱与严谨的治学风范,将使我在翻译道路上受益终生。
我要特别感谢许渊冲教授。15年前,正是他把我带入了文学翻译的殿堂。这份师生情谊,以及他传奇般的经历和个人魅力,是开始这项研究的主要动因。本书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先生的关注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