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政治 >

难以消逝的思想烟云

2010-08-23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难以消逝的思想烟云 去商家看看
难以消逝的思想烟云 去商家看看

 难以消逝的思想烟云


基本信息·出版社: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教育出版社
·页码:23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9787541538063
·条形码:978754153806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学苑往事文丛

内容简介 《难以消逝的思想烟云》回顾与反思了建国以来思想文化领域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大批判”历史,50年代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适思想和冯友兰“树立一个对立面”的批判,对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批判,60年代对杨献珍“合二而一”论的批判,等等。作者结合自己在北京大学的经历和体验,不公准确叙述了这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真实再现了当时的人物风貌,客观反映了几十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坎坷遭遇,还从学术文化的层面对这些“大批判”进行了厚重的分析与审视,为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学术繁荣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媒体推荐 作者是过来人,反思教训,责无旁贷。书中选择的专题和侧面,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其中的表述和分析,既是历史事件的再现。又有理论反思的深度。无论是对于有切身体验的亲历者,或似有印象的中年人,以至现在陌生的年轻人,都可以从这段刚剛过去的史实中获得省悟和收益。
  ——李锐(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作者1954年考进北大哲学系时,看到迎新站上的一块标语牌:“未来的哲学家,欢迎你!”很受鼓舞,因为这里有一大批老一辈知名哲学家,他极愿聆听他们的教诲,努力将自己铸造成才,那些中国最早一代到西方专门学习哲学的著名教授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朱光潜、张东荪、贺麟等。在1952年院系调整时,都集中到北大哲学系。然而,事与愿违。本书探讨的这些发生在20世纪中后期的历史事实,现在许多年轻人以至中年人可能多少不知道。现已进入21世纪,我国的改革开放和民主法制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果,学术研究的任务应该是认真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探讨今后如何能不再重蹈覆辙。
  ——汪子嵩(《人民日报》资深编审)
学术问题只能在自由平等的条件下,通过百家争鸣的方式,平心静气地去探索和辨析真理。1949年以后,我国采用苏联批判德波林等人的方式,以领导人的思想为准绳,对一系列不同学说和观点展开所谓大批判,以致颠倒是非,并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贻患深远。这本书,认真反思大批判的历史,值得我们引为镜鉴。
  ——汪澍白(厦门大学教授)
该书作者怀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党负责的赤子之心,对建国以来思想文化领域里发生的若干大批判事例进行反思和总结。他们有一颗善于沉思的哲学头脑,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是实事求是的,对经验教训的总结是深刻而富有启发的。历史走了曲折之路,不要再重犯前人的错误。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和一般读者、一定能从该书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许全兴(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编辑推荐 《难以消逝的思想烟云》讲述北大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是由于它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环境优美的宽阔校园,但最主要的还在于这里有一大批老一辈学者、知名教授。我和很多同学一样,都极愿在这里认真聆听老一辈学者的教诲,尊重北大的传统,利用优越的学习条件,努力把自己铸造成才,以便为祖国和社会效力。
目录
前言
孙瑜和武训为何首场受批?——回眸(武训传)的批判
红学权威俞平伯怎样遇到“小人物”的挑战?——反思(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如何评估胡适的哲学思想?——初议胡适思想的批判
胡适是一位怎样的教育家?——再议胡适思想的批判
一场难得的哲学争鸣是怎样发生的?——回顾“中国哲学史座谈会”的召开
冯友兰“树立对立面”的意义何在?——试析(树立一个对立面)的批判
马寅初怎样关注中国的人口问题?——审视(新人口论)的批判
杨献珍坚持“合二而一”何罪之有?——试评“合二而一”论的批判
顾准、冯友兰怎样反思辩证法?——有关辩证法的两次批判和反思
附录不可遗忘束星北——读(束星北档案)
后记
……
序言 1954年,当我踏进燕园,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迎新站”上劈面见到一块标语牌:“未来的哲学家,欢迎你!”很受鼓舞。北大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是由于它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环境优美的宽阔校园,但最主要的还在于这里有一大批老一辈学者、知名教授。我和很多同学一样,都极愿在这里认真聆听老一辈学者的教诲,尊重北大的传统,利用优越的学习条件,努力把自己铸造成才,以便为祖国和社会效力。
然而,事与愿违。在我上大学期间和随后的近20年里,我们并没有上过多少有分量的哲学课程,也没有读过多少厚重的哲学原著,整个社会本应是和平建设时期,却处于不断震荡的状态。下乡下厂劳动的时间很多,而且大都是在一系列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的大批判中度过的,老一辈学者多被排斥在教学阵地之外。刚解放时,我在湖南长沙雅礼中学读高中,就经历过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在这两次运动中,知识分子最初触及灵魂,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教育。
文摘 插图:


讨论是从中国哲学史的对象、范围问题开始的。问题首先由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冯友兰先生和当时的青年教师朱伯昆先生提出。按照日丹诺夫“定义”,对哲学史上的人物与思想,必须划分唯物、唯心,并作对应的阶级与政治分析,就是说唯物主义代表革命和进步,唯心主义代表反动和保守。但中国历史上的哲学家,多半包含复杂的成分和历程,或纵横交错,或前后转变,不易一概定性唯物或唯心,且在封建社会,都属地主阶级,不过大与中小之别,难显阶级与政治的分野。就中国哲学史料而盲,多属社会政治、伦理、教育方面,若按西方哲学史惯例.偏重于自然观、认识论.则研究范围太窄,有“削足适履”之虞。若按实际材料侧重于社会历史领域,则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不可能有完整而明确的唯物主义思想,又难以显示唯物与唯心的斗争。翻译家、西方哲学专家王太庆先生说.简单搬用西方范畴.让人感到“异国气息”。中国哲学史专家任继愈先生委婉提出,日丹诺夫“定义”有三处“不够全面”:一是限于唯物、唯心的斗争,偏重自然观、认识论,就会在社会历史观上留下空白,让中国哲学史失去许多有价值的内容;二是忽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而中国哲学史上的辩证法却相当丰富;三是未给唯心主义流派以应有的历史地位,不能反映哲学史的全貌。许多学者认为.揭示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进程和规律,才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宽广之道。
后记 回顾和反思建国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若干“大批判”,从中吸取历史和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是我多年想做的一个研究课题,但这是一个比较艰难的工程。2005年在北大哲学系55级同学纪念入学50周年聚会时,我曾倡议部分同学自愿合作,用二三年时间集体攻关。由于同学中有的工作任务在身,有的因年事已高或健康状况不再操笔写作,有的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因而未能如愿。随后云南人民出版社杨云宝编审来京,商讨“学苑往事文丛”的组稿,我向他提及这一题目,他便有意采纳,并较快地通过出版社的审批。2006年又因我去湖南岳阳等地讲学,参加长沙雅礼中学校庆100)司年活动等原因,写作耽搁了一段时间。实际动笔写作是在2007年N月,因涉及面较广,时间紧迫,一人承担有些困难。幸得同窗好友雷永生、齐儆的合作与支持.由雷永生、吴江撰写了《杨献珍坚持“合二而一”何罪之有?》,齐儆提供了《红学权威俞平伯怎样遇到“小人物”的挑战?》的初稿,这使全书书稿得以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完成。同窗好友方昕、赵修义、李浙生在书的立意和资料上也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关注。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