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诗歌词曲 >

高洪波文集(套装共8册)

2010-07-23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高洪波文集(套装共8册) 去商家看看
高洪波文集(套装共8册) 去商家看看

 高洪波文集(套装共8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
·页码:233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39632520
·条形码:978753963252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8

内容简介 《高洪波文集(套装共8册)》包括:《高洪波文集:诗歌卷》、《高洪波文集:儿童文学卷》、《高洪波文集:文学评论卷》、《高洪波文集:杂文卷》、《高洪波文集:散文随笔(一)》、《高洪波文集:散文随笔(二)》《高洪波文集:散文随笔(三)》和《高洪波文集:儿童诗卷》。高洪波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著名作家,有文坛“多面手”的美称, 其创作横跨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两大领域。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艺术创造力和不断创新的艺术勇气,在儿童文学、散文、随笔、诗歌等多个领域孜孜以求。
这套文集收录了作者2008年以前创作的主要作品,共八卷本五大门类,全面体现了作者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高洪波的儿童文学作品善于以孩子的视角寻找有趣的发现,在轻松、活泼、幽默的氛围中传达他对孩子们深沉的爱;他的散文、随笔充满人生智慧与文化积淀,其艺术格调或灵动鲜活,或优美深沉;他的杂文诙谐中透出厚重,率真而不乏灼见:他的诗歌则体现出作者对诗意人生的执著寻觅,风格清新,格调高古,在诗坛自成一家。
作者简介 高洪波,笔名向川。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散文家。1951年12月出生,内蒙古开鲁县人。中共党员。鲁迅文学院七期、北京大学首届作家班毕业生。1969年应征入伍,转业后曾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现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他先后出版过《大象法官》《鹅鹅鹅》《吃石头的鳄鱼》《喊泉的秘密》《我喜欢你,狐狸》等14部儿童诗集、《波斯猫》《高洪波军旅散文选》《墨趣与砚韵》等30余部散文随笔集、《鸟石的秘密》《遇见不不兔》等11部幼儿童话、《鹅背驮着的童话一一中外儿車文学管窥》等2部评论集以及诗集《心帆》等。曾获国家图书奖两次、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少儿读物奖、庄重文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10余项图书大奖。
编辑推荐 《高洪波文集(套装共8册)》是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高洪波文集:诗歌卷》目录:
第一辑 在茫茫人海
一首诗的诞生
不想写诗
火炬在燃烧
诗的比喻
如果是诗人
黎明,我在草原奔驰
致麦新烈士
初听乡音
故乡的孩子
女儿与故乡
故乡的比喻
荒原与都市
选择
黄河行吟
长春纪行(两首)
泰山屐踪(三首)
腾格里的月亮
钥匙
塔尔寺和我
酥油花
给小喇嘛
韶山感怀(三首)
娄山关
石林导游女
龙门行吟
无题
高原一瞥
黄山览胜(三首)
湘西酒趣
潮汕之旅(三首)
雁荡散咏(六首)
布吉的风(五首)
咏史三题
昭君二题
“黄肠题凑”
金井
岳王墓前
精忠柏
西湖游艇
司马台放歌
古砚与人(四首)
猫眼石
鸡血石
牙签
李白的星空
青田石咏(四首)
金丝楠木歌
写给金水河
枪架
绿色防蚊帽
……
第二辑 诗歌的荣光

《高洪波文集:儿童诗卷》目录:
第一辑 戴墨镜的小鹿
雨中森林
小河里的草帽
小海狸伐木
布谷鸟的心愿
亮晶晶的石片
森林里的小路
找醉
足球明星
骄傲的狗熊
小老虎问路
戴墨镜的小鹿
花猫学游泳
大肚子蜘蛛
比学问
好客的蟒蛇
公鸡的本领
野猪请客
野猪和竹林
高贵的天鹅
自夸的老鼠
……
第二辑 十八英寸的哥哥
第三辑 自负的衣架
第四辑 草叶上的歌

《高洪波文集:散文随笔(一)》目录:
第一辑 偶然的风景
断电之后
小街
钓者
聚散偶得
卡拉OK之夜
喝趣
醉界
西皮流水
寻找鲁园春
闲话京味儿
胡同味儿
柏油马路
断层上的抒情
燕园散记
逛论
网海
身边的警方
送别
共鸣
贮云
小路
……
第二辑 家庭影集
第三辑 作家与收藏
第四辑 体育与性格

《高洪波文集:散文随笔(二)》目录:
第一辑 我是一条洄游的鱼

小黄鸭们
我是一条洄游的鱼
青云谱散记
十渡印象
龙宫神游

鹿皮关记
温泉
崂山蝶趣
莲峰觅古
鬼见愁
三访智化寺
鸟岛行
寻找瑞丽
玛尼石
老宅
神示
龙庆峡
“被祝福得淋漓尽致”
罗汉果与麦饭石
……
第二辑 山情 海韵 诗缘
第三辑 岁月的况味

《高洪波文集散文随笔(三)》目录:
第一辑 文坛忆闻
喜欢丰子恺
一种风景
永不熄灭的“小橘灯”
克家先生二三事
一日三泰斗逢之受祥光
百岁陈伯老
艾青换骨
想念艾青
老将孙毅
又见三老
风雨山河壮文章日月新
童心在他胸间跳动
高大的小老头
说不完的冯牧
一个人和一篇文章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落帽湖
敢扶百尺上高台
歌唱家臧玉琰
老芹的画
爱和美的奉献者
……
第二辑 军旅轶事
附录:高洪波创作年表(1982~2009)
后记
《高洪波文集:儿童文学卷》
《高洪波文集:文学评论卷》
《高洪波文集:杂文卷》
……
文摘 我这里说的是冯牧先生和我本人的一篇评论文章。
写这篇评论文章时是在1982年7月,关于冯牧同志的第一本散文集《滇云揽胜记》(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读后感。我当时是《文艺报》一名最年轻的编辑,冯牧同志是我的主编,我与他之间,是晚辈与长辈、下级与上级、文学青年与资深作家的关系,唯一相同的是我与冯牧同志来自同一支部队,全系“滇军”。正因为如此,我从云南转业回北京时,径直被冯牧同志引入《文艺报》,由“炮兵排长”直接转换为“记者”。我的“炮兵排长”身份曾引起过秦牧先生的兴趣,在一次作家团赴华北油田采访中,老先生不止一次念叨我的身份,大概也觉得我的社会角色转换太过于有趣吧!以后数次见面,他都要这样叫我,可见印象之深。
1982年春,冯牧同志赠了他的散文集《滇云揽胜记》给我,这本书开本不大,是天津百花社出版的那种便携式小二=三十二开本。我一读之后,就不忍放手,一口气读完,感到老首长的这本书实在太好,就试着写了一篇评论文章。文章写得很顺利,五六千字,一挥而就,本想呈冯牧同志看,后来怕给他添麻烦,索性悄悄寄往云南,由张昆华同志转给了个旧的一家双月刊杂志发表。
悄悄地写,悄悄地发,一切都在静悄悄中进行。
忽一日见到当时正走红的某云南籍作家,与之谈起《滇云揽胜记》与冯牧散文,孰料此公竟颇不以为然,道“冯牧会写什么散文”。我很不平,继而愤怒,觉得人一旦为某种宗派情绪笼罩,会失去最起码的公允之心。
我不知道时至今日,那些以为冯牧的散文不足道者会转变看法没有?冯牧同志已然远行,1995年9月20日上午我们送走了他,我从一大早起赶到医院护灵,继而是赴八宝山,最后与建功再次赶赴八宝山,主持了将他老人家的骨灰安放在骨灰堂的简短仪式。望一眼他的遗像,才深切地感觉到,在心灵上与我如此相近的一位长者,真的永久地离开了我。
我的心绞痛病顿时发作,大把吞服“救心丹”,方有所缓解。至此,知道“伤心”一词的具体感受。所以《当代作家评论》林建法兄约稿时我曾一度拒绝,原因正在于此。
我在1982年撰写的那篇评介冯牧同志散文艺术的文章,他老人家生前未曾读过。写此文时,我本人也没介入散文创作,对于散文这一特殊文体,有一种崇敬和疏远,是冯牧同志的这本小书,给予我某种创作的冲动,对云南那块神奇的土地,拥有了表现她的渴望,所以《滇云揽胜记》对于我创作生命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后记 八卷本的文集即将付梓出版,对于写作者而言,注定是件十分重大的事,因为在这八卷本的各不相同的文字里,折射出的是岁月、历史、孤寂的写作,以及每完成一篇作品之后的莫名的惊喜。
每一个字的背后,都站着一个自己。
曾有过诗思如泉意兴湍飞的写作;
曾有过独对枯灯思路阻断的写作;
一个又一个汉字码过之后,不知不觉间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而我自己,一个写作者,也在这“裘”“塔”的形成过程中苍然老去。无情岁月催人老,有情的写作何尝不是如此?!
便想起二十年前手录清人龚自珍的两首小诗:其一为——
手种江山千树花,
今年负杀武陵霞。
梦中自怯才情减,
醒又缠绵感岁华。
后两句曾让我无端感慨,而另一首更贴近此时此刻的心态:
不是无端悲怨深,
直将阅历写成吟。
可能十万珍珠字,
买尽千秋儿女心。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