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政治 >

中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广东试验"

2010-07-14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广东试验" 去商家看看
中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广东试验" 去商家看看

 中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页码:54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01784418/9787501784417
·条形码:978750178441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民意调查与公共决策丛书2

内容简介 政府绩效评价是公共管理的前沿课题。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作为全新的概念范畴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2007年11月13日,《新快报》以红皮书的形式,独家公布了由作者主持完成的“广东省市、县两级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指数年度报告”,被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誉为“破冰之举”,称之为“广东试验”。《中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广东试验”》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专著。
全书分上、中、下篇。上篇为理论基础,阐述我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的核心概念、理论框架、组织模式、评价体系以及地方政府的特征与职能;中篇为实证方法,涉及评价技术体系中的方法论,包括概念模型、研究方法、指标体系、权重系数、评分标准和满意度调查;下篇为“广东试验”,系统展现在广东率先进行的市、县两级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的基本结果及改善政府绩效的对策。作为探索性研究,《中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广东试验”》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成果,亦涵盖了作者博士论文(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内容。
《中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广东试验”》可作为高校公共管理相关专业及政府人士的参考读物。
编辑推荐 《中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广东试验”》分上、中、下篇。上篇为理论基础,阐述我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的核心概念、理论框架、组织模式、评价体系以及地方政府的特征与职能;中篇为实证方法,涉及评价技术体系中的方法论,包括概念模型、研究方法、指标体系、权重系数、评分标准和满意度调查;下篇为“广东试验”,系统展现在广东率先进行的市、县两级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的基本结果及改善政府绩效的对策。《中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广东试验”》可作为高校公共管理相关专业及政府人士的参考读物。
目录
上篇 理论基础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理论体系
第三章 评价体系
第四章 组织模式
第五章 地方政府特征
第六章 地方政府职能

中篇 实证方法
第七章 概念模型
第八章 研究方法
第九章 指标体系
第十章 权重分配
第十一章 评分标准
第十二章 满意度调查

下篇 广东试验
第十三章 研究背景
第十四章 总体结果
第十五章 市级政府评价结果
第十六章 县级政府评价结果
第十七章 满意度调查报告
第十八章 研究结论及讨论
第十九章 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书目
后记
……
序言 2007年11月,由郑方辉博士主持,华南理工大学课题组完成的《2007年广东省市、县两级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指数年度报告》由媒体公布,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在此基础上,上升至理论及方法论的高度,作者以《中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与“广东试验”》为名,即将出版著作。应该说,这是富有成效的工作。
政府绩效,在西方被称之为“公共生产力”“政府业绩”等,简单来说,就是政府的成绩和效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公共运动的旗帜下,为抑制政府膨胀和财政赤字,基于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的理念,西方国家全面推行政府绩效评估,并将此种制度上升至法律层面。21世纪初,面对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和国际竞争环境,我国开始导入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并在局部地区进行探索性实践,收到初步的效果。但总体来看,受制于各方面的制约因素,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仍处于导入初期,与西方国家相比落后甚远。
以广东省市、县两级政府为例进行整体绩效年度评价在国内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具有探索意义,研究的几个特点引人注目。
一是贯穿公众满意度导向,体现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终极目标。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政体迥然不同,西方国家的选举市场很大程度将公共政策评价置于选票的平台和导向上;在我国,将公共满意度指标导入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
二是全新的指标体系和评分理念。
文摘 1.体制内评价组织模式
体制内评价是指政府内部组织开展的自我评价活动,具体形式有: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评价,政府部门的自我评价,人事部门的评价,审计部门的评价,统计部门的评价和检察部门的评价等。上级政府通过对下级政府的监督和评价来保证自身制定的政策或计划得到有效的执行。下级政府负责落实和执行上级政府的政策和任务,因此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来检验上级政府的决策是否适当,并向上级政府提出批评和建议。人事部门通过对具体工作人员或组织机构的监督、考察等实现对其他部门的评价。审计部门的评价和统计部门的评价是由于其掌握着其他部门的资金流动、投入和输出等信息资料,从而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实现对其他部门业绩的评价。检察部门对其他部门拥有监督权,可以通过对其他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情况的监督,以及公民或其他组织的检举等途径来收集信息,并对相关组织作出评价。
体制内组织评价是世界各国政府绩效评价实践中最为常用的形式。比如,英国的“雷纳评审”、美国的“政府再造”,我国烟台市的“社会服务承诺制”、河北省的干部实绩考核制度、青岛市全面实施“目标绩效管理”、福建省开展的“效能建设”等,都属于这种类型。体制内评价有助于在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中引入和深化绩效管理理念,树立成本与效率观念;有助于政府机关的团队建设,培养协同合作意识;有助于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政府组织的适应力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有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科学的职能定位。同时,评价组织者对评价对象了解深刻,对相关信息的掌握充分、准确,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判断;体制内评价活动便于组织,评价资料、评价数据容易获取且多属于第一手资料,可以节省时间、物力、人力和财力,提高评价效率。但是,体制内评价往往带有一定的“政府主导”色彩,由于受到自我欣赏、自我认同等心理因素和利益驱动的影响,评价结果有时会与公众、企业的感受存在一定差距。体制内组织评价出现的这些偏差很难通过自身的完善来克服,因此需要通过外部评价来弥补。
后记 2007年11月13日,《新快报》以“红皮书”的形式,独家公布了由笔者主持完成的"2007年广东省市、县两级政府整体绩效评价指数研究报告”。本书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著作,旨在较为系统地阐述由独立第三方评价我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理论基础、方法路径和实证案例。同时,本书还兼负两个“重要任务”:一是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的课题成果;二是作为笔者在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博士论文出版成果,前者以“基于满意度导向的我国县级政府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为题,强调实证过程和结果,后者以“第三方评价我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的概念模型及实证检验”为题,更多体现方法论探讨,加上出版社提出的要“有一定读者面和系统性”要求,实际操作起来深感力不从心。
政府绩效评价在国内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整体绩效评价更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在评价意义和评价主体逐渐达成社会共识之后,评价的技术体系即成为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过去两年来,我们试图以现实条件为立足点,_基于第三方立场,贯穿公众满意度导向,构建具有科学依据和广泛适应性的我国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价的技术体系。实证研究及检验结果表明,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即是我们探索这一过程的心得和体会,虽强调方法论,但亦反映我们对国内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理念和思路。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