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画语言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页码:40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BN:7214043785 ·条形码:9787214043788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国诗画语言研究 |
|
|
|
中国诗画语言研究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页码:403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
·ISBN:7214043785
·条形码:978721404378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是程抱一先生的《中国诗语言研究》(1977)和《虚与实:中国画语言研究》(1991)两书的合集。《中国诗语言研究》,以唐诗为研究主体,从中国表意文字的特点出发,以构成诗歌语言基础的宇宙论中的虚实、阴阳和人地天关系为依据,分别从词句、格律、意象三个层面,展现这一符号系统在对文字的探索中如何进行自我构成。在词句层,着重探讨虚词与实词之间的微妙游戏;在格律层,揭示乎仄和对仗等所体现的阴阳辨证关系;在上述两层次所导向的更高和更深的象征层,则显示诗人们如何借助“比”、“兴”手法组织意象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主体与客体的交融,并充分发掘人地天三元关系。其法译“唐诗选”部分,采用独创的字对字翻译和意译,为读者提供了多途的审美享受。
在《虚与实:中国画语言研究》中,作者认为,绘画行为与宇宙的生成化育是相关相通的,而中国绘画的目标,在于创造一个完整的小宇宙。这要通过重建激荡宇宙的元气来实现,因此画家寻求捕捉构成所有事物并使它们彼此连接与沟通的内在原则(理)。但这些有力的笔画只能在虚的底色上体现,虚同时是起源的至高状态、万物所归的神妙所在和万物运转不可或缺的中心成分,因此有必要在画作上、绘画元素之间和在笔画本身中实现虚。为此作者围绕“虚”这一中国宇宙论的重要概念梳理出五个层次:笔墨、阴阳、山水、人天以及最高层的第五维度——它代表着绘画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意境和神韵。以上诸层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冲虚之气则从一个中心出发,遵循着一种螺旋形的运动,流布于一个又一个层次。
作者简介 程抱一,名纪贤,法文名Francois Cheng。汉法双语作家。1929年生于山东济南。1948年赴巴黎,随后定居法国。1975年前主要用中文写作,译介法国诗歌,发表中文诗集《三歌集》等。1975年后始用法文撰写诗画理论著作,出版本书所收的两种。80年代后始用法文创作,出版小说《天一言》(Le dit de Tianyi,Albin Michel,1998,获当年费米娜文学奖)、《此情可待》(L"eternite n'est pas de trop,Albin MicheL 2001);随笔集《对话:法语之恋》(Le dialogue:Une passion pour la langue francaise,Desclee de Brouwer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诗集《爱之路》(Le long d'un amour,Arfuyen,2003)等。2001年以其全部作品荣获法兰西学院颁发的法语文学大奖。2002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成为该院有史以来第一位亚裔人。就此,法国总统希拉克指出:“作为哲学家、诗人、法国几位大诗人的译者、书法名家,程抱一是我们时代的一位智者。他的入选出色地显扬了这场为了文化的多样化和对话而进行的斗争,而这正是法国的斗争。”
编辑推荐 《中国诗画语言研究》为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之一。
目录 中文版序
中国诗语言研究
致谢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虚实:词汇与句法成分
第二章 阴阳:形式与格律
第三章 人地天:意象
第二部分 唐诗选
引言
绝句
律诗
古体诗
词
诗人生平简介
参考书目
虚与实:中国画语言研究
致谢
作者案语
绪论
第一部分 从虚的概念看中国绘画艺术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哲学中的虚
第二章 中国绘画中的虚
第二部分 从石涛的作品看中国绘画艺术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参考书目
插图目录
译后记
……
序言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
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文摘 如果对仗的特点在于其空间本性,那么那些遵循普通句法的不对仗的诗句,则服从于时间规律。传统上,律诗的结构显示为下列情形:不对仗的第1、4联,确保线性发展并处理时间的主题;它们在诗的两端形成不连续的表意符号。在这线性的内75部,第2、3联引入了空间秩序。如果“线性”在两个时段中出现,由两联所再现的“空间性”,也包含了两个阶段。诗人为了打破“事物的通常进程”,而引入这一新的维度,通过肯定(第2联)这样一种秩序,在其中,相反或者互补的现象两两相对并形成一个自足的整体。不过,这一秩序并不是静态的:在同样是由对仗的诗句构成的第3联中,这一秩序再次得到确认,但却承受了一种变化;仿佛,继这新秩序建立之后,事物之间产生了另一种关系,诗人想要深入开发这一关系,以便捕捉其生机勃勃的规律。在对仗的两联之间发生的这一内在转化,不只表现在内容的层面,也表现在句法的层面。实际上,按规定,这两联应该由两类句法不同的句子构成,再者,这一差别应该建立在派生的基础上,也即,从句法上说,第3联由第2联派生而出。
但是,转化的思想本身,使人预感到演变了的、敞开的时间即将来临的凯旋。因为,在对仗的两联之后来临的是最后一联,而它必须是不对仗的;它重新在叙述中引入线性叙事。开启诗的时间秩序,在诗结尾处,重获自己的“权利”。仿佛诗人在意识到他对语言的影响力的同时,对他所虚构的那个真实可信的世界的恒久性产生了怀疑。因此,对一种符号秩序的肯定(通过对仗的诗句)包含了对它自身的否定。
后记 也许我们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是需要借助不同形态的美来互相参照和激发的。而对一种美的参透愈深,对另一种美的热爱愈烈。正是为了深入体验中国传统艺术之美,在学习了多年法国文学之后,我接受刘东教授的邀请,翻译程抱一先生的两部著作《中国诗语言研究》和《虚与实:中国画语言研究》。在翻译过程中,我体验着一位深入法国文化的华裔学者对中国文化的无限深情。也体验着一个人的语言与他所达到的艺术与精神境界之间的映照关系。仿佛是境界呼唤与之相应的语言。因此虽然深受书中内容和言辞表达的感染,我仍不免感到,自己的理解和语言追踪不上作者所达到的高超的艺术和精神境界;因为那是修养、阅历以及才学共同作用的结晶。而从程先生对其“中文版序”的反复增删修改,以及对译作的少量修改和几处点睛般的补充,我则领受了对作品精益求精、对后辈学人宽容提携的为学为人态度……
翻译这两部著作,对我而言,是努力进入,也是复苏记忆。小学里曾在老师引导下批判“没落的孔孟之道”和“宣传招安的《水浒传》”,无形中在无知的我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间设下了一道人工屏障,致使我无以领略她的美;中学时代开始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狂热阅读,并在以后的岁月里未曾间断地学习和研究法国文学,直至透过自己较为熟悉的波德莱尔、马拉美、普鲁斯特等人的作品,终于领悟到中国古代文化之美并受到强烈感染,这在我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