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页码:20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753604819X ·条形码:978753604819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周伦佑诗选 |
|
|
|
周伦佑诗选 |
|
基本信息·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页码:20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ISBN:753604819X
·条形码:978753604819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丛书名:忍冬花诗丛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的先锋诗人,先是指“新诗潮”(朦胧诗派)诗人们,后来是指“后新诗潮”诗人们。因为“先锋”是位置,是荣誉和桂冠,是对艺术开拓者的褒扬。“后新诗潮”诗人是指周伦佑及其所领导的“非非主义”与“当代大学生诗”、“莽汉诗”及“他们”诗群等,这批诗人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构筑了与北岛、舒婷等的“朦胧诗”相异的诗艺之路。
自然,所有这些都必须被赋予诗的形式,缺乏个性化的形式,不足以称第一流的诗歌。而且,形式从分行、修辞、节奏和韵律,一直到风格的确立,都有一种近于暧昧的元素,气息或氛围缠绕、弥漫、浸淫其间。大约这就是生命和生命感觉的外化。诗歌是一种生命现象,而生命是神秘的。倘若诗行与诗行之间特别的平直畅达,犹如北京王府井大街的人行道,那么,它有可能是合格的宣传品,但决非一流的诗歌。
作者简介 周伦佑,1952年出生。籍贯重庆荣昌。20世纪7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1986年为首创立非非主义,主编《非非》、《非非评论》两刊。自1994年起,参与策划并主编“当代潮流·后现代主义经典丛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两辑共10种)。作品入选《中国百年文学经典》、《自由诗篇》等重要选本。出版有:《反价值时代》、《变构诗学》、《艺术人本论》(与周伦佐合著)、《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燃烧的荆棘》等多部文学及学术专著。此外,还编选数种文集。
媒体推荐 书评
我们看到所谓的新的理想主义创作,其间浪漫激情的重现,因现实苦难的嵌入而变得辉煌。它因富有现世的投入精神,而使那些理想增添了沉重感。
——谢冕
他和朦胧诗人属同一代人,但理论准备却比许多人坚卓扎实。如果说早期北岛们的集团愿望更多是建立在普通、朴素的人道主义立场,周伦佑却更敏感于全球一体化的后现代的文化迁徙大势。这位偏隅于西昌小城的知识分子,竞日苦读、思考、写作和摘录。对从西欧到美洲大陆的许多文化/艺术关键点性人物,周伦佑均能有所理会并强行整合到自己的意识中。他是炫耀的、雄辩的、构筑体系毫不手软有时却又表现出对科学主义的敬畏。
——陈超
他像一个永远解不开公式,却又能不断制造概念公式的神秘的配方者。
——钟鸣
确实,反价值、反理想主义的周伦佑突然间写出一批深具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他“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成为九十年代初中国诗坛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他在伤口上进行的水晶练习具有持久的魅力。
——刘翔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的先锋诗人,先是指“新诗潮”(朦胧诗派)诗人们,后来是指“后新诗潮”诗人们。因为“先锋”是位置,是荣誉和桂冠,是对艺术开拓者的褒扬。“后新诗潮”诗人是指周伦佑及其所领导的“非非主义”与“当代大学生诗”、“莽汉诗”及“他们”诗群等,这批诗人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构筑了与北岛、舒婷等的“朦胧诗”相异的诗艺之路。
目录 卷一 刀锋上的大鸟
想象大鸟
画家的高蹈之鹤与矮种马
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
看一支蜡烛点燃
果核的含义
……
文摘 书摘
A白色写作与闲适
1
中国现代诗刚刚经历了一个白色写作时期。铺天盖地的弱智者以前所未有的广泛,写下许多过目即忘的文字:缺乏血性的苍白,创造力丧失的平庸,故作优雅的表面文章。从存在的中心向四处溃散,没有中心地溃散。飘忽无根的词语相互拥挤着,作清谈状、作隐士状、作嬉皮状、作痞子状……一味地琐碎,一味地平淡,一味地闲情。有意避开大师及其作品,对力度与深刻的惧怕或不敢问津。以白萝卜冒充象牙,借以逃避真实和虚构的险境。在轻音乐的弱奏中,一代人委蛇的分行排列,用有限的词语互相模仿,自我模仿,集体模仿,反复模仿,一个劲地贫乏与重复,使琐屑与平庸成为一个时期新诗写作的普谝特征。
2
这只是表面的印象,在嘈杂的丝竹中我们发现其主导的音调是“闲适”——一种以逃避作为原因的恬静,不怨不怒的“中庸”与“雅正”,符合儒家诗教的全部要求:思无邪,温柔敦厚。世代相袭的文化传统,从血液里钝化了诗人的感觉,道家的“清静无为”,又使仅有的一点浓度变得更淡。或者旭日临窗的悠闲心情,或者东篱南山的闲逸之境,以最小的作为参照(与参照者的自我本质相对应),用竹子扫一些月光,对着桌面上的灰尘出神,把墙壁上的一点墨迹缩小或放大,如此等等。真心诚意的渺小。在清浅的自娱中写些无关痛痒的文字——一种旁观的、古今皆宜的闲情诗歌。
如此巨大的倾斜反差出一个确定不移的事实:在一个充满暴力与对抗的时代中,一群诗人弱力人格的真实表现,以逃避作为宗旨的白色声音,近乎女儿态的温柔。这便是白色写作给我的第一个印象。
3
当然,这并不代表当代诗歌的全部。
在普遍的贫乏无力中,少数强健意志的诗人仍以充沛的生命拓垦着艺术,使当代诗歌保有鲜明的例外;还有一批青年诗评家在白色写作泛滥时理论上拨乱反正的声音,或者坚持绝不妥协的批评立场,或者力图从理论上把白色写作引导入更严肃的方向,都同时做出了极具贡献的努力。虽然如此,普遍的赢弱仍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一代人的飘忽除内在人格的赢弱外,更主要还是精神上自我弱化的结果。作为东方审美意识的精神传人,本能地倾向于逍遥与闲情,面对世界的暴力结构,故作田园的兰花或菊花,一种优美的逃遁。由此产生出逃避的艺术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4
“闲适”是一种典型的中国情调,它首先让我想到古代文人一边品着香茗,一边赏玩风月的优雅情景,当然,基础是丰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