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页码:12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9787802315884 ·条形码:978780231588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医师资格考试: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2010年最新修订版) |
|
|
|
医师资格考试: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2010年最新修订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页码:124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9787802315884
·条形码:978780231588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医师资格考试: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2010年最新修订版)》内容简介: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含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分综合笔试和实践技能考试两部分。综合笔试部分采取标准化考试方式并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承担国家一级的具体考试工作。实践技能考试由省级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组织实施。
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含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及习题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组织相关专家编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唯一推荐的考试用书。本次编写我们大量听取广大考生的意见和建议,总结以前各版本的成功经验,避免了既往的不足。
一、专家组成员都是长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教授或主任医师,他们在学术上有较高造诣,同时他们掌握医师资格考试规律,即“会考试”,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把握考试的重点,知道“考什么”,二是“会出题”,即所出习题较为规范。因此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含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及习题集能较好地贴近考试大纲,将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完整地体现出来。
二、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含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完全按照考试大纲的单元、细目编写。习题集按单元列出,每单元后附参考答案。习题集完全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规定的题型编写,基本覆盖了考试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
编辑推荐 《医师资格考试: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2010年最新修订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惟一推荐用书。
目录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第二单元 精气学说
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
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
第五单元 五脏
第六单元 六腑
第七单元 奇恒之腑
第八单元 精、气、血、津液、神
第九单元 经络
第十单元 病因
第十一单元 发病
第十二单元 病机
第十三单元 防治原则
中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 绪论
第二单元 问诊
第三单元 望诊
第四单元 望舌
第五单元 闻诊
第六单元 脉诊
第七单元 按诊
第八单元 八纲
第九单元 病性辨证
第十单元 脏腑辨证
第十一单元 六经辨证
第十二单元 卫气营血辨证
第十三单元 三焦辨证
中药学
第一单元 药性理论
第二单元 中药的配伍
第三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
第四单元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五单元 解表药
第六单元 清热药
第七单元 泻下药
第八单元 祛风湿药
第九单元 化湿药
第十单元 利水渗湿药
第十一单元 温里药
第十二单元 理气药
第十三单元 消食药
第十四单元 驱虫药
第十五单元 止血药
第十六单元 活血祛瘀药
第十七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八单元 安神药
第十九单元 平肝息风药
第二十单元 开窍药
第二十一单元 补虚药
第二十二单元 收涩药
第二十三单元 攻毒杀虫止痒药
第二十四单元 拔毒化腐生肌药
方剂学
第一单元 总论
第二单元 解表剂
第三单元 泻下剂
第四单元 和解剂
第五单元 清热剂
第六单元 祛暑剂
第七单元 温里剂
第八单元 补益剂
第九单元 固涩剂
第十单元 安神剂
第十一单元 井窍剂
第十二单元 理气剂
第十三单元 理血剂
第十四单元 治风剂
第十五单元 治燥剂
第十六单元 祛湿剂
第十七单元 祛痰剂
第十八单元 消食剂
第十九单元 驱虫剂
第二十单元 涌吐剂
针灸学
第一单元 绪言
第二单元 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三单元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四单元 腧穴的分类
第五单元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第六单元 特定穴
第七单元 腧穴的定位方法
第八单元 手太阴肺经、穴
第九单元 手阳明大肠经、穴
第十单元 足阳明胃经、穴
第十一单元 足太阴脾经、穴
第十二单元 手少阴心经、穴
第十三单元 手太阳小肠经、穴
第十四单元 足太阳膀胱经、穴
第十五单元 足少阴肾经、穴
第十六单元 手厥阴心包经、穴
第十七单元 手少阳三焦经、穴
第十八单元 足少阳胆经、穴
第十九单元 足厥阴肝经、穴
第二十单元 督脉、穴
第二十一单元 任脉、穴
第二十二单元 常用奇穴
第二十三单元 毫针刺法
第二十四单元 常用灸法
第二十五单元 拔罐法
第二十六单元 其他针法
第二十七单元 头针、耳针
第二十八单元 治疗总论
第二十九单元 头面躯体痛证
第三十单元 内科病证
第三十一单元 妇儿科病证
第三十二单元 皮外骨伤科病证
第三十三单元 五官科病证
第三十四单元 急症
中医内科学
第一单元 感冒
第二单元 咳嗽
第三单元 哮病
第四单元 喘证
第五单元 肺痈
第六单元 肺痨
第七单元 肺胀
……
中医外科学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诊断学基础
传染病学
内科学
医学伦理学
卫生法规
……
文摘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
精的代谢过程,包括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三个阶段。
人体之精由禀受于父平的先天之精与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相融合而生成。先天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人体之精,是以先天之精为本,并得到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而生成,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辅助。人体之精分藏于脏腑,但主要藏于肾中。肾的藏精功能主要依赖肾气的封藏作用。
精的施泄有丽种形式: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之中,需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机能。二是化为生殖之精,并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精的功能除具有繁衍生命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
(1)繁衍生命:指人体生殖之精,具有繁衍生命的作用。由于具有遗传功能的先天之精主要藏之于肾,并受脏腑之精以资助,故生殖之精实由肾精所化生。
(2)濡养作用:精能滋润濡养人体的脏腑形体和官窍。先后天之精充盛,则脏腑之精充盈,全身脏腑组织官窍得以充养,则各种生理机能得以正常发挥。
(3)化血作用:精可以转化为血,是血液生成来源之一。如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因而肾精充盈,则肝有所养,血有所充。故精足则血旺,精亏则血虚。
(4)化气作用:精可以化生为气。先天之精可化生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可化生谷气,再加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可生成宗气,综合而成一身之气,以推动和调控人体的新陈代谢,维系整体的生命活动。
(5)化神作用:精能化神,精是神志化生的物质基础。积精才能全神,这是生命存在和正常活动的根本保证。
四、人体之精的分类
人体之精:按其生成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源于父母生殖之精。后天之精源于饮食水谷,由脾胃等脏腑吸取饮食精华而产生。
脏腑之精:指精分藏于脏腑之中的部分。脏腑之精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又受后天水谷之精以滋养灌注,并成为脏腑之精的主要成分。脏腑之精不仅能滋润濡养各脏腑本身,且能化生脏腑之气,以推动和调控脏腑的生理活动。
细目二: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生命活动即会终止。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人体之气,由精所化生,并与肺吸人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一身之气的生成,是脾、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