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教辅 >

西方文论史教程

2010-04-11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2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301150415/9787301150412 ·条形码:9787301150412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西方文论史教程 去商家看看
西方文论史教程 去商家看看

 西方文论史教程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32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301150415/9787301150412
·条形码:978730115041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博雅大学堂·中国语言文学

内容简介 《西方文论史教程》把西方文论“知识型”的演变概括为五次“转向”,即人学转向、神学转向、认识论转向、语言论转向、文化论转向,认为这五次“转向”支配着文论“范式”即具体的文论流派或思潮的转换,是理解西方文论及其演变的宏大的知识背景与方法论基础。教材以五次“转向”为突破口,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各种尝试,力图使大学生在有限课时中尽可能看清与我国文论紧密缠绕的西方文论史的究竟。
编辑推荐 《西方文论史教程》讲述了:西方文论知识型的演变大致可概括为五次转向,即人学转向、神学转向、认识论转向、语言论转向、文化论转向,这五次转向支配着文论范式即具体的文论流派或思潮的转换,是理解西方文论及其演变的宏大的知识背景与方法论基础。
目录
前言王一川
导论:中西相遇中的西方文论
第一编 古代文论
本编概述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论
一、历史发展
二、理论与方法
三、主要特色及评价
四、本章小结
五、研究建议
六、深度阅读
第二章 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文论
一、历史发展
二、理论与方法
三、主要特色及评价
四、本章小结
五、研究建议
六、深度阅读

第二编 认识论转向与早期现代文论
本编概述
第三章 十七至十八世纪文论
一、历史发展
二、理论与方法
三、主要特色及评价
四、本章小结
五、研究建议
六、深度阅读
第四章 德国古典美学时期文论
一、历史发展
二、理论与方法
三、主要特色及评价
四、本章小结
五、研究建议
六、深度阅读
第五章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论
一、历史发展
二、理论与方法
三、主要特色及评价
四、本章小结
五、研究建议
六、深度阅读

第三编 语言论转向与盛期现代文论
本编概述
第六章 俄国形式主义与巴赫金
一、历史发展
二、理论与方法
三、经典个案分析
四、主要特色及评价
五、本章小结
六、研究建议
七、深度阅读
第七章 英美新批评
一、历史发展
二、理论与方法
三、经典个案分析
四、主要特色及评价
五、本章小结
六、研究建议
七、深度阅读
第八章 心理分析文论
一、历史发展
二、理论与方法
三、经典个案分析
四、主要特色及评价
五、本章小结
六、研究建议
七、深度阅读
第九章 结构主义文论
一、历史发展
二、理论与方法
三、经典个案分析
四、主要特色及评价
五、本章小结
六、研究建议
七、深度阅读
第十章 解构主义文论
一、历史发展
二、理论与方法
三、经典个案分析
四、主要特色及评价
五、本章小结
六、研究建议
七、深度阅读
第十一章 阐释一接受文论

第四编 语言论转向与晚期现代文论
本编概述
第十二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第十三章 新历史主义文论
第十四章 后殖民主义文论
第十五章 女性主义文论
第十六章 后现代主义文论
第十七章 “文化研究”文论
后记
……
序言 本书同一般的西方文论史研究著作有所不同,是针对高校西方文论史课程教学需要而编写的教材。作为引导大学生进入西方文论史领域去自主探险的入门著述,这部教材就不能仅仅满足于研究性地论述西方文论史乃至醉心于构建西方文论史的学术大厦,而是要引领大学生去自主研习西方文论史。这就要求我们尽力从指导学生研习的角度去作由浅入深的、理论阐述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讲解。假定存在着同样内容的西方文论史写作,面向专家学者的研究意图的同面向高校课堂教学的,显然会有所区别,既在程度及方式上,更在目的上。在程度上,教材不能一味注重学术探究的前沿和艰深,而要求适应初学者的浅显易懂和由浅入深的入门需求;在方式上,教材不宜径直沉浸在理论推导的逻辑严密中,而需要把文学理论阐述与文学作品实例描述紧密结合起来,以便让学生调动人生激情和艺术体验去加深体认;在目的上,教材不能满足于只提供详尽的学术考辨、学术观点争鸣及治学经验交流,而应当注重教师在与学生的“从游”中实现知识的传承,尤其是要为与大学生一道分享学术探究的兴趣及创造的愉快提供空间。因此,作为教材,这部西方文论史教程首要的是要向选修本课的大学生介绍西方文论史基础知识并初步分享探究体验和愉快。这样,了解这门课程在整个教学系统及课程系统中的位置及角色就是重要的了。
文摘 第一编 古代文论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文论
古希腊罗马文论
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明的摇篮。这一时期萌发的文艺思想种子在后世继续生长、发育、成熟。可以说,理解古希腊罗马文论是通盘理解西方文论史的一把钥匙。
一历史发展
古希腊文论大体发源于公元前6世纪,极盛于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这也是西方文论发展史上最富于原创力的时代。柏拉图著作甚丰,有近三十篇对话流传至今,其中《伊安》、《理想国》、《法律》、《斐德若》、《会饮》等篇直接与文艺理论相关。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论著作是《诗学》、《修辞学》,尤以《诗学》在后世影响最大。现代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声称欧洲思想传统“是由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所构成的”。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先后阐释的“模仿说”也确实成为后来西方文学观念的纲领性学说。
随着西方早期文化之都雅典从公元前4世纪起逐渐走向衰落,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就从希腊转移到罗马。关于罗马帝国与希腊文化的关系,罗素发表过精当的见解:“当罗马人最初与希腊人相接触的时候,他们就察觉到自己是比较野蛮的、粗鲁的。希腊人在许多方面要无比地优越于他们:……年青的罗马人对希腊人怀着一种赞慕的心情。他们学习希腊语,他们模仿希腊的建筑,他们雇用希腊的雕刻家。
后记 本书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西方文论史教程”结项成果。值此教材出版、项目完成之际,我想首先向支持这项工作的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和北京市教委高教处致以衷心的感谢。
这部书可以说是我和一群年轻学人的真诚合作与友谊的见证。如今西方文论史教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颇为可观,按理我们无需另起炉灶。但我们在不同高校的共同的西方文论教学中发现,随着西方文论研究的深入和教材出版业的发达,一方面,西方文论史教材编撰愈加丰富和完备,内容越来越厚重;但另一方面,不幸的是,西方文论课程本身及其课时量却在愈益激烈乃至残酷的课程竞争中被不断砍伐或削减,有的从必修课变成限选课甚至选修课;有的则从96学时锐减到48学时甚至32学时。这就使得西方文论史课程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困窘:当教材愈加繁多且丰厚时,教师却普遍感觉教材难用,学生也多感觉它难学,从而师生共同承受着“丰富的痛苦”的煎熬。同时,我在为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择参考书时发现,目前竟然很难找到贯通古今而又容量及难度均适中的西方文论史教材。这一事实让我颇感意外,但细想也别无他法,除非自己动手。这样,事情一下子竞变得迫切起来。经再三考虑和商量,我们决心携手合作,在借鉴已有教材及教学成果基础上,编撰一部新的在容量上适应当前西方文论史课程调整实际、在时间跨度上略古详今、在教学程度上浅显易懂的西方文论史教材。这正是本书的由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