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诗歌词曲 >

《田氏一家言》诗评注(土家族研究丛书)

2010-04-07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页码:445 页 ·出版日期:1999年10月 ·ISBN:9787810563345 ·条形码:9787810563345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田氏一家言》诗评注(土家族研究丛书) 去商家看看
《田氏一家言》诗评注(土家族研究丛书) 去商家看看

 《田氏一家言》诗评注(土家族研究丛书)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页码:445 页
·出版日期:1999年10月
·ISBN:9787810563345
·条形码:978781056334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呈献于读者面前的这套《土家族研究丛书》,是我国第一部对土家族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的大型丛书。今天,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慧眼独具,将它列入重点学术项目、重点选题计划付梓出版,这对于土家族研究乃至我国的民族研究,都是一件瞩目于世,值得庆贺的盛举。
目录
前言
容美土司田氏诗人群与《田氏一家言》
田九龄
秋色(二首)
闺情(二首)
山居
闷坐小窗内具酒馔有作
中秋
秋风
闺怨(二首)
云梦师寄游太和近作兼附弇州公诸刻
改岁感忆兆孺师却寄
归五峰庄作
刘生
夏日怀友
闻宋山人应元游南岳
寄魏解元懋权
寄李别驾彦孚
春涂怀内
秋兴
秋思
古意
古思边
从军(二首)
凉州曲
出塞曲
采莲曲
长安侠少年
莫愁乐
客中闻乐
杨柳枝
四时宫词(四首)
采石怀李白(七首)
西宁曲一为艾和甫赋(五首)
吊明妃
昭君辞
长门怨
姑苏台
还宫怨
青楼曲
青楼怨
平阳妓(二首)
竹枝词
春宫曲
秋宫曲
金陵(二首)
洞庭湖(二首)
上元夜望月
武当谒帝
武当道上示儿宗鼎
寄洪明瑞
寄沈比部
寄苟元君
紫芝亭
坐紫芝亭偶接台州冯仁卿书
登五峰
茶墅
醉后夜晦即事
庚寅元日立春
山楼秋思满怀别小阮兼订游约
怀楚中诸社游赴公车
悠然独坐寄兴高远复得故人好音
春邸中吴越游
早朝效唐人体
王弇州先生自郧镇游太和山云梦师行且往谒憾不能从
闻弇州公陟南司马志喜
云梦师游自衡岳寄以诸稿奉酬一律
八日寄寿云梦师
华容哭云梦师
寄呈奉常墙东居士王次公
赋得长啸轩送习孺赴公车
登五峰怀鹏初兄
喜鹏初丈高发
答鹏初吉士赋得谒帝庐见寄承明庐见寄
国华侄卜居澧上赋寄
寄题国华侄离骚草堂
明月寺赠太空禅师
再过松滋望明月寺怀太空禅师
晚投净慈寺
华容宿西禅寺
荆州游章台寺
将发荆南谒桂亭王孙偶值风雨
晚过孔道谈元
寄胡山人伯良客京中
登澧城遇仙楼
送鲁人归武陵
雪中喜张武昌殷夷陵先后书至
武陵龙君赞人对
寄答武陵龙思所伯仲
赠大将军仁宇
李大将军还自蜀中奉寄
钱塘张公客中大雪走笔慰乡国之感
赠张录事
送新任安吴山人君翰之铜仁
伍荆州迁南仪部
归忆桂亭宗侯却寄
陈明府元勋召自崇阳却寄
送陈长阳调武昌之崇阳
春日同宾从燕兄幕府得竟传寄
赠三尹毛仲选
奉蒋公边储九永
蜀葵花
种莲
水仙
闻云梦师游华岳恨莫能从

玉簪
海棠
牡丹
红梅
田宗文
过三闾祠有感
赤霞洞
下澧浦与从弟玉弦维舟有感
已丑岁下湘江谒云梦师
至澧浦别从兄国承
送龙君超上春馆
中酒朝眠忽报梅花初放徘徊起视适冯老师踏雪至
寄江夏彭东泽
得伍仪部书知仪部与龚孝廉邂逅有寄
慧真禅师来憩石人峰倚杖访之因赠一律
早秋寄龙博士云舆
过华容奉呈周明府
泊舟石门呈张明府
宿伸公房别伸公
仁翁郭先生设祖一粟园留别一律兼订访梅之约
山谷亭
宾鹤楼
病起思亲感作
饮孙公习孺长啸亭感
哭云梦师二首
莲池宴集伐寄武昌所欢
索居澧浦投陈裁甫广文
习孺先生六上春馆矣兹复将挟箧宗文为先生门人知先生
所就因作律一章壮先生行色
病中送刘功甫之南岳
送林扶京之江西便归
送似默丈还岳阳因呈太素公先辈
病起过隆兴寺访毛茂才
送罗泰阶上舍赴试留都
澧上送伍景光还南昌王子枢还长沙
将泛舟归别毛茂才
重登太岳绝顶
登遇仙楼寄玄璞子
人观国山赠女道士贞一
送张叔成人对
姜元浑人对
过掇刀祠见姚鉶兄弟壁间诗感作
似默李丈过访言愁酒酣赋赠
武昌张郡丞奉使过澧奉呈
春日与六季父饮东墅酒家(二首)
山庄小筑谢客有怀武陵龙君善君赞陈智夫诸君(三首)
山房秋兴(二首)
有感
江亭与武昌张郡丞饮别
寄碧霞元君
携家澧浦诸昆季饯送志别
早秋有怀姜元浑
寄方道与
答武陵龙君超
艾和甫谪西宁有赠
走笔送陈明府
山房夜坐感季父近筑有遁意
林扶京来自襄洛过楚骚馆有赠
寄呈周太霞先生
嵾山会余斗山使君
六季父苦雨不至作此促之
张公叔见佐郡武昌投赠
秋夜闻笛怀似默李丈
奉呈殷夷陵海岱公
宿荆藩载阳王孙桂丛深处题壁
归澧后忆在华容习孺叔成孝廉鹏初太史道伸和尚醉游有述
客有邀饮者有感赋此
澧上思亲感作
登遇仙楼
登山以雨留山院
感述
丙戌春日试笔柬六季父
奉和孙鹏初太史
寄郭美命太史
奉呈王郡侯
吴君翰自燕抵汴晤孔炎子厚远离罗施谭元戎宗启兹来山中
访季父与文感而赠之工拙不论
九日与虞子墨对酌楚骚馆有赠
从季父饮中得龙君超君善书因有卜居桃川之约
陈广文裁甫不赴汉中归武陵有赠
华容周明府人觐
奉送殷夷陵开美人觐
送吴君翰之铜仁谒谭总戎宗启
投赠陈长阳
短歌行约玄璞子炼药君山
田玄
甲申除夕感怀诗(十首)有序
秋兴
送文铁庵先生往施州
百舌鸟误为弋者中伤哀鸣酸楚为此惜之并诘
又代弋者答
寄怀文铁庵先生(附文铁庵答诗)
送伍趾薜往添平
竹下芙蓉
龙蜕
别意赋送白珩侄还公安
春游作歌招欧阳子
军官行
田圭
山居(二首)
初闻子规(三首)
冬日睡熟惊闻索债使至疾起漫赋
瓶梅
花朝即事
暮春山斋苦雨(三首)
赠王孙鼎梅
齿落诗和友人
三月三日谐诸子饮于双溪桥下因效曲水流觞之事
步倪文正咏松雪韵
和伯珩侄咏莳瓜得肉字
巴东行呈文铁庵相国
阴雨不辍中秋前一夕友人见馈酒食酌而赋此
将别之夕展转不寐起而索笔更成十韵
元夕同友人饮顾山人宅
治圃(三首)
笼中鹦鹉戊戌被留军中作(三首)
送友人(二首)
送家月鹿司铎岳阳二绝
澧阳口号(三首)
刻木夫人(有引)
和章华程文弱山居韵
哭双云侄(二首)
王子超伯珩梅庵同过双云亡侄镜池
暮春雨夜煮字亭小饮
饮止止亭观白芍药其种曰杨妃吐舌
立秋日小饮赋得秋声随步去拈灯字
坐中偶话及露筋祠事漫成
刻木观槿木鼓子歌(有引)
留别伯珩和其韵
田霈霖
甲申除夕感怀和家大人韵(十首)
奉陪相国铁庵文夫子观雨中白莲分赋二首
封侯篇
田既霖
甲申除夕感怀和家大人韵(十首)
送别张某还五峰兼柬文田得咸字
张某将还五峰诸友为诗留之限韵
田甘霖
马诗三首
和荆艳诗九首(有引)
甲申除夕感怀和家大人韵(十首)
过文铁庵先生旧寓署地有怀(二首)
蒲节用雪斋韵二首
咏瑞莲(三首)
柬伍趾薜先生
松山晚眺
夏日过先兄双云镜池阁
小园闲步
钱牧斋先生仿元微之何处生春早舜子和十章颇觉解颐严平子有
云老人正当赋艳诗也老夫遂和十章
镜中美人再和六休韵
独酌酡矣出现山色偶成
将晴复微雨
鸠兹过伍相庵庄宅
圣妈塔
大雨因思陶靖节重九日
过鸡鸣城城在孱陵龙墙河上相传为昭烈夫人筑
晚望(二首)
大拙和尚有去志作诗留之
二月六日游石门瓜子溪水际流觞次友人韵
晴雪落长松
复和陶苏饮酒诗(十二首)
立秋前一日儿子舜定于筼筜谷避暑喜成
长歌续短歌
庆儿六吉轩避暑同诸社友四首
白珩兄行家中吉报二绝见示步韵(二首)
陶庄感旧题壁(五首)
步雪斋树宿韵
戏柬宋仕仁
忠溪春日遣怀效李长吉南园(四首)
儿子庆对经史闷闷不快谈稗官口若悬河竟日忘倦志叹以勉之
戏赠内弟覃使君
雪后晚眺(二首)
社集拙大师报慈禅林赋得云碎昼长阴限韵
赋得拈花迎夏蝶限韵
六日晒书
戏柬祝覃次公并以招之
七夕前一日赋得建章宫柳人新秋
四友诗
玛瑙蝉
红玉牛
沉香山
顾绣鹰
架上绿水娘作软语以镜对之更觉妩媚因限韵赋之
追感诗(有引)
古诗寿施南覃使君(二首)
宋仕仁初度社中赠以诗和诗赠之
寿雪斋
寄白珩兄
忠溪杂咏(四首)
斗室与珠涛兄清谈信宿兄去怅然余复往看喜而赋此
选佛场诗(四首)
答六十九翁宾虞唐丈
夏云兄忠溪署舍复成敬赋二首
得覃次公书无规语三复致叹
欧启虞六十
即事有感
赋得草屈金钩绿未回
端午诗未成后一日独酌
六弟亡旬日肝裂胆碎思之泪涌偶过园头口占一律
步毛廓庵先生见怀韵且订前约(附廓庵先生来诗)
次雪斋山行韵(二首)
赋得霜叶红于二月花和文长韵
坡公赠潞公诗有细阅后生真有道欲谈前事已无人感而赋此
以示儿辈既以一联为起句(三首)
得覃次公书志喜
闻黔中普李秦孙构难奉诏解之事与五代晋梁符合感
而赋此
忠溪忆友人
荷珠
荷笔
读明倪尚书鸿宝集感赋
禁酒诗
中秋云孙台看桂有怀旧友
立秋日同诸友赋得秋声随步去得灯字
儿子舜从白珩兄受经志喜
独座遣怀双溪作
松山大雪同珠涛文田赋得拆足双铛愁断烟得焚字
楚大中丞林柱楚告归书至赋此奉饯
中秋病起作
哭文相国时困巴东作
赋得游鱼啖花影(三首)
夏日盛暑社集荷池看莲和吴梅村太史韵
友人作催雨诗依韵更作望雨篇
松山怀文铁庵先生长律
感怀文铁庵先生有序
余既还司雪斋师亦还公安牛头村以诗别余至兴坪感念
难禁取原章和之
席上以杯中松菊为白珩寿
儿舜孙炳为老人初度丐大拙禅师于百森堂升座说法下座
说偈步韵和之
祝友歌
续梦中句
汗血歌
后汗血歌
悲哉行
溪流感咏(十首)
陶庄行有引
杂言咏酒次雪斋师韵一字至十字
客有一剪梅词取而和之
捣练子 咏扇上葡萄和雪斋韵(二首)
阮郎归 采花台赏花有感
鹧鸪天 松山除夜
如梦令
田商霖
林溪
有人自家园来细讯音问感怀
子牧脱蜀难病于夜郎余去家病于澧水牧简余有同病相怜之语
因复寄询
中秋夜迟月不至有怀
怀三际禅师(二首)
初夏同方升耳臣过益斋园林(二首)
喜刘秉三民部以所梓濑园集付李简生见寄
刘秉三民部典试云南过其旧治松滋赋赠十韵
天鸣
喜少傅主君还自虎营
道上一绝
望夫山戏题(三首)
买舟下九溪
八月甘二日得少傅公六月自蜀寄书
九月雨中上白龙观饮村舍
春后三日步龙溪桥感怀
元日同诸友观戏秋千
鸠兹喜晤袁书田
田舜年
山居(五首)
和羽伯复得虎韵
奉和原韵
附:严首升《赠容美田九峰宣慰》
蒋玉渊先生与严平子、毛子霞诸先生同集黄鹤楼为九老会
兼有清诗之选遥抒此赠
搏得病虎作病虎行
荷珠
荷笔
荷钱
喜迁莺 中秋登子耀如闻喜楼
附录:
《田氏一家言》叙
《田氏一家言》又叙
《紫芝亭诗集》小叙
《楚骚馆诗集》跋
《秀碧堂诗集》序
《田信夫诗集》序
《田信夫诗集》小引
田珠涛诗(附于《田信夫诗集》)小引
《白鹿堂诗集》序
《田氏一家言》跋
总编后记
……
序言 中国的少数民族,迄今已确认的有五十五个,大半在边疆。其中,人口达百万以上,而都不在边疆的,只有一个民族。然而,正是这个深居祖国腹地的民族,为了保卫祖国的海疆,不辞往返万里,甘作殊死之战,成为抗倭的劲旅,屡破顽敌,叠建奇勋。
沿流讨源,早在殷末周初,这个民族的祖先就曾协助周武王讨伐殷纣王。在牧野之战中,他们士气高昂,兵锋凌厉,向敌军进攻时载歌载舞,使敌军前列的徒兵因气馁心惊而倒戈反走,为周人击灭殷朝的决战立下了头功。
后来,在汉王刘邦的部队里,这个民族的祖先屡膺前驱重任,摧锋陷阵,加快了汉朝统一中国的的步伐。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所说,刘邦观看了他们的歌舞,赞日“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
仅仅凭着上面陈述的几项业绩,就应当把这个民族的名称用擘窠大字写在中华各民族的“凌烟阁”上。
这个民族今称土家,其近源是有多种因地而异的名号的“蛮”、“夷”,其远源是巴人。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有五百七十余万人,分布在武陵山脉及其邻近地带,大半在鄂西南和湘西北,小半在川东南(今属重庆市)和黔东北。
假如认为土家族历来重武轻文,除了能征善战之外别无所长,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据宋玉《对楚王问》所云:“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日《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文摘 闺 情 (二首)
(一)
香风吹紫陌①,春草发华滋②。纵得封侯印③,红颜④恐后时。
(二)
从军砂碛⑤外,破敌玉关东⑥。见说今秋战,含愁问塞鸿⑦。
①紫陌:帝都郊野的道路。
②华滋:茂盛。《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③封侯印:因军功取得封爵的印凭。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
④红颜:女子艳丽的容貌,代指美丽的女子。
⑤砂碛:沙漠。
⑥玉关:即玉门关。李白《子夜吴歌·秋歌》:“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⑦塞鸿:塞外的鸿雁。
简评:田九龄生活的时代,容美土司多次应诏平倭,为维护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尊严屡建战功。但战争毕竟给从军人员家庭的妇女们带来无尽的旷怨。因此,诗人《闺情》、《闺怨》之类的作品,虽然有着明显的模仿痕迹,但也不失其现实的意义。
后记 呈献于读者面前的这套《土家族研究丛书》,是我国第一部对土家族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的大型丛书。今天,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慧眼独具,将它列入重点学术项目、重点选题计划付梓出版,这对于土家族研究乃至我国的民族研究,都是一件瞩目于世,值得庆贺的盛举。
据一九九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土家族已有五百七十万人。土家人居住的湘、鄂、川、黔毗邻地区,正处于我国东西部分界和南北区划分的交汇点上,历来就是各种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撞击、交流、融合的要冲,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沉积的形成条件,蕴藏着极其丰富而又珍贵的文化宝藏。
独特的地缘条件,使土家族文化最重要的特点表现在它那为我所用的融合性上,这就从一种特定的角度显示出整个中华文化融汇发展的轨迹。因此,对土家族的研究,不但对土家族自身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辉煌的中华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有着更为重大的认识和指导意义。
土家族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对土家族这个民族科学、系统的研究,发轫于新中国建立的初期,它紧紧围绕进行民族识别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现实需要,由起步到取得阶段性成果,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研究成果,都有新的突破,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也为酝酿中的土家学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