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诗歌词曲 >

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

2010-04-04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1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301148356/9787301148358 ·条形码:9787301148358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 去商家看看
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 去商家看看

 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1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301148356/9787301148358
·条形码:978730114835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所要探讨的是中国新诗史上出现的诸种观念及其历史结构的关联性,通过对这一历史情境中种种话语形态的清理和细读,力图把握进入历史的契机,从而在观念与历史、普遍性和个性之结合等方法论基础上,对呈现于“中国新诗批评”中四对主要观念的建构过程进行论述,并以此为角度反观中国新诗之发生与建构。
作者简介 陈均,文学博士,1974年生于湖北,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出版专著有《闻一多》,编订有《新诗讲稿》。
编辑推荐 作为一个“创造”的时代,新诗创生之际的种种观念和实践,其后遵循不同的路径,或被建构,或在历史的深处消失得无影无踪,或在某些历史时刻“还魂”。这些观念和实践事实上共同塑造了新诗,不仅是一个名曰“新诗”的文类,而且是一种被称之为“新诗”的观念,这是一个临界点,这一“事件”的出现使得问题和以前变得不同,诸多观念也藉此被激发。
目录
序二
导言
第一章 自然与格律
第一节 胡适“自然”论的生成与中国新诗合法性的建立
第二节 “自然”论与新旧诗之争
第三节 “自然”论与“小诗”之批评
第四节 闻一多的“文化抵抗”与新诗“格律”的确立

第二章 说理与象征
第一节 说理风气之形成
第二节 “象征”之说的提出
第三节 梁宗岱与“象征”观念的形塑

第三章 情感与经验
第一节“诗以情为主”
——早期新诗中的“情感”与“经验”
第二节 “明白清楚”和“看不懂”之辩与新诗范型之转变
第三节 “诗是经验”
——“经验”之说的传播与确立

第四章 内容与形式
第一节 “内容与形式”之演变
第二节 “诗的内容散文的文字”
——废名诗学之辨
第三节 “实质形式一致”
——朱光潜诗学观念之建构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陈均的《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经大力加工修改完成的。作为书稿最初的读者之一,我愿向新诗研究同行和诗歌爱好者说一些话。
自1918年胡适发表新诗批评著名论文《谈新诗》,1935年朱自清发表新诗历史发展批评长文《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以来,新诗的理论批评和历史叙述,在自身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出、建构和确立一些理论观念与文类术语。这些观念和术语,至今在种种框架、范式、方法的阐释中,一直被言说和运用,在进行历史的和现实的诗学“对话”中,起着一定的有效性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又不断注进各自的理解,使它内涵与外延的包容性,愈加灵活多元,模糊无边,甚至产生了某些自相矛盾、互相排斥的困境和尴尬。
中国新诗理论与批评史研究,在整个新诗发展研究中,尚属薄弱环节。即使是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多因袭旧例,疏于观念梳理,缺乏历史复杂性的构建与理论探究的深度。就新诗观念这个侧面来说,面对已有90年发生发展历史的新诗,和比新诗创作与思潮更花样繁多的理论言说,如何通过一番学术考古式的历史和理论上的梳理、辨析、整合,去努力厘清和阐释新诗批评史中的纷繁复杂的基本观念的渊源走向、内涵外延、关联结构、更新嬗变、变形扭曲、误读强解,为新诗理论与批评历史的书写和当下新诗的批评研究,提供某些更为有序思考的参照与借鉴,已经成为新诗历史研究和当代诗学批评的一种偿还“宿债”式的理论课题。陈均以一个青年学人的勇气、眼光和思维,进入这一课题,做了一番发掘、整合、论析的功夫,这部书的意义和它的困难,都是可以想象的。诚如他说的,踏入这“疑窦丛生的‘旅行”’,几乎可以说是一次诗学研究中的“灵魂的冒险”。
文摘 第一章 自然与格律
在中国新诗诸多相互纠葛的观念中,“自然与格律”之论可以说是最为重要和最为突出的核心观念,它不仅贯穿中国新诗发展的脉络,而且以一种极为复杂的方式或深或浅地充当左右新诗发展的历史能量。从胡适以新诗“自然”论为新诗获取合法性开辟道路到50年代“新格律诗”讨论之余绪,“自然与格律”的言说无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简言之,不同人物关于这一核心观念的论述,不仅事关新旧诗之争、新诗的合法性及正统性问题,而且透析出新诗内部各种力量和资源关于新诗的设想和具体图景,更影响着对新诗的不同评价。
在“自然与格律”之观念的不同路向中,尤为吊诡的是其适应域的变化,它在中国新诗与中国社会语境的关系变化中不断调整自己的位置,从而生发出不同的命题。而这些命题,在现今的研究中,往往局限于新诗内部研究,在笔者看来,此种方式的研究,虽然或多或少地清理出历史的线索,但由于视野的促狭,未能充分考虑到中国新诗发展过程中“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联,而显得对这一问题缺乏整体性的把握,更遑论直取中国新诗诸种问题的核心。
我之所以将“自然与格律”之说作为本章论述的重心,其考虑正在于这对观念处于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吊诡性。在不同历史阶段,它取自于不同的资源,扮演着不同角色,有着不同的效果和作用,由于整个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社会的变动之间的各种层面上的关联,这对观念的表达和实践无疑比其概念本身更为复杂;而其关系的转化和适应域的转移,也体认着中国新诗所面临的不同情境和问题的变化。
后记 到如今,北京深冬的寒夜里,听闻噼噼啪啪的打字声,便觉可喜。欲提笔写“后记”,脑袋里蓦地想到的却是“悔其少作”,想至此词时,重心是在后两字,即“少作”,虽则此稿完成不过两年,却渐已有隔世之感,然后作无端想,此刻写下的将不是彼,因此便视做“少作”了。虽是“少作”,但重新翻阅起来亦有可喜处,原因不仅是阅此稿便等于回到两三年前的辰光,如废名之说,我爱惜的是其中的一点深心。
1997年我从程光炜先生读研,其后2001年从孙玉石先生读博,拈指算来,至今已近十载。在两位先生的照管下,我亦从诗爱者摇摇晃晃而为或许不甚合格之研究者。今时请来两位先生作序,虽不免有品题之意,我亦以为致敬之举,事实乃是,若问学中无有两位先生之缘,此刻亦无此稿,这篇“后记”也就无从写起了。不过,奇怪的是,虽然回想起来,凡经历种种,有许多事可提,譬如日常琐事、学问文章,但首先想起、亦自觉有趣的是两位先生的涛,我在数年前写小说时忍不住引两句程师的“少作”,写到此“后记”时浮想翩翩的是日前索来一观的孙师的《诗抄》,内子阅后道:“不知为何,2006年9月29日,孙师连作数首,皆佳。”
赵<王寻>、钱文亮、姜涛、冷霜诸友,当日在北大校园内对我多有所教。其时我住三十楼,赵<王寻>、文亮亦住三十楼,楼上楼下,常相往来晤谈,诸多灵感亦“渡水欲生尘”,两位友人,一狂士“左派”(作派),一温良恂然,性格判若冰火,然皆文人事也。两人住斜对过,我上楼举目即可瞥见,而今分散南北,行文至此,忽念起不见亦是一二年了。出三十楼,则偶见姜涛、冷霜驾单车来去如云,常在不经意间遇见,回室便在日记中添上一笔,算是一事。“朋友们消逝如花朵”,现在能迅速想起的除姜君的这句早期诗,还有姜君也曾让蓬荜生辉过几次,有借还碟,亦有一次以《尝试集批评与讨论》或《1919新诗年选》见赠,谓托朋友于上海图书馆复印云云,我固然是感激之至。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