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页码:31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9787503539206 ·条形码:9787503539206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选调生考试复习指南:申论(2009最新版) |
|
|
|
选调生考试复习指南:申论(2009最新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页码:312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9787503539206
·条形码:97875035392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人事考录辅导教材系列
内容简介 《选调生考试复习指南:申论(2009最新版)》为《申论》分册。本套教材依据我国的选调生考试政策,定位于选调生考试实际,以“服务考生、服务考试”为目的,与选调生考试同步发展,力求满足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所需知识的必备和选拔考试所考内容的必知必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彰显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金榜编写精神。由金榜专家对选调生考试政策、文件、试题进行全方位的独家剖析解疑,在详述基础理论的同时重视应试能力的提高,既讲解一般思路又分析方法技巧,体例科学,编排合理。
编辑推荐 《选调生考试复习指南:申论(2009最新版)》为人事考录辅导教材系列丛书之一。
国内最早、最专业的选调生考试辅导教树
全国唯一一套通过选调生招录机关审批的选调生考试辅导教材
国家公务员局、中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专家联台撰写
依据最新大纲设置内容·热点时政一网打尽
积极校探索最新命题趋势·考点涵盖全面,模拟试题与考试难度相当
选调生考试内部文件独家详解
目录 第一章 申论是什么
第一节 申论考试解读
一、申论的涵义与历史渊源
二、申论考试的内涵与性质
三、申论考试的重要性
四、申论考试的目的与测评要素
五、申论考试的特点
第二节 申论考试的试卷结构和主要环节
一、申论考试的试卷结构
二、申论考试的主要环节
第三节 追溯历史总结规律
一、考试资料分析——由事件到问题
二、题目设置分析
三、写作量分析
四、申论考试题型分类
第四节 2009申论考试的命题趋势
一、命题题材更加贴进基层社会民生
二、材料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第二章 申论复习阶段
一、基础阶段
二、提高阶段
三、全面冲刺阶段
第三章 申论材料读写能力
第一节 阅读理解能力
一、申论考试命题要求
二、申论阅读读什么
三、阅读材料的三大基本要求与四大基本原则
四、阅读过程中的注意和禁忌问题
五、略读
六、精读
七、如何阅读考试要求
八、实战演练、例题精讲中掌握方法与技巧
第二节 总结概括能力
一、申论考试命题要求
二、总结概括的评分要求
三、总结概括过程中的注意和禁忌问题
四、概述的三大方法
五、概括的四大方法
六、名词解释类题型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七、实战演练、例题精讲中掌握方法与技巧
第三节 方案策划能力
一、申论考试命题要求
二、方案策划的评分要求
三、提出对策题目的具体解题步骤
四、策划过程“三步走”策略
五、策划过程中思维与方法的运用
六、选择性分析题目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第四节 论述问题能力
一、申论考试命题要求
二、论述问题的评分要求
三、论述型题目的解答步骤及技巧
第五节 语言表达能力
一、申论考试命题要求
二、语言表达的评分要求
三、申论文章常见语言表达问题
四、培养申论写作语感
第四章 申论常考文体
第一节 议论文
一、议论文的三大特点
二、议论文的三大要素
三、议论文的结构
四、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
五、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
六、议论文的语言要求
七、例文写作及点评
第二节 应用文
一、应用文的概念和写作特点
二、应用文写作构思及撰写技巧
三、演讲稿写作演练
四、调查报告写作演练
五、述评和综述写作演练
六、其他应用文体写作演练
第三节 说明文
一、说明文的类型
二、说明文的特点
三、说明的方法
四、说明文的写作要求
五、例文写作及点评
第五章 申论的命题、阅卷方式
第一节 选调生考试申论命题、阅卷方法全透视
一、命题相关情况
二、阅卷情况
第二节 阅卷老师的评分期望心理
一、内容求实
二、文章新颖
三、表达简洁
四、层次分明
第三节 申论考试的评分标准及采分点
一、概括类题型
二、提出对策类题型
三、论证表述类题型
第四节 申论考试的扣分因素
一、态度偏激
二、主题偏离
三、层次散乱
四、内容虚空
第六章 试题精练
选调生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一)及金榜点评
选调生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二)及金榜点评
选调生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及金榜点评
第七章 申论常考热点
第八章 分类题型专攻
第九章 每日一读、一练
第十章 如愿以偿 金榜题名
……
序言 选调生,是指地方各省市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到基层工作的应届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主要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具有公务员的身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大批德才兼备,既有文化素质又有实践经验的年轻干部来参与。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是国家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快实现各级领导班子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步伐的重要战略举措,因而被称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党组织有计划地从高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重点培养。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明确规定:地方各省市组织部门每年应选调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作为基层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后备人选,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反映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选调生制度通过了实践的检验并最终获得了国家的认可。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加上选调生的公务员身份越来越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所看重,导致了考试的竞争日益激烈。选调生考试是按照计划招考,没有具体的职位,报名时也没有严格的专业限制,考生在通过笔试、面试或专业考试被录取后由党委组织部分配到基层实习,同时享受相应的待遇,按照学历的不同来确定职位的定级标准且挂职上岗,享受相应的待遇。而且,选调生考试一般由地方各省市党委组织部门自行决定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因此,诸如仅仅依靠下载的一些复习资料或者是公务员考试的辅导教材作为备考资料,已经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在选调生考试中胜出。考试前的系统复习至关重要。
本套教材依据我国的选调生考试政策,定位于选调生考试实际,以“服务考生、服务考试”为目的,与选调生考试同步发展,力求满足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所需知识的必备和选拔考试所考内容的必知必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彰显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金榜编写精神。由金榜专家对选调生考试政策、文件、试题进行全方位的独家剖析解疑,在详述基础理论的同时重视应试能力的提高,既讲解一般思路又分析方法技巧,体例科学,编排合理。
本套教材包括《选调生考试复习指南·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选调生考试复习指南·申论》、《选调生考试复习指南·公共基础知识》、《选调生考试模拟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选调生考试模拟试卷·申论》、《选调生考试模拟试卷·公共基础知识》,共6本。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针对性。本套教材是市场上唯一一套专门针对选调生考试而设计的教材。选调生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群体。说他们鲜为人知,是因为虽然中央开始选调生工作已有很多年,但选调生的生存状况和成长轨迹并不被高校大学生所广泛了解。本套教材着眼于选调生考试实际,不仅内容、体例上专门针对选调生考试,而且针对选调生考试中的试题类型、测试重点、复习策略、应试技巧、模拟实例作了独家精讲。
二是系统性。本套教材系统地介绍了选调生考试的各项内容,紧密联系选调生考试实际,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公共基础知识三方面做了系统的编排,以助应试者系统地复习选调生考试。
三是时效性。本套教材的所有内容,均是依据最新的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引用国家最新颁布、施行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选调生考试的最新精神,力求向各位考生传达最新最实用的选调生考试信息。
四是实战性。在金榜专家精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大量模拟试题,以助应试者在实战的环境下提高应试能力,取得理想考试成绩。
文摘 插图:
当进行责任归咎时,职能部门都进行相互推诿。对以上各方主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所在。同时,也便于进行具体方案策划时针对各方的失职和不恰当行为进行归责。提出既有针对性又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
4.综合分析法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造成某一特定事实或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我们在分析某一问题原因的时候,应该尽量从多个角度进行,尽量分析得全面,这样才能提出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宏观性问题,要分析其政治原因、历史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等,对于具体的社会问题,也要分别从体制、观念、利益等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例如,对于三农问题,其原因表现在历史方面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的比例大;在经济方面为我国农业生产力落后,农业技术不发达,收入低;文化方面为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不高;政治层面为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缺乏,政治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淡薄。
再如,综合分析公共安全问题的原因,则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体制处于转型期,价值的多元化会产生局部社会动荡,增加社会控制难度;二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大规模社会人口流动,从而产生附带性的社会治安问题;三是社会收入、贫富以及其他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容易使部分人群心理失衡,增加矛盾与冲突;四是政府体制也处于转变期,社会调控能力弱。
(二)针对原因,提出对策
在弄清引起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之后,我们就可以针对各个原因分别制定不同的对策了。一般说来,问题的产生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人,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利益,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因此,我们在制定相应对策的时候就应该从这样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由“人”的因素引发的问题,可以具体分析是由哪类人引发的,然后再针对不同的人制定相应的对策。由于政府的原因,就要追究相关领导者和当事人的责任;由于群众的原因,就要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由于个别人的原因,就要对个别人进行奖励或惩罚。
其次,由于“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原因,就可以考虑修改政策,完善法律法规,撤销或改变相应的规章制度。
再次,由于“经济利益”的原因,就可以考虑以下方面:对某些企业或个人为了私利而危害公共安全或损害大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时,可以责成企业或个人限期改正,如果拒不改正或不可能改正的,则强制关闭企业,或追究个人的相关责任。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