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
基本信息·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页码:30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753364705X ·条形码:978753364705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二十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 |
|
|
|
二十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页码:30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
·ISBN:753364705X
·条形码:978753364705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三味学术文丛
内容简介 死亡想像是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人普遍涉及的表现对象,它所包含的思想与精神内涵非常丰富。对死亡想像的涉及与处理方式无疑可以成为诗人的写作是否具有思想与精神深度的一种重要评判尺度,但至今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因而,以20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作为研究对象,其所具有的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以20世纪中国新诗中表现与书写死亡想像的诗歌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拟从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哲学阐释、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批评与阐释角度来分析相关诗歌文本中死亡想像所包含的丰富意蕴。
全书由导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导言部分从中西诗歌史的角度,论述死亡想像与悲剧精神内在的紧密关联,确立其成为诗歌深度模式的“合法性”地位,并从共时与历时的角度,对20世纪中西诗歌死亡想像所具有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进行对比性的描述,最后再从新诗流派(团体)的宏观角度对死亡想像的多元化指向予以概括性的描述,使死亡想像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在20世纪宏观的诗学背景上获得较为明晰的凸现,从而为《二十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的写作拓展开比较开阔的学术视野。
目录 导言死亡想象:20世纪中西诗歌的深度模式
第一节死亡想象:20世纪中西诗歌深度模式的表征
第二节死亡想象:诗歌深度模式建构的历史“合法性”
第三节悲剧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新诗
第四节20世纪中国新诗中死亡想象的文化内涵
第五节20世纪新诗流派(团体)中死亡想象的多元指向
第一章社会历史情怀规范下的死亡想象
第一节死亡想象中的社会(历史)批判意识
第二节死亡想象中的历史信仰与历史情结
第三节历史信仰:作为一种历史话语
第二章死亡想象的审美之维
第一节为美的天亡吟唱挽歌
第二节死亡想象中的幻美追求
第三节死亡想象中幻美追求的升华与超越
第三章死亡想象的哲学阐释
第一节生命对于死亡的智性感悟
第二节直面死亡本身的哲思
第四章死亡想象的心理分析
第一节死亡:作为一种人性体验
第二节死亡:作为一种神秘的无意识本能
第三节死亡:作为一种灵魂的幻象
第四节逆反意愿:对死亡的拒斥与超越
第五章死亡想象的“性别”书写
第一节女性死亡意识中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特质
第二节体验死亡:女性经验的个体化呈现
第三节死亡话语方式及死亡意象的“性别”特征
结语从死亡想象到诗人之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文摘 导言死亡想象:20世纪中西诗歌的深度模式 第一节 死亡想象:20世纪中西诗歌深度模式的表征 作为率先向旧文学堡垒发难并最终为五四新文学运动赢得“合法性”支持的一种文学体裁,中国新诗①在20世纪的历史行程中所取得的创作实绩是不容低估的,而它也毋庸置疑地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而特殊的位置。这一方面是由于它在文学实践的层面上最早开启并促成了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它内部先后萌发、滋长了“象征派”(20世纪20年代)、“新月派”(20世纪20年代)、“现代派”(20世纪30年代)、“九叶派”(20世纪40年代)、“现代派”诗社(20世纪50年代)、“蓝星”诗社(20世纪50年代)、“创世纪”诗社(20世纪50年代)、“朦胧诗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三代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等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与团体。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缘自体现于上述诗歌流派与团体中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文学观念及文学实践层面)阶段性的出现与存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才获得了与世界文学潮流(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为主体)进行阶段性的平等对话与交流的资格④,并为最终实现中西文学之间完全平等的对话与互动式交流提供了可能②。
简言之,20世纪中国文学几乎始终在一种强烈的现代化⑧追求冲动与愿望缠绕中走过了它的百年历程。新诗自然也不能例外。而且,相对于小说家而言,诗人的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倾向往往更为显明,他们对被指认为文艺现代化重要表征的、以思想深度与精神深度为主体内容的深度模式普遍秉持高度重视和追求的态度,这几乎成为诗人们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创作指导原则。从20世纪中国新诗的创作实践来看,除了20世纪50至70年代这一历史时段外,诗人们在创作中对于死亡现象④均表现出普遍的关注乃至某种程度的偏爱与沉迷倾向,并且通常以个性化的话语方式在诗篇中展开对于自身或他者的死亡幻想⑤,通过死亡幻想来传达作品所蕴含的死亡主题⑥及其他相关性主题。以死亡想象为主题线索的诗歌作品在中国现当代诗人笔下屡见不鲜,成为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史上一种耐人寻味的诗歌现象⑦。
其实,稍加探究即可发现,20世纪中国现当代诗人(1)将死亡作为题材或主题来加以艺术化处理的特殊写作癖好,归根结底源于他们对于诗歌深度模式的强烈认同与追求心态。很明显,无论从意识或是潜意识层面来看,诗人们通常都把对于死亡的关注、体验、思考与表现当成体现诗歌深度模式的重要表征与有效途径。在他们看来,
……
后记 我的博士论文在完成三年之后有幸获得了出版的机会。
自然而然的,我回想起了当初写作论文时的情形,那可真是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2004年整个春天,我投入到“疯狂”的论文写作当中,写起来根本不分白天和黑夜。记得有几次我从晚上的九十点钟开始写,一直写到第二天下午的三四点钟才罢手,中间没有合一下眼。完成了自己每天制定的写作计划与任务后,我才能稍微松口气休息几小时。这样“疯狂”的写作,大约维持了两个多月,似乎正应合了海子的一句诗:“带着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由于保持了较好的心态,我的论文写作整体上进展得较为顺利。
由于论文选题的特殊性,在写作中我时时要遭遇死亡的话题,要去体验和感受诗歌文本中的种种死亡体验、情感与意识。那时候我的灵魂一直在“死亡地带”漫游、探险,精神上遭受的苦难是可想而知的,当然也不能排除某种意义上的“快乐体验”。有人曾善意的问我为什么要把诗歌中的死亡主题作为论文选题?为什么对死亡这个话题那么感兴趣?其言下之意就是,我的选题过于“另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