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选(插图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01066755/9787101066753 ·条形码:9787101066753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苏轼诗词选(插图版) |
|
|
|
苏轼诗词选(插图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01066755/9787101066753
·条形码:97871010667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古典诗词坊
内容简介 《苏轼诗词选(插图版)》讲述了: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成熟的体裁,也是社会参与程度最高的文学形式。它语言优美凝练,韵律丰富协畅,既便于即时表达所感所思,又便于传唱与回味,因此为各时代、各阶层人们所广泛接受,成为全民语言和情感的教科书。 为适应当代读者对古典诗词的阅读需要,2005年中华书局在长期致力出版各种古代文学总集、别集的基础上,组织全国二十多家单位的三十多名权威学者,编撰出版了“古典诗词名家”’丛书。丛书从古代文学实际出发,精心选择名家名作,参酌最新研究成果,兼顾时代审美趣味,力图为读者提供一套兼具学术品位与可读性的诗词读物。丛书出版后受到欢迎,迄今已发行三十余万册。不少读者纷纷来信,在表达他们对这套丛书喜爱之情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改进的建议,从选目、文字到版式,都有涉及。其中不少意见十分宝贵。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古典诗词坊”丛书,就是我们接受部分读者意见重新对“古典诗词名家”进行加工的结果,丛书选入了最负盛名、最受欢迎的10位诗人的优秀作品,除改正了原有的个别文字错误外,还更新了版式,采用双色印刷,精心选配了多幅插图。升级和精编后的“古典诗词坊”形式上更加贴近时代趣味,适宜阅读和收藏。
编辑推荐 《苏轼诗词选(插图版)》由中华书局出版。感受汉语魅力,分享至美意境;培育优雅气质,体验诗情人生。
目录 前言/1
诗选
江上看山/3
人峡/4
和子由渑池怀旧/7
石鼓歌/9
王维吴道子画/15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18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22
游金山寺/24
戏子由/26
吉祥寺赏牡丹/29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30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其二)/31
望海楼晚景(其一、其二、其三)/33
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34
画鱼歌/35
吴中田妇叹/37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其二),/39
法惠寺横翠阁/40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42
湖上夜归/43
赠别/44
次韵代留别/46
於潜女/47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
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49
有美堂暴雨/50
宿九仙山/52
陌上花并引/53
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55
书双竹湛师房(其二)/57
和述古冬日牡丹(其一)/58
无锡道中赋水车/59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61
雪后书北台壁/63
和子由(送春)/65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湖桥横湖
霜筠亭南园)/66
薄薄酒/69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
行,中途雪复作/73
书韩干《牧马图》/75
和孔密州(东栏梨花)/78
阳关词(中秋月)/79
韩干马十四匹/80
读孟郊诗/82
百步洪并叙(其一)/85
赠狄崇班季子/88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91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92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其一)/94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其一)/96
梅花/97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99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
乾明寺前东冈上归(其一)/101
五禽言并叙(其二)/103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
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104
闻捷/105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107
寒食雨(其二)/108
鱼蛮子/110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11l
南堂(其五)/113
题沈君琴/114
洗儿戏作/116
东坡/117
和秦太虚梅花/118
海棠/120
题西林壁/121
金山梦中作/122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123
春日/127
赠眼医王彦若/127
书林逋诗后/131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其一、其三)/133
溪阴堂/135
……
……
序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曾祖、祖父都是布衣。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和学者。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少时就以苏洵为师(《栾城后集》卷二十二《亡兄端明子瞻墓志铭》),受到了丰富的封建文化的教养和薰陶。少年时,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墓志铭》)。他努力考察“前世盛衰之迹与其一时风俗之变”(《苏轼文集》卷四十八《上韩太尉书》)。“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墓志铭》)。
宋仁宗嘉祜二年(1057),苏轼登进士第,他的“无所藻饰”(《苏轼文集》卷四十九《谢梅龙图书》)的文风,一反当时“奇怪奇涩”的“太学体”(《宋史·欧阳修传》)的“浮剽”习气,受到了当时执文坛牛耳的知贡举欧阳修的特殊重视。嘉{;占六年,应直言极谏策问,人三等。他发表了一系列改革弊政的言论,指出辽、夏“大忧未去”,朝廷“岁出金缯数十百万以资强虏”,长此以往,“天下之治终不可为”(《苏轼文集》卷八、卷九《策》)。他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英宗治平二年(1065)初还朝。试二论,复人三等,得直史馆。三年,以父洵卒服丧回蜀。神宗熙宁二年(1069)还朝,由判官诰院,权开封府推官。时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对新法的主要内容持异议。
文摘 插图:
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题解】
此诗作于嘉祜四年(1059)江行赴荆州途中。
此诗没有用典故,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作者抓住急遽变化中的事物,恰当地表现出它们的变化。作者在诗歌创作的初期,已经显示出能够“因物赋形”(《苏轼文集》卷49《与谢民师推官书》)的艺术功力。
题云“江上看山”,实际是船上看山。船不断地前进,却没有感觉到船动,而只感觉到两岸的山在不断地移动。诗的首二句表现的是这样
的情景。船下行,看到的山是上行。“如走马”,山像“马”,在“走”动。蜀中的山连绵不断,“马”连成了群,一群一群,在自己眼前飞快地过去。船在加快速度前进,前面的山高低不齐,不成马形,后面的山却像受了惊的马群失去队形乱哄哄地奔跑。
后四句作者把目光转向盘旋曲折的山上小道,看到山顶上云雾缥缈的地方有行人,正想举手和他说话,而船“如飞鸟”已驶过去了。记下了一刹那,又是一种境界。这里写了船动。由雄悍、廓大转入细徐,跌宕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