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页码:714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6月 ·ISBN:7806474439 ·条形码:9787806474433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国诗学·历代经典诗词曲鉴赏 |
|
|
|
中国诗学·历代经典诗词曲鉴赏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页码:714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6月
·ISBN:7806474439
·条形码:9787806474433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32开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发展的关系进行前后贯穿,独立成篇地在对中国历代诗词经典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阐述了何谓诗词曲经典作品、早期中国诗学理论略说、中国诗学虚与实的艺术论略等问题。
媒体推荐 前言
我是一名教书人。《中国诗学》,是我在求学阶段和日后教大学几十年间诗歌研究成果的部分积累。所谓“诗学”者,顾名思义,即诗歌之学问。功在明诗之道,审诗之规,度诗之律,察诗之理;鉴赏历代诗、词、曲经典之作,以为后起之秀借镜也。今日公诸于世,也算是我白发暮年向祖国人民感恩致谢的微薄的敬礼。
我1920年出生于贫寒的渔家,长大却是在穷苦的农村。父母都目不识丁。但他们宁愿自己受苦受难,却将半生劳累几近枯竭的心血倾注与我,让我啃了几年“私塾”古董,读了几年洋小学。
我是中国劳苦人民哺育成材的。“材”,有大小之分,我只是小而又小的一种。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日寇侵占了我整个东北三省,又攻陷了华北许多地方。国破家虽在,生计却无门,世道乱纷纷。我秉承严父慈母之志,依依难舍地远离了从小熟悉爱恋的江西新建故土,出外学艺谋生,奔赴浙江杭州,投靠一位也是从打渔人家奋斗起来,从丰城煤矿矿工出身,而后成为了世界著名大数学家的曾炯博士。曾炯于1927年参加“欧美公费留学考试”,以最优异成绩,考人德国哥庭根大学研究数学,是世界公认最伟大的女数学家E·诺特[E·Noether]的学生。他发明了五大“曾氏定理”,为世界各国大数学家所享用,所称道。与我国另一名大数学家陈省身同时留德,二人交情甚笃。陈较曾稍晚。曾博士归国后,与数学界名师陈建功和苏步青等共同执教于“国立浙江大学”数学系。我承他托人介绍人浙江省立图书馆附设印刷厂当了两年学徒工。日寇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1937年,我放弃了学徒之业,考入了“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简易师范班读书,有幸受业于教育家金海观师门下。这是穷人读书的学校。它不收学费,不收伙食费,不收书籍费,不收住宿费,更不收什么杂费。当然,实际上都是劳苦大众负担着。富家子弟是看不起这种学校的。但我却从这里开始踏上了“读书求知,报效祖国”的模糊而艰巨的道路。我踏上这条路,很大一个因素,是受了“曾炯精神”的影响与激励。
可是,来路更危难。身所经,目所见,耳所闻,心所感,悲不胜悲,怒不可遏。
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凶残狠毒。攻城夺地,杀人盈城,弃尸盈野。强占了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南京、杭州、厦门、福州、广州、南宁、南昌、武汉等地,都被他们强占。长沙大火,亦将被攻陷。从前线溃败下来的伤兵,腿断的,头破的,胸穿的,血雨腥风。人民逃难的,自北而南,自东而西,扶老携幼,糟糠不饱,短褐不完,路有饿殍,野有疫尸。我的家乡自然也落入了敌手,父母安危未卜。我随着逃难人群,沿着浙赣线,折回了江西。一路上,有难民车,就挤上难民车;无车,就步行。肩扛破书箱,背负烂被褥。到达赣东贵溪,又南逃过金溪、南丰、宁都、兴国……逃到了泰和县。少小的身躯,简直就是“疏布缠枯骨”。浙江大学自杭州西迁贵州,师生亦一路登山涉水,餐风饮露,经赣南吉安等地踉跄西去。中华三分天下,日寇就占有其二。泱涣乎五千年文明大国,却几朝几代屡遭东邻扶桑三岛之国一小撮军阀欺凌、侵犯,奸淫掳掠。明朝嘉靖前后,日寇大批大批侵略中华沿海诸省,被抗倭英雄戚继光打得落花流水。清朝又遭日寇侵略,日寇侵占了朝鲜,又进犯中国,攻占中国的丹东、大连、旅顺、威海卫,中国北海舰队全军覆没……这就是清光绪二十年(甲午)爆发的所谓的“甲午战争”。订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并赔偿军费二万万两……。
……
编辑推荐 所谓“诗学”者,顾名思义,即诗歌之学问。功在明诗之道,审诗之规,度诗之律,察诗之理;鉴赏历代诗、词、曲经典之作,以为后起之秀借镜也。中国几千年来的诗歌作品,丰富多彩;几千年来的诗学财富,广博精深。
目录 上篇 中国诗学论略
Ⅰ 早期中国诗学理论略说
一 中国远古诗歌理论拟议
(一)古代诗歌理论“开山的纲领”
1.强调了“诗言志”
2.启示了“志”来自现实,并评价现实的道理
3.赞述了“诗”“歌”“舞”相结合的艺术
4.突出也诗的社会功能,诗的教育作用
5.开发了“真”“善”“美”相统一的观念
(二)诗歌舞“适度”论
1.商汤以前,尚无诗歌舞“适度”论
2.商汤把诗歌舞“适度”论定为刑法执行
3.诗歌舞“适度”论,演化为评议和创作诗歌舞的重要理论
(三)歌谣“言志”“言 情”统一论
1.“言志”“言情”统一论源于劳动生活和审美实践
2.“言志”“言情”统一论启示歌谣艺术功能
3.“言志”“言情”统一艺术“与世推移”
4.远古歌谣“言志”“言情”统一性和统一论对后代的影响
二 中国诸子百家诗学功能价值观
(一)“舜命夔典乐教胄子……”最早全现诗乐文艺功能价值
1.中国诗乐舞功能价值观最早而又最具体内涵
2.“诗言志”,“志”来自现实,又引发人们认识现实
3.“诗乐舞”职责问明确
4.“诗乐舞”功能价值包涵了“真、善、美”相统一的观念
(二)殷商成汤提出“诗乐舞”适度功能价值观
1.成汤从治国利益上决策
2.成汤鉴于历代国君丧家亡国教训
3.“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其刑墨”
(三)《周易·中孚》从“利民”出发“节以制度”
1.荣华富贵,要“知节”
2.“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3.“诗乐舞”从“利民”出发,歌唱“节以制度”
(四)春务晚期,孔门儒家学说逐渐兴起,孔子特别强调诗乐舞的功能价值
1.孔子特别强调“诗教”风化“的功能价值
2.孔子提出“诗乐舞”应寓褒贬,别善恶“
3.孔子认为“天下有道而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五)战国中期,孔子的再传北子孟子,对诗歌舞功能
……
下篇 历代诗、词、曲经典作品鉴赏
……
文摘 书摘
2.《周易》及其诗乐审美观
《周易》,史载《诗》《书》《易》曾经孔子及其门人整理,《周易·系辞》中引述孔子的
话很多。它总结和阐述殷商末叶和周代初期的诗艺美学思想,比之《尚书》中所涉及的,就更
为明确,更为集中,更为系统,更为突出了。它倡导“居安思危”美,“节以制用”美,“顺
天”“应人”“利万民”美。
《易》的历史时代,在《周易·系辞》中,作了说明:“《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
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史载,殷纣时代,纣安于享乐,“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
丧,终于焚死”。可文王姬昌在那个时期,任纣西伯小官,“有盛德”,人心所向,“三分天
下有其二”,尚“以服事殷”。(周易.系辞》集解中唐人李鼎祚引述三国吴人《周易》研究
专家陆绩的话说:“文王在纣世有危亡之患.故于《易》辞多趋危亡,本自勉济,建成王业。
故《易》爻辞危者使平,以象其事。否卦九五其亡,其亡系于包桑”。陆绩又说:“《易》,
平易也。纣安其位,自谓平易,而反倾复。故爻辞:“易者使倾。以象其事明夷。上六初登于
天,后人于地之属是也。”
“西伯拘牖(今河南汤阴县)里,演《周易》”(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西伯幽而
演《易》”(曹丕《典论·论文》)。纣王荒淫享乐,政局腐败,民不聊生,日趋“倾复”,却
对“有盛德”的周文王,猜忌迫害,把文王拘禁于“牖里”。而文王却据伏牺氏“仰则观象于
天,俯则观法于地”所作八卦,演为“三百八十四爻之象,而系属其辞”。这就是自商到周初
所产生的《周易》。
“《易》,何为而作?”《周易·爻辞》作了回答:是出于伏羲氏之类的“圣人以通天下
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很明显,这都是美的思想,美的追求,而且是具有宏
观性的主导力的美学理论。
《周易·系辞》又指出:“精以入神,以致用也。”又说:“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换句话说,《周易》要讲“易”,“变”,“革”,“通”,其最终目的是在于“致用”,是在于“利万民”。所谓“精义”,是指客观规律“物理之微”。“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者也。”能“精义理元微,以得未然之事,是以涉于神道,逆祸福也”,是“乃用无极也”。
《周易·下经》,最终用了一句话警醒人们:“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这意思就是:荣华富贵享乐,要是过度,必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