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26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538437630/9787538437638 ·条形码:9787538437638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洪昭光心脑养生智慧 |
|
|
|
洪昭光心脑养生智慧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261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538437630/9787538437638
·条形码:978753843763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洪昭光心脑养生智慧》是一本送给心脑血管病患者和家属的权威实用著作,书中汇集了洪教授从医几十年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治疗、调理及养生方面的心得和经验,并提炼了多年在全国各地进行健康教育讲座的精华。 本书中提出对疾病预防的5种新观念,结合科学论证和作者的经验积累,为读者提供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70多种解决方案。中国自古就有上医治未病之论,现代医学也强调治未病更胜于治已病,只要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治疗,大家一样可以带病长寿。 洪教授也在本书中送给广大读者最贴心的健康方案,并送给中老年朋友80多种最实用的养心护脑方法,告诉读者养生就从心脑开始,从日常生活开始,健康不得病,个人少受罪,家人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健康乐活100岁也不是难事。
作者简介 洪昭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干部保健,诊疗中心研究员、教授、主任医师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
北京市老年学学会老年健康与长期照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卫生部心血管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原副主任
全国心血管病舫治科研领导小组原副组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原副院长
北京国康民健教育咨询中心总顾问
《新保健》杂志首席健康顾问
曾任第二、三、四届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委员,第三、四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并长期担任北京安贞医院干部保健及老年心内科主任。
上世纪70年代与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合作研制成“北京降压0号”及“溃疡合剂”。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三等奖1项及卫生局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近十几年来从事医学科普工作,曾获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和平使者”称号,全圈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中国控烟贡献奖”,卫生部“辉瑞杯离血压健康教育奖”,中国老教授协会科教优秀工作者。
科普活动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时空连线》、《新闻调查》、《焦点访谈》、《实话实说》及香港凤凰卫视、阳光卫视《高端访谈》、芬兰电视台等报道。
编辑推荐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第一杀手”。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在内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已占世界人口总死因的首位,成为最严重、最常见、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在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心脑血管疾病已稳居人口死因第一位,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在急剧上升,据调查,我国每年大约有近300万人、每天大约有7000人、每12秒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随着心脑血管疾病日益低龄化趋势,病人中相当部分为中年与青年,给国家、社会、家庭都带来沉重的负担和无法弥补的损失。 世界卫生组织(WHO)告诫: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心脑血管疾病正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已是严峻的现实,然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国民众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严重缺乏,对其极大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存在着许多错误观念和知识误区。《洪昭光心脑养生智慧》的出版意在增强人们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从而加深印象,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关注心脑血管健康,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做到60岁以前没有病,80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一百岁,快快乐乐一辈子!。
序言 今天,健康已成为广大公众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因为健康是节约,健康是和谐,健康是金子,健康是责任。播种健康,才能收获幸福。
不健康的损失超过了一切浪费。2001年,我国卫生资源总消耗为6140亿元,占GDP6.4%,而因病、伤残,过早死亡的损失为7800亿,占GDP8.2%,合计损失接近14000亿,而长江三峡工程15年的总投资为1800亿。到了2005年,我国卫生资源消费已达10.700亿,增长十分迅猛。
怎样得到健康呢?得了病再治是下策,“渴而凿井,斗而铸锥”已经晚了。美国心脏病学会主席说得好:任何高科技都不可能使病人恢复到得病前的状态,因此,好的医生是不让人得病的医生。其观点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上工”如何治“未病”呢?
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博士1992年指出:“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如果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减少600万人的死亡。”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一半人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又高瞻远瞩地提出一个重要观点:“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因而再三发出忠告:“不要死于愚昧,不要死于无知。”真是入木三分,掷地有声。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健康的四大元素中,父母遗传占15%,环境占17%,医疗占8%,而生活方式占60%。如果按照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人类的各种疾病就能减少50%,寿命可延长10年,而且生活质量大大改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自然凋亡。即无病无痛,无疾而终,平安百岁,快乐轻松。生如春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
2008年9月美国发表的对8万名35~39岁中年女性从1980年到2004年长达24年的前瞻性研发报告,证明:健康生活方式能使中年女性的死亡率下降55%,真是里程碑式的伟大成果。
健康生活方式就是维多利亚宣言的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而其核心本质是什么呢?健康的核心就是和谐。因为四大基石的内容就是合理、均衡、适度、全面,都不走极端。何为和谐?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认为:公正即和谐;孔子认为:和为贵,仁者寿;老子认为:适者有寿,仁者无敌。而《黄帝内经》指出:要顺应自然,阴阳平衡,天人合一,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了和谐,就很容易做到“21世纪健康新观念”。就是:20养成好习惯,40指标都正常,60以前没有病,80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100岁,快快乐乐一辈子。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何乐而不为呢?而和谐的具体方法,简单说来就是“三四八”健康法:即“三个平”“四君子”“八字歌”。
三个平:平常饭菜:一荤一素一菇,燕麦牛奶豆腐;平和心态:不争不恼不怒,爱心宽容大度;平均身材:不胖不瘦不堵,天天早晚走路。
四君子:君子量大,小人气大;君子不争,小人不让;君子和气,小人斗气;君子助人,小人伤人。
八字歌: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时,三餐八分饱,一天八杯水,养心八珍汤,健体八段锦,米寿八十八,茶龄百零八。
当前,我国慢性生活方式疾病患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越来越低,而心脑血管病发病形势十分严峻,2002年我国高血压患者1.6亿,超重者2亿,2006年,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超重者已达2.4亿,面对这种形势,根本办法就是预防为主。通过预防可以使高血压减少55%,脑卒中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33%。
本书旨在通过介绍许多简易、方便、有效的方法,一看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使读者能感悟到“早餐快乐茶”的魅力,其配方为:爱心是美容霜,读书是维生素,音乐是止痛剂,运动是安眠药,孝心是善之本,敬业是乐之源,感恩是健身丸,正气是防弹衣。相信读者一定能从中获得启示,获得方法,让我们共同实践21世纪健康新观念:健康快乐100岁,天天都有好心情。
最后,我衷心感谢特约策划——北京国康民健教育咨询中心,感谢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为本书所作的努力与辛勤工作。
文摘 第一章 慢性病让人类少活50年
1.慢性病——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
慢性病离你有多近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65岁以前算中年人,65~74岁算青年老年人,75~90岁算真正老年人。那么人的生理寿命应该是多大岁数呢?按照生物学的原理,哺乳动物的寿命是他的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是以最后一颗牙齿出来的时间(20~25岁)来计算,因此人的寿命最短100岁最长175岁。人的寿命正常应该是120岁。应该怎么度过呢?在这个120岁当中应该是健康7、8、9,百岁不是梦;70、80岁没有病,90岁也很健康,活到100岁不是梦,人人都应该健康100岁,这是正常的生物规律。可现在的情况呢?应该平均活120岁却只有70岁,整整少活50岁本应该70、80、90岁很健康,好多人40多岁就不健康,50多岁冠心病,60多岁死了,也整整提前得病50年。现在提前得病,提前残废,提前死亡成为当今社会普遍现象。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说,迅速加重的非传染病已是影响全球公众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精神病以及癌症同属非传染慢性病。
这些曾被认为只属于发达国家的慢性病,正在向中低收入国家转移,给这些经济刚刚有所起色的国家增添了沉重的医疗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5800万死者中,因慢性病死亡的约为3500万,其中80%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心血管病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中国加上印度,心血管病造成的负担超过了全部工业化国家疾病负担的总和。当前,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是世界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大约有1700万人死于这种慢性病,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30%左右。也就是说,每3个死者中,就有1个死于心血管病。根据目前的估计,到2020年时,这类死亡将达到死亡总人数的73%,占疾病负担的60%。
如果疾病是人类健康的杀手,那么心脑血管疾病就是杀人狂魔了。在中国,每年因心脑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大约在300万。而以恶性肿瘤、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目前,这些慢性病无论是发病或死亡情况,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止,而且都呈明显上扬态势。
由于慢性病是致病因素长期作用,致使器官慢慢损伤,功能逐步失调而累积成的疾病,所以其发病不明显,潜伏期长,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往往容易忽视一些潜在因素。慢性病的发病年龄已经不仅仅限于老年人,青壮年发病也十分常见,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小学生肥胖、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