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文体多维透视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页码:30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20905037X/9787209050371 ·条形码:9787209050371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国现代诗歌文体多维透视 |
|
|
|
中国现代诗歌文体多维透视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页码:30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20905037X/9787209050371
·条形码:978720905037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诗歌文体多维透视》内容简介:现代诗歌文体发生学、旧体诗的解构与新体诗的建构、传统旧体诗向现代新体诗的转型、新诗革命与现代诗体建构、旧体诗与现代诗的辩证关系、现代诗歌文体的历史转型、现代自由诗体、现代格律诗体、现代诗歌文体衍生的模式、复合体诗歌、传统诗歌文体的借鉴与继承、文体狂欢与超文本等等。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诗歌文体多维透视》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目录 导论
第一编 现代诗歌文体发生学
第一章 旧体诗的解构与新体诗的建构
第一节 传统旧体诗向现代新体诗的转型
第二节 新诗革命与现代诗体建构
第三节 旧体诗与现代诗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 现代诗歌文体的历史转型
第一节 现代自由诗体
第二节 现代格律诗体
第三章 现代诗歌文体衍生的模式
第一节 复合体诗歌
第二节 传统诗歌文体的借鉴与继承
第三节 文体狂欢与超文本
第二编 现代诗歌文体内部研究
第一章 中国现代诗歌的语言特征
第一节 文白相混的诗歌语言
第二节 改变传统思维的欧化语言
第三节 贴近大众的口语化语言
第四节 从日常口语中升华的书面语言
第二章 中国现代诗歌的结构特征
第一节 徘徊于自然与格律之间的现代诗歌节奏
第二节 从自发到自觉的现代诗行建构
第三节 扬弃与继承策略下的新诗韵脚
第三章 中国现代诗歌的表现技巧
第一节 兼融传统与现代的象征手法
第二节 突破思维定势的陌生化技巧
第三节 拓展表现空间的通感
第四节 意在言外的反讽手法
第五节 还原生存本相的冷抒情
第三编 现代诗歌文体外部研究
第一章 现代诗歌文体与社会变迁的同构
第一节 时代精神与现代诗歌文体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现代歌谣体诗
第三节 外来文化与现代诗歌文体
第四节 创作主体与现代诗歌文体
第二章 现代诗歌文体的文化学阐释
第一节 自由诗体与西方现代文化
第二节 现代格律诗体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三节 纯诗体与唯美主义文化
参考书目
后记
……
文摘 第一章 旧体诗的解构与新体诗的建构
中国旧体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固定的文体特征,并在唐朝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国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国诗歌也开始了由旧体诗向新体诗的艰难转型。先是黄遵宪、梁启超等提倡“诗界革命”对旧体诗进行改良,后是胡适提倡“诗体大解放”用新体诗代替旧体诗,旧体诗的解构与新体诗的建构同时展开。那么,旧体诗是如何解构的?新体诗又是如何建构的?旧体诗与新体诗之问是否具有内在联系?研究这些问题,对认识中国诗歌文体形式转型的内在规律,对研究中国现代诗歌文体形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第一节 传统旧体诗向现代新体诗的转型
古老的中华帝国、不可一世的清王朝,到了19世纪中叶,在西方的大举入侵之下变得不堪一击,奉行了数千年的各种政治制度、道德伦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原来被视为圭臬的各种老规矩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中国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艰难转型之中。文学作为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必然要随着社会的转型而发生转型,于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精华、中国传统观念的主要载体——一旧体诗歌,也自然地受到来自西方现代诗歌的巨大冲击,并在这一冲击之下扭曲变形,旧体诗的解构与新体诗的建构也就成为诗歌的必然发展趋势。
后记 在多年研究现代诗歌的过程中,时常会碰到一些令我困扰的难题,这些难题令我产生好奇,并产生对之进行探索研究的欲望,现代诗歌文体研究就是这样一个令我着迷的难题。当年申请教育部研究项目时,我选择了《中国现代诗歌文体多维透视》这一课题,设计了较为详细的写作提纲。从当时掌握的相关材料来看,关于现代诗歌文体研究虽然已取得了相关成果,但从多维视角对中国现代诗歌文体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还并不多见,这说明这一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诗歌王国,中国诗歌具有灿烂悠久的历史,出现了众多著名的诗人,留下了难以计数的经典作品,形成了严整的格律诗体,但到了晚清时期,随着西方现代文化的涌人、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原来被视为圭臬的格律诗体成为诗人们反叛、解构的对象,旧体诗的解构与新体诗的建构同时进行。然而,旧体诗为何成为被解构的对象?新体诗代替旧体诗成为现代主要诗歌文体样式的内在机制是什么?中国诗歌如何完成了由旧体诗向新体诗的历史转型?旧体诗与新体诗之间是否存有一定承继关系?中国现代诗歌在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又是如何完成自身的历史转型的?中国现代诗歌文体衍生的模式如何?是否有规律可寻?所有这些,都是我试图探寻的对象。然而,这些问题又确实像谜语一样半遮半掩地隐藏在丰富复杂的史料背后,需要通过对庞杂史料的梳理及对作家作品的解读来寻找答案。
除了从文体发生学的角度来研究现代诗歌文体产生、发展、演变的内在机制外,我还设想分别从诗歌文体内部和外部来探讨现代诗歌文体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诗歌文体具有其自身的、内部的发展规律。古代诗歌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完成了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再到七言诗的变化,完成了从杂言体到格律体的转型,现代诗歌文体发展是否也具有这样的内部规律?从哪些角度切人来研究现代诗歌文体的内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