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生活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23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309066111/9787309066111 ·条形码:9787309066111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纸生活 |
|
|
|
纸生活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页码:23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309066111/9787309066111
·条形码:978730906611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逸尘谷诗丛
内容简介 《纸生活》讲述了:诗歌作为用语言虚拟的世界,为古人的精神性生存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它使局促的生命拥有自由舒展的姿态。那么,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商业气氛的笼罩下,诗歌的价值还有这么重要吗?它是否还能够吸引才智之士投入创造性才华?这看来值得怀疑。上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诗歌创作曾一度十分活跃,但到了90年代以后,却又有了完全不同的变化:追逐实利成为一般人基本的生存目的,粗鄙的语言,傲慢的腔调,成为成功者的特征。
作者简介 阿固,男,本姓胥,蜀地南充市人。年三十许,诗十余年,未有大成。崇尚简单写作,快乐生活。
编辑推荐 《纸生活》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逸尘谷诗丛序(骆玉明)
叙:阿固《纸生活》(李一清)
第一夜 异身
江湖人物谱
草莽——兼忆我的江湖弟兄
四月书
幻
幻觉
新画皮
当阿固遇见庖丁
夺意七帖
虚构
续断
相思曲之:垂危
第二夜 有享
长安行
君子(组诗)
散章
可能
七月七之:雷雨
爱情故事
4月15日闲情日志
欲望河
安居(组诗)
从这里回到这里,2004
有罪
殇(组诗)
生活在南充(组诗)
盆地生活(组诗)
伪情书
小树林,或者情书
酒肉生涯
俗爱
盛开(组诗)
第三夜 独调
七日谈
老了,我们去哪里相见
[诗歌之童]你们
风花曲
偏离
虚拟对话
又见芦苇
三十三岁才出现的草原
钗头凤
第四夜 有缺
哑歌
木马
致我北方的兄弟
知春
哀
尘世之音
死穴
月光下的舞蹈
场景
思想起
婚礼
出没
梦见一只鸽子叫做来
双城
第五夜 有损
我相信
无声
2005,我们开始回忆
幻生系列
天黑
情书
举棋不定
丧戏
一只剥开的橘子
第六夜 补遗
欢爱
关于白骨精
上元月
向北
第七夜 独享
用荒凉的语言
Windflower
后记一 天真
后记二 春风里的石头
……
序言 诗歌总是以不可预料的方式进入一个人的内心。拿我自己来说,提到“诗”,最容易想起的并非大诗人传诵千古的名篇,而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的一段课文——说得更明白些,是一组简单的句子: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了。
已经是五十年前的事了。那时的上海,当清朗秋日,高空里能够看到雁行,望着它们远去,直到那些细小的黑点变得不可辨认,融入天空,我常常默默怀想:在它们飞去的远方,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后来读过许多古诗,嵇康的“手挥五弦,目送归鸿”让我记起往事,觉得有味。不知道嵇康写这诗句时想到的是什么曲子,《广陵散》吗?弦上流动是心声,它追逐飞鸿,飘舞于虚空,生命此刻得到解脱。
诗到底是什么,其实很难说的,但那种对远方的遥望,至少是诗特有的一种气质吧。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一首非常有名,诗中“心远地自偏”一句之后,转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的解说是:只有当心远于尘世时:才能亲近自然并由此体悟作为万物之本源的“道”的存在,由此领会人生的“真意”。这一“真意”可以理解为哲理的,但理解为诗意的或许更合适,所以是“欲辨已忘言”。
诗歌作为用语言虚拟的世界,为古人的精神性生存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它使局促的生命拥有自由舒展的姿态。那么,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商业气氛的笼罩下,诗歌的价值还有这么重要吗?它是否还能够吸引才智之士投入创造性才华?这看来值得怀疑。上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诗歌创作曾一度十分活跃,但到了90年代以后,却又有了完全不同的变化:追逐实利成为一般人基本的生存目的,粗鄙的语言,傲慢的腔调,成为成功者的特征。
文摘 插图:
江湖人物谱
东邪
那些年,我总是从东边来
只身,匹马,命带桃花,杀气中有桃花的香
是女子的合欢,是轻狂,负一身债,伤人于无形
那时我并不与你结交
那时西方苍茫,看轻俗礼,群狼奔逐
而身后那些秘密的往事,沦于杯酒
后十年,不一定是华山,总之是山头,总归是高处
是死伤,是恩仇,背负骂名
是自己的江湖,自己的囚
而那时你已经足够苍老,我爱上了你
不爱你的红颜,只爱你的白发苍苍,有限光阴
这些是不必偿还的
比如让我做你的桃花,你做我的劫
2006年9月21日
西毒
穷一生,都在找一滴毒药
可以克制任何一种毒的毒药
有时觉得那是一条蛇,来自异域或者南疆
它紧紧环在我也曾经青春的腰际
噬过你的心,在胸口变成朱砂
后记 我始终是一个安静写作的人,虽也加入了本地作协,但是我还是一个远离诗歌圈子的人,很多人批评我这样不合时宜,是不会受人欢迎的,不和官媒接触是出不了名的,可是就我而言,是不愿意诗歌和金钱有染的。我说诗歌是写给极少数懂你的人的。虽然这样的态度太天真,可是我想说的是:我写诗歌并不是为了出名,只想好好地写好诗歌。
因为我这一生,有好多话要说。
或许是因为我多少有点自卑吧,就如有人批评过的,我的写作不够专业,缺少一种系统的东西。这一点我是认同的,因我原不是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自1989年步入诗歌写作开始,诗歌与我完全是极私人化的一种倾诉方式。这样说或有人又要说我不入流与不合群了,可是已习惯这样离群索居的态度,假如寻找改变,那么对我、对我的诗歌都是残酷的了。
右眼(上海女诗人)曾这样评说我的写作:在破碎中完整。我觉得她就是一个懂诗歌的人,她可以从文字看到一个人的内心去,而这样的读者已经太少了。
“阿固的诗歌缺乏的是大气,大意义,是始终围绕着自己纠缠不清地絮叨着。”
有朋友也批评过我的文字太个人,太局限,这一点我也从没否认过,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极天真地认为诗歌是属于少数人的,只有少数人懂诗歌。而我本不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我在写给“野草”民刊的文章《开始的路程》中表达过我的观点,我说自己是那种放弃诗歌责任、没有大理想的人,我负担不了太多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