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言情 >

何家芳情事

2010-03-19 
基本信息·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页码:277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5月 ·ISBN:7806473742 ·条形码:9787806473740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何家芳情事 去商家看看
何家芳情事 去商家看看

 何家芳情事


基本信息·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页码:277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5月
·ISBN:7806473742
·条形码:9787806473740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32开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何家芳是一个苦命的女人,从十六岁到四十七岁,泪水和屈辱伴随着她,痛苦与辛酸伴随着她。从初中生到下放知青到城市女工再到下岗工人,他走过许多的人生磨难......
媒体推荐 长篇说创作怎样而对新的世纪
新世纪的曙光正在逐渐显露出来。在这新的世纪交替的历史时刻里,人们都在筹划着用什么姿态或者准备什么礼物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我们的这一套“黑马长篇小说丛书”,也是一份献给新世纪的礼物。因为它从现在起将陆续出版,一直持续到下一个世纪之初,可以说也是一项跨世纪的文学工程。
我并不奢望能从这套丛书中不经意间跑出几匹黑马来,在文坛上闹个红红火火;我只希冀收入本丛书的作品将有一番新的艺术风采,并有比较稳定比较整齐的艺术质量。
本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有过那么一阵子“长篇热”。在这阵子“长篇热”中,各级领导倡导和干预,出版机构积极运作,老中青三代作家一齐上阵,各种新闻媒体起劲炒作,的确热得可以,成为九十年代文坛一大景观。当然,这“长篇热”的确推动了长篇小说创作,诸如长篇小说数量激增,影响扩大,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或比较优秀的作品,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的创作趋势,等等;不过,真正称得上是精品或力作的作品并不多见,而“长篇热”热过了头又带来某些领导不重视创作的艺术规律,作家文体意识淡薄、评论评奖庸俗化、书商炒作商品化等种种问题。在“长篇热”已经热过了头,需要降温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筹划和推出这么一套长篇小说丛书,这是需要首先说清楚的。当然,借这个机会也想说说我对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些想法,换言之,即谈谈长篇小说创作怎样面对新的世纪这么一个正摆在长篇小说作家和长篇小说研究者、评论者面前的问题。
长篇小说同别的文学体裁一样,它的艺术质量高低并不取决于写什么,而是取决于怎么写。写什么,亦即题材问题,对于创作的艺术质量当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但是如果把题材即写什么的重要性强调得过了头,尤其是强调到首要的或具有决定意义的地步,那就是违背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的了。在过去特定的岁月里,我们吃过这种“题材决定论”的不少亏,后来又对其进行过清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文坛上,由于种种原因,“题材决定论”有死灰复燃之势,这个幽灵又在文坛上游荡。这就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惕。我们绝不能再吃“题材决定论”的亏,对于它,无论是原装的,还是改头换面乔装打扮过的,抑或以时髦的口号为掩饰的,统统加以拒绝。在这儿,我不想花费更多的篇幅来剖析几十年前曾经猖獗一时而今又卷土重来的“题材决定论”,我只想提醒广大读者回顾一下中外文学史,在几千年的文学史长河中,有哪一部优秀作品,或者传世之作是由于写了重大题材?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是王实甫的《西厢记》,还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基于对于题材问题的这种理解,在这套丛书里,我们不想给作家们在题材上划出“特区”,也不想划出“禁区”。我们鼓励作家们去写他们最熟悉和具有独到的深刻理解的生活,并用独特的艺术手段来反映或表现这种生活。于是,读者诸君已经或将要在这套丛中看到的作品,在题材上的确是多样的,既有写当下变革中的现实生活,也有相隔一段时间的逝去的生活;有比较重大的题材,诸如决定民族命运的战争和当今人们关注的改革事业,也有写身边琐事并从中加以深入开掘的;有作家亲历的生活,也有间接的生活,诸如石钟山通过历史文献资料重写的关于抗日战争后期滇缅战场野人区的那段生活,等等。总之,我们将在这套丛书读到的作品,题材是多样的,也是独特的。我们想用这些作品来表示我们对题材问题的一种见解,并对“题材决定论”作出严肃的拒绝。
……
编辑推荐 这部小说描绘了何家芳坎坷的一生,从初中生到下放知青到城市女工再到下岗工人,她走过许多的人生磨难。善良纯洁的何家芳一生都在逃避与寻找,但愚昧和怯弱使她一次次落入爱的陷阱,她从未能够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读罢这部小说,让人不得不为女主人公掬一把辛酸之泪。
文摘 书摘
随着那株花蕾在何家芳心中灿烂开放,何家陷入了失眠的状态中。
她在夜里老是睡不好觉,身下那张简陋的木床随着她一次又一次缓慢的翻身叹息一般作响。张小洁同样简陋的木床就在咫尺之间,但小家碧玉的张小洁已经入睡了,甚至还发出了微微的鼾声。
鼾声中只有何家芳仍然睁着失眠的眼睛。何家芳心里暗暗奇怪,为什么她在黑暗中总是看见刘毅民那张年轻而又英俊的脸呢?这张脸在夜的,背景中无处不在,并且神奇地随着何家芳的视线而移动,红红的灶火仿佛舞台的追光一般在那张脸上闪烁……何家芳想躲避这张脸,她不要思念刘毅民,这种思念令她感觉痛苦,感觉难受,她不知道如何去释放它们,于是它们就像病灶一般梗在她心中……何家芳在黑暗中紧紧地闭着眼睛,她不要看,不要看刘毅民那张英俊的脸,不要看,不要看呀!!但闭着眼睛也没有办法,闭着眼睛何家芳依然看见刘毅民那张被红红灶火映亮的脸……何家芳没有办法了,只有对自己的思念缴械了,这一缴械就是一种泛滥
……泛滥中,何家芳感觉身体有一种波纹般的起伏,这起伏的中心非常隐秘也非常湿润,何家芳不由就将手伸了下去……后来,何家芳突然就从床上坐起来,惊问自己:家芳,你这是怎么了?十七岁的初中生何家芳被自己刚才的举动吓坏了,她坐在床上,心里慌得一阵阵跳……
后来,何家芳和刘毅民之间终于发生了一些故事。
许多年之后,回眸他们的故事,确实有些小儿科,确实不怎么值得花费笔墨,但这个故事对以后情节的发展有某种关联,因而也就不好回避,我们只好对它简略地描述一番。
那是傍晚的一天,也是气温刚刚转暖,有一些春天意味的一天。何家芳吃过饭后去洗衣服,她去的时候,天色还鱼肚白似的发亮,等她洗完衣服,天色就完全暗了下来。何家芳从河边回来,走到一处田埂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迎面走来。何家芳心里一跳,这迎面而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沉甸甸地坠在她思念中的刘毅民。刘毅民走到她面前了,何家芳略略地侧了——下身子。刘毅民也略略地侧了一下身子,因为田埂太窄,两人相遇彼此都要这么让一让。他们没有做声,彼此在就要交身而过的那一刻,非常默契地将身子侧了一侧。刘毅民侧着身子走了一步,又走一步,再走一步,走到第三步时,他侧着的身体和何家芳侧着的身体就完全重合了。我们说的完全重合,是指视线上的完全重合,实际上他们两人的身体大约还隔着一个拳头或者两个拳头的距离。刘毅民走到第三步时,就没有继续前行了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