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页码:762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 ·ISBN:7220054564 ·条形码:9787220054563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古诗词辞典:初中教师卷 |
|
|
|
古诗词辞典:初中教师卷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页码:762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
·ISBN:7220054564
·条形码:9787220054563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媒体推荐 前言
在语文的教学中,古代诗歌占有突出的地位。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代留下的数量巨大的灿烂诗篇,至今仍是传统文化中最受人关注和喜爱的部分之一。这些诗歌都是每个时代特定社会生活的产物,它们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又表现出了各个时代的审美追求,具有经久不衰的启迪价值和艺术魅力。
但是,古代诗歌教学中需要解决两个尖锐而突出的问题,即教什么和怎样教?怎样教是教学方法问题;教什么是教学内容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教学实践就会遇到困难,产生混乱。
中国的诗论是异常丰富的,“诗官志”、“诗缘情”等诗歌创作的理论早为大家熟知。在理解我国的古诗及其教育功能时,可以先行“温故”。即首先重温一下古人怎样理解、认识诗的功能,这样将可能有助于我们找到一个提高古代诗歌教学水平的思路。
杜甫的诗善陈时事,诗中有史笔,读他的诗,可以体察当时政治、世风的得失,后人称杜甫为“诗史”,是很有道理的。其实这也反映出人们的一种看诗方法。这种方法在春秋时期,吴季札以政俗兴衰的眼光评论诗,已开其端了。季札听诗,因诗而论及各国的成败兴衰,从诗歌咏叹声调中,领略诗人的思致和诗人所受环境的影响(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这种方法对后人读诗、论诗,有不少启发。
还有一种方法是说明作诗者因什么事而作诗,“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这又道出了诗与史的关系。诗与史的关系本来就十分密切,读诗而不读史,对于事情的环境不能深知,就不能深知诗旨。史是事实,诗是对事实环境深有感触的情感抒发,能使人身临其境。所以读诗兼读史,才能更深切理解诗意。了解诗之本事,进而明了诗人发生情感的事由,使读诗者感悟作诗者所感触的事境而妙悟诗外之意。这种观诗的方法,对后世亦有大的影响。
在说到诗的功能时,就不能不说到孔子。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那么什么叫“兴”、“观”、“群”、“怨”呢?简要地说,所谓“兴”,是说诗对读者的思想感情有启发陶冶作用;“观”,是说诗能够使读者认识风俗的兴衰和得失;“群”,是指诗能够帮助人们互相切磋,提高修养;“怨”,是说诗可以用来评论时政,表达民情。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对诗的功能最精当的概括。后来的诗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
按常理来说,凡是作诗,在文字上所要表达的,不外是情和景两个要素。言志、言理都是“情”,言山川草木都是“景”。写诗的人或是即情生景,或是即景生情。而看诗的人,也是从情景两方面,来溯求诗人的志意,并从诗人所写的情景中,引发自己的志意。一首表现不出诗人“兴”、“观”、“群”、“怨”之怀的诗,一定不是好诗。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直到今天仍然要编入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赋等,是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强人文精神教育,这对于增强学习者的语官表达能力十分重要。这在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2000年推出的新教材标准和编写说明介绍,提供了许多教材分析和教法的指示,各方面也在对此积极进行探讨。
…………
编辑推荐 本词典是一部据新教纲规定的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编写的词典,是一部为初中教学者或自学者提供资料丰富的参考读物。一个好的读本将是激活学习者学习兴趣的前提,对启发和维持学习者的主动性至为关键,本书就是这样一本好的读本。
目录 前 言
编者的话
诗 经
关 雎 (关关雎鸠)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
附 长相思(唐·白居易)
……
文摘 书摘
这首《大风歌》就是在沛县宴席上所作。
首句用风云变幻来象征往事。
“大风起兮云飞扬”:大风吹起啊,云彩飞扬。
《昭明文选》李善注:“风起云飞,以喻群雄竟逐而天下乱也。”确实,由于秦朝的暴政,人民生活非常困苦,稍有犯法就会被杀头。于是,自爆发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纷纷起义。经过数年战斗,形成了以项羽和刘邦为中心的两大军事集团。
这句是刘邦回忆往事,对群雄逐鹿的景况大加感慨。因为在如此多的群雄中,他起事耐已经49岁了,而能够成为惟一的胜利者,这九死一生的历程,回想起来自然是难抑激情。
次句写对自己衣锦还乡的荣耀非常自豪。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权威凌驾已于四海啊。回到故乡。
“威加海内”是天子的权威。这句洋溢着居高临下,踌躇满志的得意,是对个人功成名就的自豪。
刘邦起义时人巳中年,人数也很少,仅为三千余人,投靠项粱后才有了五千人马。其后不断兼并反秦军队,灭亡了秦王朝,最大的愿望也不过是裂土封王。直至被项羽赶到汉中才迫使他决心打回老家,然后定三秦。攻项羽。
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被项羽打得抱头鼠窜。几次差点被擒。在鸿沟与项羽订立瓜分天下的盟约也应该是真心的,因为当时重兵在握的韩信、彭越未必会听他指挥,再加上拥有半壁河山,对一个白手起家的人来说,也是可以满足的。然而经过张良、陈余提醒.他意识到等项羽恢复原气,他这一半江山就会保不住,因此下定决心,消灭项羽,统一中国。
在刘邦征战的年代,项羽、韩信、彭越、英布应该是这个时代最强势的英雄。除了他刘邦,几乎个个都是战果辉煌,项羽、韩信更是几乎没有打过败仗。然而,这些英雄人物,都最话被刘邦战胜或杀头,这何尝不是刘邦人生的最大快乐!试问.英布死后还有谁能与刘邦争锋?
此时的“威加海内”展现了刘邦成功后的洋洋自得。自己的权威在海内无人不敬仰;不倾服,怎不教人踌躇满志!
项羽说过:“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项羽的还乡不过是满足一时的虚荣,他看不到潜在祸端。刘邦的还乡不但有对家乡的眷恋,而更有四海平定,答谢父老的心情。刘邦一生的征战,为他后世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末句写求贤若渴,忧伤国事。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怎样才能得到勇猛的大将来守卫辽阔的边疆。
举杯欢庆之际,刘邦感到国事的隐忧,竟“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