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结构性贫困:定县再调查的普遍性结论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23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09708281/9787509708286 ·条形码:9787509708286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农民的结构性贫困:定县再调查的普遍性结论 |
|
|
|
农民的结构性贫困:定县再调查的普遍性结论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页码:23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509708281/9787509708286
·条形码:978750970828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北京工业大学·社会研究丛书
·外文书名:Stuctural Poverty of the Peasant
内容简介 《农民的结构性贫困:定县再调查的普遍性结论》讲述了:目前许多关于中国三农问题的研究,都有一个明确的政策归因:为推行国家的工业化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伤害了农民、农业和农村,造成三农问题。但不该因此忘记另一个根本的原因:当我们的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型的时候,必然会出现三农问题。农业的产业性质决定其经济总量受消费农产品的总人口制约,在工业化开始后农业的经济地位必然下降,因此就有了农业问题;又由于农民是具体的、居住在乡村的、有一定社会属性的人,所以农业人口的非农化绝不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那么简单,即使西方先工业化国家三次产业间产值结构的变化和就业结构也相当的不同步,这种不同步必然带来农民问题;由于乡村人口密度远小于城市,受市场条件限制其非农产业必然落后于城市,也就必然带来农村发展问题。这说明三农问题是转型期的必然,研究者的视角应该更多的放在这个必然的“客观历史过程”上。
编辑推荐 《农民的结构性贫困:定县再调查的普遍性结论》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目录 引言 定县再调查告诉我们什么
第一节 理论与政策中对农民的假设
第二节 农业的生计地位已经下降
第三节 乡村居民已经不是“乡下人
第四节 社会转型后才有职业农民
第五节 真正的问题
第一章 转型期结构性贫困
第一节 农民问题的中国性
第二节 社会结构转型与农民贫困
第三节 农民问题的阶段性
第四节 生计重构是农民问题的核心
第二章 贫困的原因
第一节 80年来的归因
第二节 贫困定律
第三节 “部分人先富”战略
第三章 农民就业问题
第一节 工业化优先战略惠及农民
第二节 “农民工”问题
第三节 “离土不离乡”问题
第四节 异地就业问题
第四章 家庭经营问题
第一节 口粮农业的含义
第二节 以经营代替就业
第三节 粮食问题
第五章 社区建构问题
第一节 农业社会的均质人口分布
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非均衡布局
第三节 迁移问题
第四节 乡村都市化问题
第六章 社会转型时期的乡村管理
第一节 传统社会的乡村管理
第二节 转型期的村治问题
第三节 乡村管理的出路与政策建议
第七章 农民问题的出路
第一节 解决农村问题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节 用国家手段解决农民问题
参考文献
……
序言 两次定县调查时隔76年。这期间中国农民低收入依旧、小农农业依旧、城乡差别依旧。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我们采用过政治手段甚至战争手段,采用过经济手段,也采用过行政手段和社会救助手段,可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我们曾经寄希望于改造中国的农业。租佃制度被废除了,可是自耕农的收入在工业制成品越来越多的时代仍是少得可怜。拒绝“广义农业技术”的小农经营方式被废除过,可是被改造成经济实体的大农业产出依然微薄,甚至不足以维持作为农业企业的人民公社。于是,我们发现农民多、耕地少是人的问题,是社会结构的问题,不是仅改造农业就可以解决的。
我们曾经寄希望于改造中国的农民。农民识字了,学会了合理密植、引进良种、使用化肥、运用机械、耕地开发和改造等80年前的学人期望他们掌握的全部农业知识。农民也接受现代教育了,接受了基本教育的农民中有一部分人可以继续上高中、大学。可是完成了现代教育的乡村居民没有多少留在乡村,即使留在乡村,对乡村的经营者也没有多少帮助,因为现代教育培养的是合格的职业者,农村需要的却是合格的生产者、经营者。
文摘 插图:
与梁启超“新民说”把中国落后归因于愚昧、自私、好伪、怯懦等人格缺陷不同,平民教育运动的倡导者把落后归结为农民的综合素质。这个综合素质包括了知识水平、谋生能力、身体素质和公民意识,即所谓“愚贫弱私”。可以看出,从提高农民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角度看,改造的目标是准确的。我国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教育是重道德教化而轻职业技能,乡村的农民面对生计困境尚无能力自救,更不可能依靠他们实现“强国梦”。
然而提高农民素质可以救国却难以救乡村,所有提高农民素质努力的最后受益者都是城市而不是滞留乡村的农民。80年来乡村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居民大都没有留在乡村。他们即使留在农村对小农业经营者也没有多大帮助,因为现代教育是面向工业社会的,培养的是工业社会的职业者,而不是传统农业的小业主。也就是说,强化乡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未来的农民,但不能帮助我们提高目前的农民收入。
当前关于农民素质的讨论侧重“人力资本”角度,既然属于“资本”就要服从资本的产业分布,只要市场机制发挥着作用,乡村教育的结果必然还是“孑L雀东南飞”。因此真正的问题在于既然现代教育直接的和最大的受益者都不是乡村的农民,那么教育投资的主体应该是农户还是国家呢?
减轻农民负担无疑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与传统农业社会的地主经济不同,工业化后的中国公共财政已经不依赖于农业,近年来甚至已经取消了农业税,达到“零负担”水平。这个意义上的农民负担已经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