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诗歌词曲 >

陶渊明与道家文化

2010-03-14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35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210042350/9787210042358 ·条形码:9787210042358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陶渊明与道家文化 去商家看看
陶渊明与道家文化 去商家看看

 陶渊明与道家文化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35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210042350/9787210042358
·条形码:978721004235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庐山文化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陶渊明与道家文化》内容简介:走进庐山,遍揽云飘雾绕、秀峰绝壁的山川画卷,探寻庐山,透视高僧大德,鸿儒巨匠中的文化命脉;品味庐山,尽享包蕴天地、领悟真髓的精神甘霖……
作者简介 吴国富(1966-),男,江西武宁人,庐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副教授,已出版专著《全真教与元曲》、《论陶渊明的中和》、《陶渊明寻阳觅踪》,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编辑推荐 《陶渊明与道家文化》:庐山文化研究丛书。
目录
引言 隐逸之真与真的回归
第一章 走出宿命的阴影
第一节 卜生于贪:陶渊明的反思
第二节 卜生于愚:陶渊明的警觉
第三节 心有桃源不问占

第二章 回归人性的至善
第一节 不羁于功名的真孝
第二节 植根于至善的悲悯
第三节 有异于仁义的真善

第三章 菊花泛酒伤人世
第一节 菊花养生,青松傲世
第二节 旨酒服药,浊酒寄意
第三节 存思神仙,伤痛人间

第四章 游仙忘我归本心
第一节 游仙诗与婴儿之心
第二节 游心恬淡,诗人便是仙人
第三节 万物交融,诗境常如化境

第五章 陶渊明对历代道教的影响
第一节 追慕陶渊明的仙道中人
第二节 从仙境向心境回归的桃花源
第三节 归去来兮在吾心
第四节 菊花、无弦琴与心性之美
附录张僧鉴《寻阳记》辑校
后记
……
序言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壮丽诗篇,使人们心潮澎湃,给庐山增色添辉。
钟灵毓秀的赣北大地,东襟浩渺鄱湖,北枕滔滔长江。在风云际会、气象万千的江河湖水之间,矗立着千古名山——庐山。这里自古是从楚到吴的咽喉之地,也是从中原到南粤的必经之路,雄镇着中国的东南半壁。自古至今,这里南北交织、七省通衢,商贾汇聚、人文荟萃。在中国历史上,这里“三大茶市有其名,四大米市有其位”。千百年来,秀美的自然山川,优越的地理位置,孕育并催生了灿烂的庐山文化。1996年,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高度评价: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入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作为整个华夏文明中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瑰宝,庐山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为世界所瞩目。早在三国两晋时期,周瑜在宫亭湖驻军,慧远在东林建寺,陶渊明在柴桑归隐,庐山就迎来了她第一个文化创造的高峰。而从三国到近现代,有无数的文化巨匠、政治贤达、民族精英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踪迹。
文摘 插图:


在乱世中卷入争斗厮杀,很可能遭遇灾祸。袁淑《真隐传》记载战国时苏秦、张仪拜鬼谷先生为师,后来游说列国,遂立功名,鬼谷先生写信劝告他们说:“若二君岂不见河边之树乎,仆御折其枝,波浪荡其根,上无径尺之阴,身被数千之痕,此木岂与天地有仇怨?所居然也。子不见嵩岱之松柏,华霍之檀桐乎,上枝干于青云,下根通于三泉,千秋万岁,不受斧斤之患,此木岂与天地有骨肉哉?盖所居然也。”这种劝告,绝非故意耸人听闻。
在动荡的、纷乱的、充满血腥味的社会中生活,只有具备野蛮而强大的力量,才能在肉搏中保全自己;否则只有被戕害,白白丧失生命。在这种环境中,虽然不排除有人以正义为宗旨,扫清各种作乱势力,为天下争取太平,但总体上看还是争权夺利、互相残害的人占多数。在这种环境中选择了隐逸,也就选择了安宁的生活,更选择了正常的人性。
第二。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参与倾轧,同样不属于隐逸
充满战争与残杀的世道,固然与隐逸对立,而在所谓的“治世”,也有可能出现与隐逸对立的环境。政治具有支配他人及社会财富的力量,也很容易变成为升官发财而倾轧争夺的社会土壤。在这种情况下,从政者歪曲运用了文明的成果,将人的动物性演绎为凶残的社会属性,将政治变成可怕的绞肉机,如梁沈约《高士赞》日:“悠悠之徒,莫不攘袂而议进取,怒目而争权利。”东汉张衡所处的政治环境就是如此:“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在历经折磨之后,张衡作《归田赋》云:“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
后记 在经济观念深入人心的当下,“学术功利化”的现象已司空见惯,没有功利的学术差不多成为“稀有物种”了。不过,我们的老祖宗做学问,也不完全是不讲功利的,诚如元杂剧所云:“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修武习文,是要拿来货卖的,而且还要卖给帝王家,因为帝王家出得起大价钱。卖给帝王家的东西,当然要合乎帝王的需要;做给帝王看的学问,也要为帝王摇旗呐喊。这种隐含的功利,就冲淡了学问的“真理性”,古人的很多学问也是当不得真的。在万象更新的现代社会里,受着先进文化熏陶的学者,整日以创新为能事,就有必要把古代这些当不得真的东西剔出来,否则为那些灰飞烟灭的帝王做吹鼓手,又让当下的人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你,就太不值了。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就卖给了帝王家,夹杂了很多说不清的东西。很多文人也卖给了帝王家,传播了很多说不清的东西。从这一点来看,陶渊明是个异类。他的东西,从来没有被历代帝王青睐过,像儒学那样进行推广;喜欢他的人虽然多,却几乎都是失意的人,没权势的人。仅凭这一点,就可以知道陶渊明的东西是有很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