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基本信息·出版社:知识出版社 ·页码:10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01555559/9787501555550 ·条形码:9787501555550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端午节 |
|
|
|
端午节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知识出版社
·页码:10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01555559/9787501555550
·条形码:978750155555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华传统节日诗歌选
内容简介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端午节》选取自唐以来的咏端午诗歌五十首,推介给诸位读者,希望对大家了解端午节传统有一点帮助。
作者简介 张晓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所长,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与节日相关的主要科研成果:主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丛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出版),《东方道德研究(第8辑)》(中国工商联出版社2005年出版),《东方道德研究(第9辑)》(中国工商联出版社2008年出版),《新世纪首都青年追踪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发表“中华传统节日——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国青年报》2007年12月30日第8版),“丰富而浪漫的中华传统节日”(《政工研究动态》2008年第7期),“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与精神家园建设”(《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浅析传统节日的文境界”(《东方道德研究(第9辑)》)等。
目录 序
引言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端午
岳州观竞渡
五丝
端午日赐衣
竞渡歌(节录)
答开州韦使君寄车前子
竞渡曲
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竞渡
复夜宿江驿
表夏(十首选第十)
送客南归有怀
端午
同州端午
端午
竞渡诗
五月五日
渔家傲
屈原塔
浣溪沙
竞渡
喜迁莺
和端个
临江仙
齐天乐
重五
还心动
重五同尹少稷观江中竞渡
归州重五
己卯重五诗
竹之歌
贺新郎
诉衷情
贺新郎
念奴娇
澡兰香·淮安重午
端午竞渡歌
端午感兴
已酉端午
端阳十咏
端阳写怀
端午食赐粽有感
午日观竞渡
午日处州禁竞渡
五日
江上午日
三闾祠
竞渡词
台湾竹枝词
戏题端阳锦
端午
……
序言 由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组成的中国传统节日体系,宛如一幅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卷,令人陶醉。作为将中华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精神命脉,传统节日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文化符号,它们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向往与追求。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中国传统节日的开篇是以“阖家团圆”、“辞旧迎新”为主题的春节。它是全世界华人心中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持续时间最长、内容和仪式最多、节奏感最强的节日。回家过年,是华人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情结,是他们心中永远的期盼。除夕之夜,全家老少,团聚一堂,回忆过去,展望未来,相互祝福,在爆竹声中,迎来新的一年。
元宵节,一个朦胧又透亮、通俗又诗意的节日。“一年明月打头圆”。在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天上的明月与人间的灯火交织成“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奇景。“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展”。人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舞金狮、踩高跷、跑旱船、唱秧歌,放怀适意于“正月十五闹元宵”的狂欢。
清明节,一个庄重而忧伤的祭祀的日子。清明到。儿尽孝。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先人,追贤思孝,认祖归宗。在祭奠追思中,更多地领悟对亲人、对长辈的亲情与义务,增强对家庭的认同感,这是一种伦理道德文化的体现。同时,这一天也是播种希望的日子。在大地复苏、万象更新的时节。扫墓踏青,亲近自然、慎终追远,从中体会生命的宝贵。生活的美好。
端午节,一个最具有文化内涵与活力的节日。“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由于全民族的共识,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得以传承千年不衰。粽子是其节日的象征物,而龙舟竞渡则是其最具活力的体现。“龙舟千载,楚水湘江”也可视为全民族体育运动和体育精神的缩影。
文摘 插图: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杜陵野老、杜陵布衣。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今河南巩义)。天宝初应试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长安,被俘,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遁赴行在,拜左拾遗,以此世称杜拾遗。后因直谏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西行。剑南节度使严武镇成都,任甫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以此世称杜工部。武与甫世旧,待甫甚厚,武卒,甫无所依,遂往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高卒。晚岁避蜀乱,举家东迁荆楚,扁舟出峡。经洞庭、溯湘江,游衡岳,居耒阳,贫病交加。随之复北上,卒于湘江舟中。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白居易赞“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其一生作诗1400余首,多为传颂千古的名篇,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杜工部集》传世。
肃宗皇帝在端午日,赐给作者上好的衣服,诗人感激万分。“细葛寒风软,香罗叠雪轻”两句全然赞美“赐衣”。结尾句将诗人受宠若惊之心境推至极点。纵观全诗,不像大诗人杜甫写出的东西。但在封建时代,面对至高无上的皇帝,无人能够脱俗,杜甫亦不例外。清人纪昀批日:“起句太累。工部诗雄千古,而馆阁体内非其所长,循声赞叹者,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