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码:141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117124225 ·条形码:978711712422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临床执业医师(套装上下册)(最新修订版2010) |
|
|
|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临床执业医师(套装上下册)(最新修订版2010)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码:141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117124225
·条形码:978711712422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唯一推荐用书
·套装数量:2
内容简介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临床执业医师(套装上下册)(最新修订版2010)》内容简介: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根据医师执业的实际需要,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医学教育、医学考试和教育测量专家研究提出了临床、口腔、公共卫生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准人的基本要求,包括基本素质、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求申请医师资格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医学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具有必要的人文素养。根据医师准入基本要求,我中心于2008年组织对原《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作了修改和补充,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已于2009年正式颁布并施行。
《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包括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和医学综合笔试大纲两部分。医学综合笔试部分将大纲考核的内容整合为基础综合、专业综合和实践综合三部分。为帮助考生有效地掌握其执业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安全有效地从事医疗、预防和保健工作,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和特点,我中心组织专家精心编写了医师资格考试系列指导丛书。
本系列指导丛书包括临床、口腔、公卫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二级三类的《医学人文概要》、《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应试指南》、《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解析》共19本,2009年已正式出版16本。通过一年的使用,专家和广大考生反映良好,并对系列丛书提出了修改建议。我中心再次组织有关专家对部分章节进行修订。为体现医学人文在执业医师考试中的重要地位,提升执业医师人文精神,将原各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中有关医学伦理、医学心理与卫生法规的内容分离出来,单独成册,新编《医学人文概要》,供各类别考生使用。同时,还首次编写口腔执业医师和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应试指南》。
编辑推荐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临床执业医师(套装上下册)(最新修订版2010)》: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唯一推荐用书
目录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临床执业医师(最新修订版2010)(上册)》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综合
第一章 生物化学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酶
第四节 糖代谢
第五节 生物氧化
第六节 脂类代谢
第七节 氨基酸的代谢
第八节 核苷酸代谢
第九节 遗传信息的传递
第十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
第十一节 基因表达调控
第十二节 信息物质、受体与信号转导
第十三节 重组DNA技术
第十四节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第十五节 血液生化
第十六节 肝胆生化
第二章 生理学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血液
第三节 血液循环
第四节 呼吸
第五节 消化和吸收
第六节 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七节 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八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九节 内分泌
第十节 生殖
第三章 医学微生物学
第一节 微生物基本概念
第二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三节 细菌的生理
第四节 消毒与灭菌
第五节 噬菌体
第六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七节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八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九节 病原性球菌
第十节 肠道杆菌
第十一节 弧菌属
第十二节 厌氧性杆菌
第十三节 棒状杆菌属
第十四节 分枝杆菌属
第十五节 放线菌属和诺卡氏菌属
第十六节 动物源性细菌
第十七节 其他细菌
第十八节 支原体
第十九节 立克次体
第二十节 衣原体
第二十一节 螺旋体
第二十二节 真菌
第二十三节 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二十四节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二十五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二十六节 呼吸道病毒
第二十七节 肠道病毒
第二十八节 肝炎病毒
第二十九节 黄病毒属(虫媒病毒)
第三十节 出血热病毒
第三十一节 疱疹病毒
第三十二节 逆转录病毒
第三十三节 其他病毒
第三十四节 亚病毒
第四章 医学免疫学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抗原
第三节 免疫器官
第四节 免疫细胞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
第六节 补体系统
第七节 细胞因子
第八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九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第十节 免疫应答
第十一节 黏膜免疫系统
第十二节 免疫耐受
第十三节 抗感染免疫
第十四节 超敏反应
第十五节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十六节 免疫缺陷病
第十七节 肿瘤免疫
第十八节 移植免疫
第十九节 免疫学检测技术
第二十节 免疫学防治
第五章 病理学
第一节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第二节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三节 炎症
第四节 肿瘤
第五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六节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七节 消化系统疾病
第八节 泌尿系统疾病
第九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十节 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十一节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第十二节 性传播疾病
第六章 药理学
第一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三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第四节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第五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六节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七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八节 局部麻醉药
第九节 镇静催眠药
第十节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十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
第十二节 抗精神失常药
第十三节 镇痛药
第十四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十五节 钙拮抗药
第十六节 抗心律失常药
第十七节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第十八节 抗心绞痛药
第十九节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二十节 抗高血压药
第二十一节 利尿药
第二十二节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物
第二十三节 组胺受体阻断药
第二十四节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五节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六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二十七节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第二十八节 胰岛素及口馒艮降血糖药
第二十九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三十节 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三十一节 氨基苷类抗生素
第三十二节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第三十三节 人工合成的抗菌药
第三十四节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第三十五节 抗结核病药
第三十六节 抗疟药
第三十七节 抗恶性肿瘤药
第七章 预防医学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医学统计学方法
第三节 人群健康研究中的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第四节 临床预防服务
第五节 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
第六节 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
……
第二部分 专业综合
第八章 症状与体征
第九章 呼吸系统
第十章 心血管系统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应试指南:临床执业医师(最新修订版2010)(下册)》目录:
第十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一、外生殖器
二、内生殖器
三、女性生殖器官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四、骨盆
五、骨盆底
六、邻近器官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一、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二、卵巢功能与卵巢周期性变化
三、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与月经
四、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五、月经周期的调节
第三节 妊娠生理
一、妊娠概念
二、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
三、胎儿发育及生理特点
四、胎儿附属物的构成及其功能
五、妊娠期母体变化
第四节 妊娠诊断
一、妊娠分期
二、早期妊娠的诊断
三、中晚期妊娠的诊断
四、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第五节 孕期监护与孕期保健
一、围生医学概念
二、孕妇监护
三、孕妇管理
四、胎儿监护
五、孕期用药
第六节 正常分娩
一、影响分娩的因素
二、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三、先兆临产及临产的诊断
四、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第七节 正常产褥
一、产褥期
二、产褥期母体变化
三、产褥期临床表现
四、产褥期处理及保健
第八节 病理妊娠
一、流产
二、早产
三、过期妊娠
四、异位妊娠
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六、妊娠剧吐
七、胎盘早剥
八、前置胎盘
九、双胎妊娠
十、巨大胎儿及肩难产
……
第十四章 血液系统
第十五章 内分泌系统
第十六章 神经、精神系统
第十七章 运动系统
第十八章 儿科
第十九章 传染病、性病
第二十章 其他
第三部分 实践综合
……
文摘 插图:
(3)黏液和碳酸氢盐:构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①阻挡H+的逆向弥散和侵蚀作用;②黏液深层的中性pH环境使胃蛋白酶丧失活性。
(4)内因子:与进入胃的维生素B12结合并促进其吸收。
(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1.刺激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主要有:
(1)乙酰胆碱:乙酰胆碱(ACh)为副交感节后纤维末梢递质。
(2)胃泌素:胃肠激素的一种,有大胃泌素(三十四肽)和小胃泌素(十七肽)两种分子形式,小胃泌素生物效应较强,但其半衰期较短。
(3)组胺:由胃泌酸区黏膜内的肠嗜铬样细胞合成和分泌,壁细胞上有H2受体。以上三种物质一方面通过各自在壁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独立地发挥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_定的相互影响:ACh和胃泌素均可作用于肠嗜铬细胞上各自相应的受体,促进其组胺的合成和分泌,故临床上使用组胺受体拮抗剂1甲氰咪呱治疗消化性溃疡,不仅可阻断壁细胞对组胺的直接反应,也能间接降低壁细胞对ACh和胃泌素的敏感性。
2.消化期的胃液分泌食物是促进胃液分泌的天然刺激物。消化期胃液分泌分头期、胃期和肠期。
(1)头期: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前者是由食物有关的形象、气味、声音等刺激了视、嗅、听等感受器而引起的;后者则是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刺激了口腔和咽部等处的化学和机械感受器而引起。传入途径与进食引起唾液分泌的途径相同。迷走神经是这些反射共同的传出神经,迷走神经兴奋后,除直接引起胃腺分泌胃液外,还可引起胃窦黏膜内G细胞释放胃泌素,后者经血液循环刺激胃腺分泌。头期的胃液分泌量大、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尤其高。
(2)胃期:主要途径有:扩张刺激胃底、胃体部的感受器,通过迷走-迷走神经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的短反射,引起胃腺分泌;扩张刺激胃幽门部,通过壁内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引起胃泌素的释放;食物豹化学成分直接作用于G细胞,引起胃泌索的释放。胃期的胃液分泌酸度也高,但胃蛋白酶含量较头规为弱。
(3)肠期:神经反射作用不大,主要通过体液调节机制。十二指肠释放的胃泌素、小肠黏膜释放的肠泌酸素及由小肠吸收的氨基酸等可能参与肠期的胃液分泌。肠期的胃液分泌量较小。
3.胃液分泌的抑制性调节在消化期内,除精神、情绪因素外,主要有:
(1)盐酸:为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当胃窦内pH降到1.2~1.5时,胃液分泌受到抑制。可能是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