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曲辞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5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301155204/9787301155202 ·条形码:9787301155202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清商曲辞研究 |
|
|
|
清商曲辞研究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码:25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301155204/9787301155202
·条形码:978730115520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京华学术文库·乐府诗集分类研究
内容简介 《清商曲辞研究》讲述了首先对清商曲辞在各个阶段的概念进行了辨析,认为郭茂倩在唐人的基础上对“清商”所指范围做出了独特的界定,从而使清商曲辞成为吴歌、西曲的专称。并根据郭茂倩的实际收录标准,从曲题和曲辞两个方面对其做了全面的补遗。其次对清商音乐本身进行了探讨,认为清商西曲的舞曲大多构成联章叙事,并不都是单曲、小调;《神弦歌》是一部结构严整的祭祀组曲,它以明姑作为祭祀主神,其曲辞表现了流畅的祭祀仪式;南朝时其他的娱乐音乐在体制、形式方面都受到了吴歌、西曲的影响,表现出向其靠拢的趋势;在清商乐歌的发展中,不存在所谓的“雅化”问题。第三,该卷集中地论述了清商乐歌与南朝、唐代诗歌之间的关系。认为在南朝时,清商乐歌与当时诗歌之间的区别较为清楚,故而将清商乐歌分为民歌与雅歌两种类型,而到了唐代,清商曲辞更多地作为一种诗体而存在,它对其他形式诗歌的影响并不明显。
编辑推荐 《清商曲辞研究》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引言 从整体的视野来研究清商曲辞及其与诗歌的关系
第一章 “清商”内涵的历史衍变
第一节 “清商”内涵从乐声学范畴向乐种学范畴的转变
第二节 曹魏清商署的设置与“清商”内涵的衍变
第三节 北魏、隋朝清商署的设置与“清商”内涵的再次衍变
第四节 《乐府诗集》对“清商”内涵的反转
小结
第二章 清商乐歌的音乐学研究
第一节 清商乐歌形态新论
第二节 清商乐歌对南朝其他娱乐音乐的影响
第三节 清乐不亡于开元、天宝补证
小结
第三章 清商乐歌与南朝诗歌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相关的两个理论问题
第二节 清商雅歌曲辞的“诗化”
第三节 清商乐歌对梁代诗歌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清商曲辞与唐代清商新辞及诗歌的创作
第一节 唐人对清商曲辞的接受
第二节 对“曲”、“辞”的双重顺应 ——初唐宫廷诗人与中晚唐时期 江南诗人的曲辞创作
第三节 文人曲辞对清商曲辞“体”的突破 ——论储光羲清商曲辞的“山水田园化”和兴寄
第四节 文人曲辞对清商曲辞“体”的背离 ——论唐人以楚辞体写吴越神弦歌的现象
小结
结论
附录“清商曲辞”补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乐府诗集分类研究》是我主持研究的北京市“十五”社科规划项目和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2003-2005)“《乐府诗集》研究”的研究成果。在即将面世之际,作为项目主持人,有许多感想。这些感想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建构现代意义上的乐府学是当代学人的重要学术使命。
《乐府诗集》是一部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总集,囊括了赵宋前除《诗经》、《楚辞》以外的绝大多数歌诗,其价值完全可以和《诗经》、《楚辞》等典籍相媲美。如明人毛晋在翻刻《乐府诗集》时就说该集“采陶唐迄李唐歌谣辞曲,略无遗轶,可谓抗行周雅,长揖楚辞,当与三百篇并垂不朽”。然而,有关《诗经》、《楚辞》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早就成为专门之学,唯独对《乐府诗集》的研究,学人关注远远不够,更不用说成为一个专门之学了。这一情况说明,人们对乐府学的概念还很不清晰。笔者不揣浅陋,愿将有关建构乐府学的思考贡献给大家,吁请更多学人加入乐府学研究行列。
文摘 第一章 “清商”内涵的历史衍变
本书所谓“清商曲辞”,主要是指郭茂倩在《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目中所列“吴声歌曲”、“神弦曲”、“西曲歌”、“江南弄”、“上云乐”、“梁雅歌”六类歌辞,与《乐府诗集》的界定保持一致。但是,作为“清商曲辞”这一概念中最关键的部分,“清商”名称的出现远远早于吴歌、西曲等音乐部类。“清商”从其最初的所指到成为“吴声歌曲”、“西曲歌”等的专称,其内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在探讨作为“清商曲辞”的吴歌、西曲等歌辞之前,首先应该对“清商曲辞”所涉及的概念及音乐史实进行全面的清理。
“清商曲辞”所涉及的最关键概念自然是“清商”。“清商”又有两个衍生概念,即“清商曲”和“清商乐”。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多有交叉之处。后人也习惯于将三者等同。但它们之间实际上有着重要的区别。“清商曲”和“清商乐”都是后起的概念,可以简称为“清商”,主要是乐种学的范畴,与相和歌、燕乐等音乐部类并列;而“清商”本身还有乐声学方面的含义,它还可以指具体的乐声、曲调,与宫音、商音或宫调、商调等概念同称。因此,“清商”较之“清商曲”、“清商乐”等概念,所指更为宽广。
后记 本书是我的博士论文修改稿。如今回想当时写作的诸种情形,真是恍若隔世,毕竟工作和学习是不同的环境吧,我想。
毕业以来,论文一直在断断续续地修改之中,但不满意的地方仍然居多。现在回过头重新考虑中古时期音乐与诗歌的关系研究这一课题,发现还是有不少地方需要开拓。如汉魏旧曲在晋室东渡后如何由一种私人化的娱乐音乐转变为一种公共化的娱乐音乐,清乐在唐代如何改变自己的艳冶面目而跃升为礼仪音乐等问题,限于论文的整体框架,并没有涉及。但这些问题显然十分重要。另外,论文中有不少地方应该处理得更为准确和圆融。例如关于“清高曲辞”流行的区域,虽然经由王运熙等人的探讨,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分别是以南京和以荆州、襄樊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但其往东西南北四方各可追溯到哪里,还没有得到清楚的界定。论文在处理的过程中,将现今湖南、浙江、福建等地也按其风流所及之地考察,这种处理究竟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其实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而在处理唐代“清商曲辞”与诗歌的关系时,三个层次、三种类型的架构虽然大体上符合历史事实,但其简单乃至粗疏之处都是不必讳言的。所有这些问题,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势必都会得到更为全面、准确的论述。但限于时间和学养,这篇论文的整体框架只能是这样的了。这是求学道路上必经的阶段。我虽然有心做得更好,但即使做得更好,恐怕也是另外一部论文了。就目前来说,我也许应该尊重现阶段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