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诗歌词曲 >

苏东坡传(J)—名人名传系列

2010-02-24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页码:33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50603400X/9787506034005 ·条形码:9787506034005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苏东坡传(J)—名人名传系列 去商家看看
苏东坡传(J)—名人名传系列 去商家看看

 苏东坡传(J)—名人名传系列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页码:33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50603400X/9787506034005
·条形码:978750603400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名人名传系列

内容简介 《苏东坡传》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人物: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媒体推荐 “林语堂……有中文著作七种,英文著作三十七种,其中可读性较强的当推小说‘林氏三部曲’……文学传记《苏东坡传》,文化史著作《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
  ——陈平原
“传记是研究著作,但同时更是文学作品。林语堂先生这本传记显示了其高超的语言表现艺术。它的语言自然流畅,从容自如,有一种摒弃铅华的大气,是清泉出涧,是白云卷舒,是清水芙蓉,给人一种r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感觉。”
  ——张瑞君
“林语堂的两部他传作品,常被人提及的是《苏东坡传》,它不仅是作者本人最为得意的作品,也是20世纪中国传记文学的经典之一,历来评价颇高。……就中国现代传记文学乃至世界传记文学的发展而言,林语堂的创辟之功都是应该肯定的。”
  ——郭洪雷
“而《苏东坡传》更非虚撰,从传后的《参考书及资料来源》可知,作者在此传的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传主作品的不同时期的刻本,年谱事类、诸贤文集、笔记等各种资料123种,可见搜罗之广,取材之富。针对如此丰沛的历史资料,作者进行了缜密的选材和创造性的运用,可谓无一字无来处,无一事不神妙。”
  ——陈晓初
“……慢慢读来,届然越读越出味。没想到1947年语堂先生写于美国(初为英文版)的这部传记,将近半个世纪之后依然魅力不减。这当然首先是‘传主’东坡先生的魅力,但林语堂先生的妙笔(真正意义上的妙笔)有着不可抹杀的作用。”
  ——周迅
目录
译者序/1
原序/5
卷一 童年与青年
第一章 文忠公/3
第二章 眉山/15
第三章 童年与青年/22
第四章 应试/32
第五章 父与子/40

卷二 壮年
第六章 神、鬼、人/53
第七章 王安石变法/67
第八章 拗相公/87
第九章 人的恶行/108
第十章 两兄弟/115
第十一章 诗人、名妓、高僧/121
第十二章 抗暴诗/143
第十三章 黄楼/152
第十四章 逮捕与审判/160

卷三 老练
第十五章 东坡居士/175
第十六章 赤壁赋/187
第十七章 瑜珈与炼丹/196
第十八章 浪迹天涯/207
第十九章 太后恩宠/216
第二十章 国画/228
第二十一章 谦退之道/238
第二十二章 工程与赈灾/249
第二十三章 百姓之友/261

卷四 流放岁月
第二十四章 二度迫害/269
第二十五章 岭南流放/280
第二十六章 仙居/293
第二十七章 域外/301
第二十八章 终了/313

附录一 年谱/323
附录二 参考书及资料来源/327
……
序言 一、《民国学术经典》丛书旨在网罗民国时期的学术精品,为读者了解和研究民国时期的文化学术成果提供经过校勘整理的读本。
二、丛书编选范围原则上起自1911年民国建立,迄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选诸书均为大师名家之作,亦择其精善之版本。丛书下又分若干系列,如西洋史系列、中国史系列、名人名传系列、断代史系列、名人回忆录系列、名人文集系列等,以期对民国时期的文化学术作一全景式呈现。是编为名人名传系列。
三、本系列为“名人名传系列”,披沙拣金,精中选精,凡十人十二种。
吾国传记文学源远流长,文史并重。司马迁之《史记》即代表传记文学古典的黄金时代。民国时期,经梁启超与胡适的极力提倡与努力实践,传记文学名家辈出,佳作纷呈。
本系列所收诸书原版均为繁体文本,在其流布过程中,难免出现版本差异、文字错讹等现象,为方便读者,故做如下整理工作:
(一)整理者对著者爵里、版本流布、各界评论均有说明,以期为读者提供阅读指南。
(二)所选著作,以其原始版本为底本,尽量搜求不同版本,分别校勘,择善而从。
(三)校勘中,只校是非,不校异同。凡底本脱衍讹倒而他本不误者,据他本勘正,并出校记。
(四)凡笔画小讹,不见字书,显系误刻者,一律径改,不出校记;凡日日淆乱,己已巳混同,戊戌戍不分之类,一律径改,不出校记。
(五)一般不用理校方法径改原文。确有把握且非改不可者,改后出校记说明。
(六)繁体字改为通行的简体字,但容易引起误解的人名、地名用字,仍保持原貌;习见的异体字、通假字,原则上保持原貌。
(七)标点符号的用法,多从作者习惯,除个别明显排印有误之外,均未予改动。
(八)本系列所收梁启超之《王安石传》、《李鸿章传》两书,虽出版于1911年之前,但其为“现代传记文学”之源始,地位特殊,故亦酌情收入。
著作既著录生平事迹,亦有褒贬评议。因时过境迁,有些观点囿于历史局限,望读者甄别。文中插图,其意有三:或与文互补,或交代背景,或补充延伸,旨在辅助读者之深层阅读。
古人云:“校书如扫落叶,旋扫旋生。”我们虽勉力为之,而乖漏难免,祈方家教正。
文摘 第二章 眉山
自长江逆流而上,经汉口,过名满天下的三峡,便进入了中国西南的一大省份——四川,再沿江上行,过重庆,直到水源,便可看见一尊大石佛。其高三百六十英尺,是由江边一个悬崖峭壁雕刻而成。在此四川省西部的边界,在雄伟高耸的峨眉山麓,就是乐山,当年在苏东坡时名为嘉州,岷江就在此处流入长江。岷江自大西北原始部落聚居的山岭上,汹涌澎湃奔流而至,与来自蛾眉的另一河流汇合后,直向乐山的大石佛奔腾而来,洪流渐渐折向东南,然后向东,便一直流人中国海。在千年万古为阴云封闭的峨眉山的阴影中,在乐山以北大约四十英里之外,便是眉州的眉山城,在中国文学史上,这座小镇便以当地一个杰出的文学世家出了名。这一家便是苏家,亦即人所周知的三苏。父亲苏洵,生有二子,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次子苏辙,字子由,父子三人占唐宋八大古文家中的三席之地。
在乐山,当年也和现在一样,旅客可以乘一小舟自玻璃江逆流而上直到眉山。玻璃江因其水色而得名,因为在冬季,水色晶莹深蓝,夏季之时,急流自山峦间奔流而至,水色深黄。玻璃江为岷江一支流,因眉山位于乐山与四川省会成都两地之间,凡欲赴省会之旅客,必须经过眉山。若坐帆船上行,可以看见蟆颐山临江而立。山势低而圆,与江苏之山形状相似。此处即是眉山,即三苏的故乡。幸亏战国时代李冰的治水天才,当地才有完整的水利灌溉沟渠。干余年来,在良好维护之下,始终功能完好,使川西地区千年来沃野千里,永无水患。蟆颐山的小山丘下,稻田、果园、菜圃构成广漠的一带平原。竹林与矮小的棕树则点缀处处。自南方进入眉山镇,沿着整洁的石板路走,便可达到城镇的中心。
眉山并非一个很大的城市,但住家颇为舒适。一个现代诗人曾描述眉山,他说眉山镇上街道整洁,五六月间荷花盛放,最为有名。当地种植荷花已成一项庞大行业。因为邻近各市镇的荷花贩子都来此地采购荷花。人在街上步行之时,会见到路旁许多荷花池,花朵盛开,香气袭人。在纱觳巷,有一座中等结构的住宅。自大门进入,迎面是一个漆有绿油的影壁,使路上行人不致于看见住宅的内部。影壁之后。出现一栋中型有庭院的房子。在房子附近,有一棵高大的梨树。一个池塘,一片菜畦。在这个小家庭花园之中,花和果树的种类繁多,墙外是千百竿翠竹构成的竹林。
宋仁宗景祜三年(一○三六)十二月十九日,在这栋房子里,一个婴儿脚踢着襁褓的包布,发出了啼声。自从第一个儿子夭折之后,这个初生的婴儿便成了这家的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