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言情 >

斯万的爱情

2010-02-10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页码:20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 ·ISBN:7540216565 ·条形码:978754021656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斯万的爱情 去商家看看
斯万的爱情 去商家看看

 斯万的爱情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页码:20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
·ISBN:7540216565
·条形码:978754021656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世界文学文库
·图书品牌:北京天下智慧

内容简介 《斯万的爱情》是散文式长河小说《寻找失去的时间》(又译《追忆逝水年华》或《追忆似水年华》)惟一可独立出来的中篇,法国人称之为“记叙”、“叙事”,旧时音乐人称“独唱曲”或“独奏曲”,都是同一个词,有如普鲁斯特所喜欢的瓦格纳序曲,总之可以单独发表或演奏。
《斯万的爱情》虽是《在斯万家那边》的一个章节,却是整部鸿篇巨著惟一以第三人称叙述的,其他一概由叙述者“我”(马塞尔)独揽。因为,从时间上看,故事发生在叙述者出生之前或出生之时,是从“我的外舅公”、“我的外祖父”、“我的外祖母”、“我的朋友某某”那里听来的。既然转告转述,就必用第三人称了。一九一三年,普鲁斯特在一封信中指出:《在斯万家那边》,尤其是《斯万的爱情》这一章,充满伏笔,可以说是一种“序诗”。这也许是后人将其单独发表最有力的论据吧。一九三。年首次由伽利玛出版社发了单行本,后来多次重版,经久不衰。
斯万是个腰缠万贯的犹太人,毕业于卢浮宫美术学校,知识渊博、文化修养深厚,擅长艺术评论,又善于结交权贵,出没于上流社会。但缺乏主见、无所用心,所谓论著弗美尔画作无非是摆摆样子,有始无终。虽然他不像权贵朋友们那般声色犬马、荒淫无度,却也谈不上洁身自好,更谈不上清心寡欲。一个有金钱、会享受、善于交际的文化单身汉是不甘寂寞的,最缺少的、最渴望的是爱,包括性爱,更包括爱情。性爱容易得到,花点钱就行了;爱情,尤其文化人所需的爱情则难如上青天。而往往不可或缺的正是人们最为追求的,也正是斯万一生的最高追求。
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才子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观和爱情观,虽沉湎尘世,却可聊以自慰。他认为,生活和爱情比小说和艺术更有趣味更加浪漫,幻想把社交生活与性爱爱情熔为一炉,并不顾体面而多次冒险得到满足,尽管留下了话柄。女人的一张面孔或一个身段会使他本能地感到美不胜收、想入非非而暗中勾搭。譬如,他在叙述者——外舅公家居然出入意料地成功勾引了一个女佣,等玩腻了才不再上门,以致闲言流传,说什么只要看到他常去某个权贵巨富家定是看中了某个女侍。如果他在乡间某贵人的古堡住上一阵,便说他必定看中某个丰满的村姑。这种野性十足的调情和偷情虽说与他的审美情趣南辕北辙,但他乐此不疲。
斯万在若即若离地爱上奥黛特的同时,一直保持与一个纺织女工厮缠:“他心爱的小女工又鲜艳又丰满,活像一朵玫瑰花,其美貌在他看来远远胜过奥黛特。”确实,初见面时,奥黛特勾引不起他的性欲,甚至使他厌恶,与他的感官渴求正好相反:剪影太露、皮肤太细、颧额太突、脸蛋太瘦太长、眼睛大而无神,压得她脸色不好,精神不佳。但斯万毕竟快到不惑之年了,生理的性爱逐渐让位于心理的钟情。而交际花奥黛特,书中称她为“半上流社会的女人”,借机乘虚而入,温柔而耐心地勾引斯万,用巧妙的手段来表示崇拜他的才学、欣赏他的为人、体贴他的孤独、理解他的难处、满足他的虚荣,绵羊似的任他摆弄支配,随叫随到、随约随候,终于使斯万产生了快感,忘记了她是不符合他欲望的女人。
有了好感便改变了从纯肉体角度看待奥黛特。一天斯万惊异她的“脸蛋很像西斯廷小教堂一幅壁画中叶忒罗的女儿西坡拉”,便把波堤切利这幅画当作奥黛特肖像放在自己的书桌上,再把对奥黛特的思念和对幸福的梦想联系在一起,在自己的美学修养中找到了依据,即“把爱情建立在一种可靠的美学内涵基础上”,终于疑团消散,对奥黛特的爱情肯定了下来。这时,亲吻和占有奥黛特的肉体就像观赏和爱惜博物馆的珍藏品一样,仿佛获得了艺术享受,美不可言。于是他把奥黛特的气味和相貌铭刻在心里,每次见面都会在她身上寻找他喜好的艺术和喜欢的姿色所形成的汇合点,每次分手都觉得若有所失、难舍难分。
只要奥黛特喜欢去的地方,斯万都乐意奉陪,以致他十分厌恶的“韦迪兰小圈子”也变得可爱起来。为了陪奥黛特待在韦迪兰家,甚至谢绝了显贵们高雅的娱乐。但自从他发现在韦迪兰晚会上奥黛特与德·福什维尔伯爵眉来眼去,突然察觉许多男人都喜欢妩媚动人富有性感的奥黛特,她的肉体使他们神魂颠倒,顿时产生一种痛苦的需求:“要完全占有她心扉的每个部位”。嫉妒油然而生了。
嫉妒仿佛是爱情的影子,相辅相成,于是猜忌与日俱增。例如有一夜,奥黛特感到疲劳,上床休息,在他熄灯后离开。回到家,他怀疑她会重新点灯,让别的男人来跟她过夜,便急忙赶回去。果然,灯亮着。他稍许犹豫后毅然敲窗,不料搞错了,敲了邻居的窗户。他非但没有消除怀疑,嫉妒心反而有增无减,甚至隔着信封偷看奥黛特让他转寄福什维尔的信,让自己确信他们时常偷情。况且奥黛特说谎成性,借故拒绝他的约会和邀请。现在轮到她对斯万若即若离了,只在需要钱的时候,才跟他说些好话,亲热一番。沙图聚会出乎意料,他未受到邀请,如五雷轰顶、五内俱焚。斯万开始愤世嫉俗了。他的嫉妒心使他的性格变坏了,成天情绪恶劣、坐卧不宁,连外貌特征都变了。
斯万突然觉得,奥黛特的言谈、微笑、亲吻以前有多甜蜜,可现在却有多可憎;韦迪兰沙龙先前在奥黛特陪伴下趣味盎然,散发着真正的艺术情趣,如今充满俗气,多么可笑、可恶、可耻。他被拒之门外了,奥黛特可以跟任何男人无拘无束地调情了,不禁对韦迪兰夫人恨之入骨,脱口骂道:“白痴,骗人精!”“暗中捣鬼!老鸨母!拉皮条的婆娘!”可是,盛怒非但没有减轻他的嫉妒心,反而变本加厉,使他鬼迷心窍了。
奥黛特自从有了靠山,不再顺从斯万。因为她有丰富的经验:只要男人爱你,就没有必要对他唯唯诺诺;事过之后,男人会更爱你,越疏远他,就越追求你。确实如此,斯万完全落入她的圈套。为了讨她喜欢、让她快乐,甚至主动送非常贵重的首饰随她去勾引别的男人,替她付大钱让她跟别人去长途旅行,甘愿当王八、当笑柄。“他的痴情变得不那么咄咄逼人地要求回报了”。他深居简出,从前爱结交新友,爱去人多热闹的地方,现在不爱交际,躲避社交场所,生怕令他难堪。惟一接受了一次显贵沙龙音乐会的邀请,也是扫兴而归,仿佛上流社会曾经伤害过他。斯万身心濒临崩溃了。
表面看,斯万的痛苦来自奥黛特的不忠。实质上,他的病痛来自他本身,是嫉妒引起的。斯万的爱情是一场疾病。作者详细描写了斯万嫉妒病的起因和发展,时而减轻、时而加重,反反复复,并甘心情愿落网,甘愿为不值得为之受苦的东西而受苦,“好比有人为霍乱细菌那样渺小的东西而故意得霍乱病,结果得了不可手术的肿瘤”。
嫉妒作为文学作品的主题古已有之,并不新鲜。例子举不胜数,高贵者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赛罗;可笑者如博马舍剧中的理发师;悲壮者如《卡门》中的男主角。但恐怕何塞和斯万最为相似,不妨做个比较。卡门和奥黛特一样撒谎成性。卡门为何塞跳舞唱歌,奥黛特为斯万弹钢琴;何塞为卡门当逃兵而成为强盗,斯万为奥黛特抛弃如鱼有依的上流社会;卡门撇下何塞而委身于一个粗鲁的斗牛士,奥黛特冷落斯万而勾搭猥琐庸俗的福什维尔。何塞和斯万同样受嫉妒所驱,结局却全然不同:何塞因嫉妒而杀掉卡门;斯万因嫉妒扼杀爱情而成全奥黛特,只在梦中依稀捅了她一匕首。卡门虽无德行,却是个真正的钟情女子,而奥黛特既无德又不懂爱情。这里,关键在于斯万对奥黛特的爱情完全由斯万主观杜撰,即斯万的嫉妒是一种作茧自缚,自己提炼嫉妒的毒汁来腐蚀自己,是一种失败者的慢性自杀。我们不能不说这是普鲁斯特的独创。但只有理解普氏独特的爱情观才能懂得斯万的嫉妒。
法国文学工作者一讲起爱情,必然想到司汤达的名著《爱情论》。恰巧普鲁斯特崇敬司汤达,但有着不同的爱情观。我们不妨把司氏爱情观简单概括一下,进行参考比较。
司汤达在《爱情论》中指出:“爱情是人生最高的创造。”在论及“爱情的药方”时写道,两心相悦才是爱情,才有幸福、反之则为病痛,而嫉妒是“最大的病症”。他拿爱情打了个比方:一根树枝深深插入冬季的盐田,二三个月后,一旦拔出,就变成一根钻石般晶莹发亮的粗棍。他强调说:“我把爱情称为结晶体,是指精神运作,通过所有呈现的东西可发现被爱的对象具有崭新的美德。”先欣赏对象而后产生爱情,故而爱情是动力。
普鲁斯特欣赏爱情结晶化这个形象,但认为,爱情是我们自身的一种创造、是一种想像:一种情欲向某个对象的投射。被爱的人不是也不可能是真实的人,而几乎完全是由“我们自身产生的因素”所构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嫉妒,就是说爱情几乎只产生于嫉妒。惟其如此,被爱的女人总叫你难以把握、捉摸不定,叫你坐立不安、放心不下。所以爱情使精神变得狭隘而成为阻力。
所以,在普鲁斯特的作品中,爱情使人产生焦虑、激奋、情欲,直至不顾一切的牺牲精神。这才是惟一真诚、强烈、残忍的爱情,由此产生的精神痛苦大大超过最难以忍受的肉体病痛。因此读者在普氏的作品中找不到爱恋的女人,她们或性感淫荡、或外雅内俗、或虚与委蛇、或刁钻古怪;她们撒谎成性、嫉妒成癖,只不过与男性嫉妒的形式不同罢了。
奥黛特的“美德”在她身上并不存在,而是斯万凭想像在自己的脑子里将其“结晶化”,并且在她不在他跟前或故意回避他的时候,他的占有欲才逐渐增强。可一旦真正占有,就觉得没有味道了:“实事求是地说吧,昨天在她床上我几乎没有感到任何乐趣,说来也怪,甚至觉得她难看。”此话是真的,他的爱情远远超出了肉欲领域,连她本人也不占重要位置。因此,他的爱情和嫉妒像伤风咳嗽,病症相连,融为一体。
那么斯万的病源在哪里?上文提到,斯万是个一事无成的艺术家,但他眼高手低、心气不顺,而虚荣心又促使他有所作为。于是,艺术上的失败导致他潜心研究爱情,一心把爱情当作艺术,暗想没准儿在爱情上终将出类拔萃。实际上他把爱情与艺术把生活与艺术混同了。他那丰富的想像力使他成天沉浸在梦幻中,梦想的爱情和虚构的生活成了他身体力行的生活。他耳闻目睹的世界就像他喜爱的音乐家所做的乐曲、就像喜爱的画家笔下的世界。
如同玛德莱小蛋糕使叙述者产生写小说的灵感,万特伊的奏鸣曲,尤其曲中的“小乐句”激发了斯万对奥黛特的爱情,并始终贯穿和陪伴他的爱情历程,四次听这首奏鸣曲,产生四次不同的爱情感觉。这不,起先在韦迪兰对奥黛特萌生一种莫名的爱情,继之在奥黛特家明白这是一种既脆弱又强烈的爱情,进而又在韦迪兰家产生了嫉妒,开始怀疑她与福什维尔暗度陈仓,终于在德·圣特韦尔特夫人公馆确认对奥黛特的爱情即将泯灭。
其实,斯万早在认识奥黛特之前对万特伊的钢琴奏鸣曲就情有独钟了;认识她以后,只不过把这首奏鸣曲在他身心激发的那种稍纵即逝的愉悦、那种捉摸不定的亢奋、那种油然而生的惊喜主观地嫁接到奥黛特身上。每听一次,这种愉悦、亢奋、惊喜都会油然而长,仿佛全是奥黛特赐予的,这种幻觉直到嫉妒使他陷于绝望而破灭。以此类推,在普鲁斯特的小说里,爱情总是以艺术为坐标的。音乐、绘画、雕刻、诗歌、建筑,无一不是这种或那种情感完善的典范,而男女人物必须修身养性,才能达到艺术的完美,才能人见人爱。至于爱情,总与艺术紧密相连,没有艺术就没有爱情。然而艺术无止境,难以十全十美,于是爱情也就成为神秘的、难以触及的目标了。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普鲁斯特在爱情观念上,并不相信世俗的爱情,认为惟有孤独才有几分美德,所谓两心相悦的浪漫爱情并不牢靠,只是幻觉,寿命不长。这种对世俗爱情的悲观主义,来自他对艺术、对爱情的过分苛求。他揭露爱情、鞭挞爱情、排斥爱情,只是为了避免失望。极而言之,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在孤独中自我完善,在自我完善中发现幸福。一对夫妇、一个家庭、一种社会为求幸存和留传不得不撒谎、不得不放弃寻找真理的义务而苟且偷生。然而普鲁斯特本人并非愤世嫉俗之人,而是孜孜不倦寻求真理和幸福之士。他把着眼点始终放在世人的行为举止上,放在世人互相维持的关系上,并不赞成与世隔绝、孤芳自赏、玩世不恭和孤愤者。他只是把爱情作为一种艺术、一门学问,希望从爱的激情中归纳支配人类情感的普遍规律。这里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诚然,《斯万的爱情》不仅是一部爱情小说,而且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一群人物的肖像、一个时代的批判,尽管普鲁斯特不是醒世作家,更不“介入”文学界。他在小说中没有从理性上直接批判当时的政治,也没有从道德上谴责社会的丑恶,甚至没有明言抨击附庸风雅的时弊和资产阶级的庸俗。因为他不求改造风尚,只求竭力描绘上流社会,用幽默讽刺的笔触展现各式人物的肖像、对话、行为和处境,揭示他们各不相同的性格,各种各样可笑、可恶、可恨的特征。甚至在处理和分析嫉妒时,也不涉及社会道德或宗教训诫,而是师承司汤达的座右铭:“我不谴责也不赞许。”
确实,我们看到作者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法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上流社会两个不同的社交团体。
以韦迪兰夫人为首的“小圈子”集中了一些不得志的小人物,诸如巨贾后裔却门第低微、附庸风雅而独断专行的韦迪兰夫人,常依夫人之马首是瞻的韦迪兰先生,爱玩文字游戏不懂装懂却趋炎附势的科塔尔大夫;对韦迪兰夫人惟命是从又仰慕有加的科塔尔老婆;依附“小圈子”的“忠实信徒”年轻的钢琴家;穿针引线协助韦迪兰夫人拉皮条的钢琴家姑妈萨尼埃特;自命不凡好说别人坏话的色鬼先锋派画家比什;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马屁精老档案保管员德·福什维尔伯爵;高谈阔论、卖弄学问的巴黎大学教授布里肖,当然还有凭借韦迪兰夫人摆布包括物色对象的交际花奥黛特。而玩物丧志虚度光阴的斯万因迷恋奥黛特而“误入”其间,终因自命清高不肯同流合污而被踢出“圈”外。
另一个则是圣日耳曼贵族区德·圣特韦尔特侯爵夫人公馆,以一场音乐会为舞台,聚集一些名公巨卿、名士风流、名媛贵妇。诸如用脸上的刀疤来炫耀荣光的武夫德·弗罗贝维尔将军;神气十足故弄玄虚而在女人面前显温柔哀怨神情的德·布雷奥泰侯爵;献媚淫逸让时髦女郎见了为之动心的德·圣康代先生;活像乔托《七恶与七德》中“不义”的德·帕朗西先生;为人不善又因受德·洛姆亲王夫人冷落而愤愤不平的德·弗朗克子爵夫人及其表姐妹德·康布勒梅尔侯爵夫人;把盖芒特家族挂在嘴上并吹嘘只与该家族打交道的德·加拉东夫人;音乐会上最显赫的人物——口才出众善于交际而骨子里刚愎自用、不可一世的德·洛姆亲王夫人。可在斯万眼里,圣特韦尔特夫人沙龙的贵族虽比韦迪兰夫人沙龙的资产者显得更风流、更聪慧、更体面,但两者同样可笑、同样虚伪、同样下三烂,无论与任何一方相处都是浪费时间,不如找个漂亮的小妞儿做一处。
总之,表面上这两个沙龙格格不入、老死不相往来,是上流社会两个截然不同的团体。实际上是相似的两个侧面,本质是一样的,而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方所有的人在全书其他各部都会分别重新出现。只是随着宦海沉浮、财富变迁、名誉升降、人事更迭,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罢了。谁想得到,后来守寡的韦迪兰夫人改嫁盖芒特亲王,终于两种沙龙不分彼此水乳交融了。就拿斯万来讲,他对奥黛特始而嫌之的难看并不在乎,继而陷入迷恋以至愁肠寸断,终而发现她不是其“同类人”而不屑再爱,同时痛苦也终止了。因为斯万终于看清爱情只是为自己而存在的主观现象,外界根本不承认他爱情的现实存在。不管怎样,谁想得到,他后来会跟奥黛特重逢,两个不再相爱的“情人”终成眷属、养儿育女。
正如我们一开始所说,《斯万的爱情》是序诗,是全书的浓缩。虽可独立阅读,但知音读者阅后掩卷,会兴犹未尽。那就请读全书吧,不过着实要有点儿耐心。
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斯万家那边》的一个章节,也是散文式长河小说《寻找失去的时间》惟一可独立出来的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腰缠万贯、知识渊博、文化修养深厚、惟独缺乏爱情的犹太人斯万和奥黛特之间的一段爱情故事。该书不仅是一部爱情小说,而且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一群人物的肖像、一个时代的批判。
目录
译序/001
斯万的爱情/001
盖芒特夫妇的晚宴/123
……
文摘 书摘
她大吃一惊,万万没有料到会遇见斯万。而他呢,他跑遍巴黎城,并非因为他认为可能找到她,而因为放弃寻找他于心不忍。今晚的这份快乐他在理智上一直认为是不可实现的,而现在却实实在在地呈现在他的面前;他没有预见到这种可能性,因而没有为获得这份快乐出力,快乐是来自外部的;他用不着伤脑筋来为自己提供这种快乐:快乐自动冒了出来,自动投向他的怀抱,这一现实光彩夺目,驱散了他所惧怕的梦幻般的孤独;于是他不假思索地把自己对幸福的幻想建立于、依托于这个现实之上。有如一个旅行者在风和日丽的日子来到地中海岸边,不肯说出他刚离开的地方、不肯回顾那些地方,任凭永远闪烁着蔚蓝色的海水所反射的光芒把自己照得眼花缭乱。
他随她登上她的马车,叫自己的马车跟在后面。
她手里拿着一束卡特来兰花,斯万透过她的花边方头巾,看见她头发上也有这种兰花,别在一个天鹅毛的羽饰上。她在小披风下穿着一件黑丝绒的袍子,一边下摆斜角张开着,露出一大块三角形白罗缎衬裙,在袒胸的上衣口边露出一块衬布,也是白罗缎的,胸衣上也插着几朵卡特来兰花。她还没有完全从斯万引起的惊吓中恢复过来,这时拉车的马遇到一个障碍向一边躲闪。他们俩被猛烈摇晃了一下,她发出一声惊叫,心突突直跳,气也喘不上来了。
“不要紧的,”他对她说,“别害怕。”
他搂住她的肩头,用自己的身子支撑着她,让她坐稳,然后又对她说:
“千万别说话,只要用手势回答我就行,以免更喘不过气来。您胸衣上的花刚才被震歪了,我来把它们扶正,您不见怪吧?我担心花会掉下来,我把它们插牢。”
她不常见男人对她这般客气,微笑着说:
“不,说哪儿去了,我不会介意的。”
奥黛特的回答反倒使他慌张,也许他刚才找到这个借口时假装真心诚意,也许已经开始相信自己确实真心诚意,他喊道:
“噢,不,千万别说话,您会喘不过气来的,您满可以用手势回答,我能明白您的意思。果真您不见怪?瞧,您身上有一点儿……我想是洒落的花粉吧;您允许我用手把它擦掉吗?我不会使劲擦的:下手不太重吧?也许把您弄痒了吧?因为我不想用力碰您的丝绒套裙,免得把它弄皱了。但您看,真的必须把这些花插牢,否则会掉下来的;就这样,把它们往里插一插……请说实话,我真的不叫人讨厌吗?我闻一闻,看看它们香不香,不叫您讨厌吧?我从来没有闻过,可以闻吗?说实话。”
她莞尔一笑,微微耸了耸肩膀,好像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