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批判
基本信息·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页码:384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 ·ISBN:7806680446 ·条形码:9787806680445 ·版本:第2版 ·装帧:精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国当代文学批判 |
|
|
|
中国当代文学批判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页码:384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
·ISBN:7806680446
·条形码:9787806680445
·版本:第2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关于文学批判,多年来我国鲜有力作。本书观点新颖,有较浓厚的理论基础,逻辑性强,内容丰富翔实。对20世纪中国文学鲜有经典,从哲学、社会学、历史传统、中西方比较等方面,作了令人信服的剖析;对中国当代一些著名作家的创作及其作品,作了较有理论深度的分析及寻根探源。
作者简介 吴炫,1960年生于南京。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文史哲原创理论的研究,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否定主义理论体系。已出版的著作有:《否定主义美学》、《否定本体论》、《否定与徘徊》、《批评的艺术》等。
媒体推荐 代前言
“本体性否定”与艺术批评(代前言)
——答《民族艺术》主编问
廖明君(以下简称廖):这几年,连续读到您的有关“本体性否定”的文章和著作。从您的著作和论文来看,“本体性否定”贯穿哲学、史学、伦理、美学、文艺学和艺术批评等各个领域,这在当代学术界是鲜见的。我很想知道,您为何做这样的努力?
吴炫(以下简称吴):应该说,这个问题在学科分类精细的当代,已经被不少学者认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由这种”不可能”的心态而自觉放弃“文史哲”统一的努力,也就顺理成章。因为专业的区别,导致哲学已经很难和文学对话,文学也很难和艺术对话。这种各据其理、各行其事的状况,不仅使文学和艺术失去其根基,而且使哲学和伦理也失去了根基。这就需要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创造性重建。缺乏这种重建的努力,哲学和伦理成为一门学问和一种规章,而文学和艺术也只是成为一种特殊的把握世界的方式。至于这学问和规章能不能对当下现实管用,能不能为当代人确立新的价值依托,当代哲学和伦理存在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都是现有的哲学和伦理无能为力的。哲学和伦理丧失了能力之后,文学和艺术便也呈现为病态的放任自流的状态。这一方面表现为文艺理论只能在“学问”的意义上拼凑中西方各种现成的理论,却不知道该如何对当代文艺创作的“问题”说一些有力量的话;另一方面,失去有价值影响的文艺批评与创作,要么只能用“终极关怀的丧失”和“拜金主义”这类话语对创作现实进行指责。要么便只能以欲望和快感的宣泄为目的,文学和艺术或者成为快乐的工具,或者便只能塑造一批轻视个人利益的屈原式道德完善性人物形象。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所以鲜有经典,《阿Q正传》那样的体现对世界独到理解和发现的作品为什么后无来者,依我看,原因大概正在于文学与艺术丧失了真正的哲学意识。
当然,问题的关键在于:仅仅做到“文史哲”统一之形是不困难的,一个学者搞一点文学研究,再去写一点哲学随笔,然后又去弄一点考证性文字,再抽暇搞一点文艺创作,也同样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文史哲”其内在思想脉络的一贯性,这就与是否有自己的思想、是否有自己的理沦的逻辑起点有关。我之所以在“本体性否定”问题上写了大量的文字,而且今后还将以《否定主义哲学》、《否定主义文艺学》、《否定主义文艺批评学》继续深入这方面的研究,乃至还打算写《否定主义的中国文学史》、《儒道释的本体性否定》等书,可能均与“本体性否定”已不同于迄今为止的任何否定观念和哲学本体论有关。至少,我自己是将“本体性否定”作为一门新的、对当代有用的哲学来努力的。如果她能成为世界观方面的一家之言,其思想推衍至人文学科各领域,应该就是不困难的了。
廖:“本体性否定”或“否定主义”,以前学术界似乎没有这样的哲学范畴或提法,您能否简单解释一下它们的基本含义?尤其是与我们所熟悉的“辩证否定”、“全盘否定”、“虚无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区别在哪里?我们又如何将其与批评界近年的新名词、新概念的爆炸有所区分?
……
编辑推荐 该书运用"本体性否定"的具体方法,对文学艺术的批评初步定位在"双重否定"上。由于中国是一个集政治、文化、思想一体化的国度,这就使得"双重否定"分别体现为"对政治的超越"和"对文明的穿越"。该书观点新颖,眼光独道,值得引起深思,并对"文学性即穿越性"的思维建立了一种新的批评模式。
目录 “本体性否定”与艺术批评(代前言)
——答《民族艺术》主编问
我的艺术否定观
艺术性:对现实本体性否定的程度
审美批评与本性性否定
小说与本体性否定
……
文摘 书摘
如此一来,对“艺术性”和“文学性”的理解,就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对“文学”的理解不尽一致、我们可以说,“文学观”与“艺术观”有“模仿”、“表现”、“形式”、“解构”之异,但我们不能说“文学性”和“艺术性”也存在着文化与时代的差异;我们不能说哪一种文化、哪一个时代的文学有否“文学性”和“艺术性”,而只能说哪一种文化和时代的文学艺术,其艺术性与文学性实现得较为充分。其原因就在于:文学观和艺术观体现着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作家对“他们所处的生存现实”的“本体性否定”,并通过不同的文体、内容、表达方式和创作技巧体现出来,所以才有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凡·高的《向日葵》这两种艺术形态的差异,也才有了西方传统写实画与中国传统写意画的差异……而文学性和艺术性则不受这种文艺形态与内容差异的束缚,体现着作家们穿越这种束缚、创造自我世界所达到的程度——所以这里的“本体性否定”,是通过“形象——个象——独象”三个层次体现出来的。这样,所谓“艺术性”和“文学性”,就通过对“生存和概念现实——雷同的艺术表现现实——既定的群体理解的艺术现实”这样三种综合现实的“本体性否定”得以展现。所以,无论是中国的文艺作品还是西方的文艺作品,也无论是古典文艺作品还是现代文艺作品,真正经典
的、优秀的文艺作品,不是依托在是否载道、是否写实、是否形式自足上,而是通过否定上述三种现实所达到的境界来确证的。因此,“艺术性”与“文学性”就有与“艺术观”与“文学观”不同的致思路径,并构成了否定主义文艺学对古今中外文艺经典和一般文艺作品的解释方式。由于中西方文论或者忽略对“文学性”、“艺术性”区别于“文学观”、“艺术观”问题的探讨,或者以“生动的形象”、“形式乍体论”来代替对“文学性”和“艺术性”问题的探讨,这就使得否定主义文艺学成为首次面对并试图解答这一问题的文艺理论。
否定主义文艺学之所以十分关注这个问题,还因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繁多但经典匮乏”这一现象所致。这意味着,“对现实的本体性否定”作为艺术性的实现过程,不仅包括一个作家摆脱各种逻辑思维之束缚、从而走向“形象”世界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作家穿越由“共同理解、不同表达”(即“个象”)建立从内容到形式均具有独特意味之世界的努力——作为作家最高的艺术性境界,“独象”就既不是一个“生动的、有个性的形象”可以解释的,也不是一个“自足的形式”可以解释
……